主宰江山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陽王的擔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陽王的擔心

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陽王的擔心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5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納爾遜能不能在明天趕到亞歷山大港,沒人能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亞歷山大港海戰的消息肯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傳到歐洲的每個角落。

要知道,現在還沒徹底沒落的奧斯曼帝國,通過第六次俄土戰爭的勝利,為自己好好地裝扮了一番,那是絕對絕的世界列強,受整個一神世界所承認的。

第六次俄土戰爭落幕的關鍵雖然是中國在東線贏得了對俄的絕對勝利,但奧斯曼帝國一挑二,獨自迎戰俄羅斯和奧地利,堅持了兩三年時間的事實也是不容否認的。

中國的官方輿論把奧斯曼帝國與歐洲五強并列齊驅,在華的歐洲人可也沒誰大聲反駁的。

奧斯曼帝國現下就是如此的地位。

法國人剛剛戰勝了奧地利,放著生死對頭約翰牛不懟,居然虛晃一槍,掉頭扎向了奧斯曼人,這是怎么一種作死的精神啊。人家奧斯曼不僅自己的塊頭大,人家還是中國的親密盟友。法蘭西招惹奧斯曼帝國可不僅僅只招惹了天方世界,東方世界他也得罪的夠夠的。

再加上高盧公雞的小弟大板鴨也正在美洲跟中國人硬鋼,相信亞歷山大港海戰的消息傳到歐洲之后,很多國家會對中國與法國的友誼破碎深信不疑。

這倆國家不可能繼續維持非官方的私下友誼了,他們已經真真切切的站到了彼此的對立面。

當初知道中國訪奧艦隊向法國運輸物質的時候,歐洲各國內心里有多么驚詫,此刻各國統治階級的心中就有多么舒坦。

拿破侖人生最大的一個轉折點就是北意大利戰役,這個年紀不大的青年是如何勾搭上巴拉斯的,是如何迅速穩定住意大利軍團的士氣、斗志的,中國人是沒有成功前的拿破侖最大的投資商。現在這些可惡的中國人卻要自食其果了。

自己大力資助的對象,帶著千軍萬馬來打自己,這滋味不好受吧?

但一個事實也不能忽視。

縱觀整個亞歷山大港戰斗,法國人的散兵進攻變得更多更頻繁了,而且法國的軍隊中也的確出現了一種可快速裝彈的線膛槍。

中國人在美洲露出的兩樣新式武器,打得很遠很準,復裝速度又很快的火槍和六角炮,已經被整個歐洲看到輪廓了。

拿破侖手中只有三萬人不到扣除了馬耳他4000兵,他跟伊拉姆拼不起,伊拉姆把自己手里的軍隊收攏收攏,沒有五萬也有三四萬,這些可都是正兒八經的奧斯曼正規部隊,精銳的伊拉姆軍團,戰斗力更是被俄羅斯人和奧地利人檢驗過的。而且這還不算埃及當地的馬穆魯克封建騎兵,再加上伊斯坦布爾派來的軍隊,埃及的陸戰部隊比拿破侖兩倍還要多。

所以,拿破侖手中的這點寶貝是都用上了。

戰術上也沒有半點留手,獵兵散兵的進攻縱隊,穿插、分割、迂回包抄。看似很尋常的指揮,但是放到眼下時代的士兵身上卻真的有點不容易,因為這個時代的士兵,熟悉的都是前裝滑膛槍。

散兵前裝滑膛槍,太滑稽了。

所以很多的軍官知道把士兵大規模的集合在一起是送死,但開槍射擊的時候,他們依舊喜歡找機會,召集周邊士兵排成兩排、三排的小隊列,下蹲、自立,然后排槍攢射。

一切只因為火槍的性能太lo!

