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八百八十九章 被踐踏的俄國顏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九章 被踐踏的俄國顏面

第八百八十九章 被踐踏的俄國顏面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07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快捷翻頁→鍵



熱門、、、、、、、、、

陳鳴臨時起意,可對歐交流代表團的組建速度卻相當的快捷,即便這個代表團涉及到了教育、經濟、哲學、文學、法律、音樂等多個種類,入選的成員也多是名頭響亮的角色。

但這件事兒在中國民間卻波瀾不興。

中國的國際地位又不是原時空的清末民國,或是改開之后。一個對外交流代表團,絲毫引不起老百姓們的注意力。

民間的注意力更多還是集中到揭陽王‘西游’這檔子事兒上,而官場上的注意力則關注到了李氏集團和柳氏集團間的輕微碰撞,祥州的金礦多的有些讓人震驚。如今礦產局和內閣已經公開對外招商引資了。

李氏和柳氏在這方面上有了一點輕微碰撞。

再一個就關注到了即將結束的中奧俄三邊會談,要知道,有小道消息傳播,陳皇帝來年就要成為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女婿了。

這位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有一個年紀才十六歲的公主,賽利姆此行的一達目的就是敲定兩邊的婚事。

伊斯坦布爾的奧斯曼君臣根本就沒有目光看向陳鳴的那些兒子,年紀才四十出頭的陳鳴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未來二十年內,整個世界還是這位中國皇帝的獵場。

所以,奧斯曼君臣考慮的只是陳鳴,而不是陳鳴膝下的那些歲數跟他女兒相近的兒子。

而至于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小女兒后半生的幸福,在帝國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說不定這個時候,那位天方公主正在準備嫁妝呢。

奧斯曼人雖然不知道陳漢近期的對外政策調整,但他們對陳漢的示好是紅果果不加掩飾的,而且對陳漢在北非一帶尋找落腳地的打算也一百個支持。無形中就已經迎合了陳漢!

現在陳漢在天方世界的發展很是有利,阿拉伯半島上已經有了落腳點,現在亞丁灣的南岸也有了落腳點,可能在陳鳴的有生之年,南非的金礦就能挖進陳漢的國庫里了。

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的協議也很艱難的達成了。

俄國人承認格魯吉亞是奧斯曼的勢力范圍,但是他們堅決不徹底退出克里米亞半島。一次次的商談之后,兩邊達成了一個停戰協定——俄奧兩國在克里米亞享受同等的待遇。

而中俄之間的停戰協議也很容易達成,以現在兩軍的實際控制線為準繩,各自后退一百里,這一百公里的距離就是兩邊間的非軍事武裝區。只允許少量邊防軍隊巡邏徘徊!

而作為被中國吞吃了那么多土地的代價,中國要將手中的俄羅斯平民和戰俘在今后五年時間里,陸續放回,同時圣彼得堡不會對南京有戰爭賠償。

但是針對里海西海岸線上的西海,俄羅斯堅決要求中國撤出。

承天十八年的前幾個月對俄羅斯人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年份。

在西線戰場上,俄羅斯與瑞典徹底達成了停火協定,并且俄羅斯還沒有付出多么大的代價。古斯塔夫三世個人的愿望太強烈了。

而且更讓俄國人高興地是,古斯塔夫三世剛剛簽署了與俄羅斯的正式停戰協議書不到兩個月,他就在一場假面舞會上被瑞典貴族給刺殺了。

這一消息是讓人震驚的。

歷史上的古斯塔夫三世是死于傷口感染,刺客朝他后背打的那一槍,并沒有真正的殺死他。可是眼下這個時候,這場留下了國王鮮血的假面舞會開啟的時間雖然比原時空上要晚了三個月,可古斯塔夫三世卻死的干凈利落。他被一槍擊中了腦袋,當場就斃命了,而不是因槍傷感染,而最終黯然死去。

俄羅斯去掉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古斯塔夫三世為人強勢,又富有政治手腕,要是他能一直在瑞典國王的寶座上坐下去,瑞典很可能會成為俄羅斯一個頭疼的敵人。