歷史上的法國革命士兵初期因為素質的原因,在正面戰場上往排槍擊斃有點瞎,打仗的時候都是玩縱隊沖鋒,形成了一種傳統,在后來軍事素養上去之后,戰場上也往往會采用縱深戰斗隊形,即射手的散開隊形與步兵的縱隊相結合的隊形。而拿破侖更是歷史上將這一戰術發揚光大者。現如今他手中多出了跨時代的米尼步槍,同時戰場又受到了火箭彈這種大殺器的限制,后者超長的射程和極高的精準度不僅對士兵有很大的威脅,對火箭彈組也有超大的殺傷,讓拿破侖更加扎進了‘縱隊’的海洋中。

就比如亞歷山大港的戰斗。

當一艘艘中國和英國的戰船戰艦相繼沉默在亞歷山大港口之后,當海面洶涌的波濤和猛烈的狂風被拿破侖無視,當法國地中海海軍司令布律埃斯為了安全起見,主張再等幾日登陸,他斷言幾天之內納爾遜是不會回轉的,可一樣遭到了拿破侖的嚴詞拒絕之后,上帝和真神也無法阻止拿破侖率領的法軍登陸了。

拿破侖說:“時間緊迫,命運只給我3、5天的時間,如果我不充分利用,我們就失敗了。”布律埃斯不得不發出全體登陸的信號。

從派出小規模的士兵登陸,一點點啃下伊拉姆軍團在尼羅河口的防御工事,到法國大部隊徹底掃蕩尼羅河口的‘敵軍’,一共只用了兩天的時間。

朱濆始終沒有等到納爾遜的到來,他手下的戰船戰艦拼個一干二凈了,納爾遜依舊杳無蹤跡。

后來這一戰的經過被送到陳鳴的手中后,讓陳皇帝內心里對納爾遜的尊敬大打折扣。

拿破侖七軍團的大部隊開始登陸,但這個過程十分艱難。奧斯曼早就有所準備了么。

在亞歷山大港的正面,海灘上真遍布了尸體。

拿破侖用上了自己所有的手段,他自己都親自帶領九千軍隊在亞歷山大港的東端登陸——因為防御方沒有了軍艦,尼羅河敞開了,就算他們有上萬的馬穆魯克騎兵,也沒有個鳥用。拿破侖就是在艦炮的掩護下,帶領兩個師和三個騎兵團的兵力登岸,然后在陸地上包抄伊拉姆軍團的陣地后路,其間被馬穆魯克騎兵幾次攻襲,馬穆魯克騎兵優秀的馬背上作戰技巧,讓拿破侖也嘆為觀止,但拿破侖還是取得了勝利。

并且對馬穆魯克騎兵留下了最寫真的評價:兩個馬穆魯克騎兵可以輕松對付三個法國騎兵,因為他們裝備更好、馬匹更好、訓練更好。他們有兩對手槍、一支大口徑短槍、一支卡賓槍、帶遮陽的頭盔和鎖甲。他們每人有幾匹馬,還有專門伺候馬匹的侍從。

但是,一百名法國胸甲騎兵不會懼怕一百名馬穆魯克。三百名可以打敗相同數量。一千名法國騎兵可以輕松擊潰一千五百馬穆魯克。戰術、紀律和陣法的作用就是這樣大。

拉薩勒和勒克萊爾兩名拿破侖的騎兵驍將與馬穆魯克對陣時,把部隊布成多條戰列。當馬穆魯克騎兵就要壓垮第一線時,第二線從左右協助。馬穆魯克于是停止并開始轉向,以對付側翼的新戰線。這個時機總能被法國騎兵所把握住,及時向其發動沖鋒,然后馬穆魯克騎兵無一例外地被擊潰。

但法軍與馬穆魯克騎兵的幾次交鋒,人數都不多。就像拿破侖自己評語里說的一樣,一千人!