同時呢,在南部主戰場,俄羅斯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在奧地利人的配合下終于拿下了奧恰科夫。

短短兩個月內,俄奧兩國海軍在奧恰科夫海域開啟了三次激戰,土軍損失各型艦艇共32艘,其余艦艇或逃往黑海西岸,或避入奧恰科夫。奧斯曼統帥部為挽回敗局,調兵增援。俄熬兩艦隊海上遭遇,五月份雙方艦隊進行菲多尼西島海戰。俄軍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率艦全速出擊,搶占上風位置,從而使卷土重來的奧斯曼艦隊處于俄艦隊夾擊之中。俄軍此戰擊毀奧斯曼戰艦7艘,剩余土艦盡數撤回了黑海西部沿海。

至此,奧恰科夫要塞再無幸免的可能。

俄奧聯軍對奧恰科夫采取了一個月的高強度騷擾,然后再一個大風呼嘯的黑夜里,兵分六路強攻奧恰科夫,經數小時戰斗,聯軍奪占奧恰科夫,斃俘土軍1.15萬人,繳獲火炮110門。

接著不多久,第三次勒姆尼克河戰役打響,雙方激戰達12小時。奧斯曼軍隊遭重創,放棄陣地潰逃,傷亡、溺斃者達1萬余人。雷姆尼克一戰打亂了奧斯曼的陣腳。俄軍在此役之后,攻克賓杰拉要塞,并且不戰而奪取阿克爾曼,控制整個摩爾多瓦。

俄軍似乎終于贏來了收獲的季節,這半年中對奧斯曼作戰的成果,比過去三年的總和還要高。

可惜不多久,一盆冰水很快就被潑到了俄軍的頭上。

他們對西海發起的新一輪進攻戰,不僅沒能拿下西海這處非要塞式的城市——姑且稱之城市吧,反而是投入戰斗的俄軍大加受挫,損失超過了驚人的五千人。

俄軍自從先前屢攻西海不下后,調集來的軍隊就越發的精銳能打了。

然后他們趁著西海入秋之后連天大霧的機會,分兵多路,對西海發起猛攻。但還是沒能拿下。

說真的,俄國人在這場戰爭中,主要力氣還是花在了南線戰場,雖然奧斯曼人也不是吃干飯的,但俄國人有奧地利人的配合啊。

如今戰爭打了一年又一年,奧斯曼人要支撐不住了,這今年的時光里,俄國人和奧地利人雖然費了一番力氣,但終究是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可以說在戰場上徹底壓到了奧斯曼人。

可是相比較起來,他們在奧斯曼人身上取得的戰果甚至可以說是輝煌,但這西海的戰事上,那簡直就爛的跟一坨屎一樣。

西海的戰局始終是俄強華弱,后者的防御工事也是以土木工程為主體,地表上的鐵筋水泥建筑和永久式工事就沒幾個。

圣彼得堡上下的俄羅斯貴人們怎么也想不通,一個小小的只有一萬來人駐守的非要塞式城市(俄軍稍微的夸大事實),怎么就在三四萬人馬的圍攻下為何仍舊巋然不動,甚至他們還有余力四處出擊,乘坐著戰船沿著里海西線的北部沿海,騷擾俄軍的城鎮和鄉村,極大動搖了俄羅斯在地方的威信。

尤其是這場俄軍發起的進攻之前的一個多月,潘昶親自帶了六百人,乘坐著十二艘戰船,這是現今里海內國防軍的全部水面力量了,東邊下水不久的第二批戰船。

從阿斯特拉罕的北部登陸,哪兒的俄羅斯人一丁點防備都沒有,在一天之中被潘昶連克了四座小鎮,殺死的俄羅斯青壯不下三百人,這些人里不少是民兵,剩余的也多是幫助民兵戰斗的人。還打散了其中一個小鎮里的小駐軍加警察百十人,也虧得他們發現的及時,早早地跑人了,不然非被全吃了不可。

攏共搶了四五十個年輕漂亮——相對——的俄國女人,放火焚燒了目光看到的所有房屋。諸多牲畜,他們帶不走,就全殺掉,大吃大喝之余,就全扔到河流中、水井中,或者干脆投入火堆里。