拿破侖的指揮和法軍的作戰技巧、戰術習慣,讓伊拉姆軍團很難受。

集中步兵和騎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給敵人以猛烈打擊的進攻,這是拿破侖戰斗行動的基本方法。同時,拿破侖也廣泛實施重兵機動——小范圍內的穿插、分割和迂回包抄,拿破侖面對的只是一個亞歷山大港,法國士兵在拿破侖的指揮調度下創造出了對戰斗有利的形勢和保證在主要方向上的對敵優勢。

同時拿破侖還喜歡手中握著重兵組成的預備隊,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

法軍的縱隊往往作縱深配置,增強步兵在戰斗中的突擊力量,軍隊能夠在戰場上更廣泛地實施機動。

戰術上的不適應和應對失敗,以及雙方士兵斗志上的差異,還有就是伊拉姆本人心中的小算盤,讓戰斗力并不弱的伊拉姆軍團實質上僅僅阻擋了拿破侖兩天的時間,伊拉姆就帶著集結起來的馬穆魯克騎兵撤離了尼羅河口陣地。

“就兩天時間?”

陳瞻震驚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伊拉姆軍團沒這么弱吧?而且之前董誥也派人告訴他了,伊拉姆軍團在亞歷山大港匯聚的兵力足足有兩萬人,兩萬伊拉姆軍團,一萬名馬穆魯克騎兵,這里頭至少有兩成是聽從伊拉姆的命令。

“這頭角木蛟是想干嘛?”

智商并不低劣的揭陽王腦子一轉,立刻想到了另一種可能。伊拉姆要消耗馬穆魯克騎兵嗎?還是要打擊亞歷山大港的什么勢力?他這不是真的打敗仗了,而是要放棄亞歷山大港,引誘法國人向開羅進軍。

“亞歷山大港可沒有太深厚的馬穆魯克勢力,倒是伊斯坦布爾的很多權貴在那里有著牽連。那里是地中海最出名的商港之一,是商人的天下。伊拉姆本人在那里也有著巨大的利益。”甚至可以說那里是伊拉姆這些年里重點經營的所在。

“只不過現在是夏季,是埃及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天氣酷熱無比。”董誥看完了手中的另一封信后,嚴肅的臉色變緩了許多。

“伊拉姆的決戰地是開羅。這是他的打算,倒還合理。”

從亞歷山大港到開羅有一百多里地,黃沙漫漫,浩翰的沙漠烤灼在直射的驕陽下,讓水成了天底下最珍貴的東西。

伊拉姆決定先堅壁清野,將沿途居民一律撤到開羅去,臨走時還要往井里下了毒或將泉水掩蓋起來。法軍沒有準備熱帶服裝,甚至連水壺也沒帶,部隊會渴得要命,可沿途的路上,伊拉姆只會給他們留下些除了令人惡心的咸水塘,讓他們找不到任何解渴的東西。

沙漠里還有很多毒蟲,黃沙的灼光會減弱了大多數人的視力,看就了的人甚至會因此而失明,路途中不見人蹤獸跡和草木,只有馬穆魯克騎兵神出鬼沒,時不時地襲擊法軍的隊列。

伊拉姆不愿意跟法國人死拼硬打,因為他不想過度消耗自己的軍事實力。他已經把自己在亞歷山大港的相關人員全部撤往了開羅,還給其他方面的人打了招呼,他們是撤離還是繼續待在原地不動,那就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了。接下來亞歷山大港損失再多,也是伊斯坦布爾那些在中奧貿易上分上了一杯羹的家伙們的損失了。伊拉姆就是要放開大門,讓法國人大步大步的闖進來。

然后用高溫酷暑,用浩瀚沙漠,用比橄欖油都珍貴的水來不斷地折磨他們軀體,消耗他們的斗志,最后在開羅一舉擊敗他們。

伊拉姆清楚拿破侖的聲名,通過中國人他很了解拿破侖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建立的豐功偉績。這是一顆閃耀整個歐洲的明星,英國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奧地利人都在他手下吃過大虧。如果伊拉姆能在開羅一舉將其擊敗,那簡直是踩著拿破侖的肩膀上位,伊拉姆將會取得莫大的名望。

軍事上要一舉成名,不就是新的‘名將’打到舊的‘名將’么?

只不過這尼羅河口之戰,伊拉姆軍團只支持了兩天就頂不住了,這并不見得全是伊拉姆本人想保全實力,誘敵深入吧?

拿破侖還是很能打的。伊拉姆千萬別強女干不成反被艸啊……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