而如此的出擊已經不是西海國防軍的第一次了。

俄國人的地方駐軍或者是人少,或者是趕不上船隊,一次次目送著國防軍浮海而去,毫無辦法,讓俄國人是恨透了西海國防軍。

面對里海西海岸線處處烽火的窘境,俄羅斯人是多么想讓自家的里海艦隊一夜之間就變得強大起來啊?但這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造船的工匠和各類物資,還是最主要的木材,那都需要很長時間做準備。

所以,俄軍才會迫切的需要拿掉西海。

甚至于高加索的俄軍總指揮都不得不調整了作戰重心。將一批哥薩克騎兵東調到里海沿線布防。另外還組織大軍圍困、消耗西海的儲備物資,同時阿斯塔拉罕被中國人焚燒的造船廠也重新撿了起來,圣彼得堡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感覺到了彼得大帝當年的英明,這片海域的確需要一支正統的海軍艦隊。

圣彼得堡不應該忽視里海艦隊,把之當成貶官和發配人的地方。它,非常重要。

只不過俄羅斯的軍隊兵力真的很緊張的。

在古斯塔夫三世沒有被搞定之前,圣彼得堡緊張的都要朝維也納借兵了。本來說,俄羅斯與瑞典簽訂停戰協議了,西線也不能全無一點防備。但現在古斯塔夫三世是死了,那一切就都ok!

只是從西線戰場調到東邊來,橫跨了整個歐陸北端,一萬里是沒有,幾千里卻總是有的。而且部隊也需要調整。所以俄軍‘富裕’出來的軍隊還沒有趕到。

俄軍就只能挖東墻補西墻,湊出一支哥薩克騎兵奔來了里海。另外就是下令沿海的那些實力薄弱的村堡往內陸地區遷移。同時實行小村合并政策,將分散的俄羅斯集中起來,再由他們中抽出一部分青壯武裝起來,作為一民兵,加強里海沿岸的防御力量。同時哥薩克騎兵也在各要點屯駐機動兵力,一處有事,立刻集結起大股馬隊前往救援,希望以此能夠遏制國防軍在沿海地區無休止的騷擾。

俄軍在抓緊時間調動兵力、調整部署,以應付下這最緊張的一段時間。而國防軍則處在一個難得的休戰間歇期內。潘昶在等待著東岸第三波戰船的下水。

之前的多次出擊,國防軍的損失很小,總共戰斗減員也不過二百人,可戰果卻非常輝煌,燒毀了俄軍城鎮十幾二十座,還有大片的農田,繳獲糧食五千多石,向西海運回牲畜四百余頭(只)、馬匹二百余。

掠奪俄國女子五百多人,殺傷俄國青壯兩千多人,殺死俄國人的牲畜更是多達上萬頭。

不光如此,他們還在里海海域四次與俄里海艦隊相遇,共擊沉了俄軍里海艦隊戰船五艘。而己方戰船只有兩次受了輕創。

總得來說,潘昶在里海西海岸線打的是有聲有色,有力的打擊了俄軍漲起來的囂張氣焰,更極大動搖了其在里海西海岸和高加索東端一帶的威信。

到了上一會的騷擾戰,國防軍在潘昶的帶領下直接越過了阿斯塔拉罕,可以說是給俄軍心理上一次沉重的打擊。他們愕然發現,西海岸的戰場原來并不限制在阿斯特拉罕與西海這兩座城市之間,而是取決于俄軍控制的全部海岸線。

國防軍的這種小規模偷襲,有種當年俄國人剛剛進入里海北段時候,面對游牧民族的騷擾時的感觸。只不過那個時代的游牧民族——哈薩克人和韃靼人,根本沒能力攻克俄國人的城鎮,他們只能面對著村落騷擾一二。

而現在的國防軍武器先進,不要說是小的城鎮,就是大的城鎮,只要給他們時間,他們也能把之變成一地的焦土。

這種認識使得俄國人上下對西海極為頭疼,也十分的痛恨。

不止一個俄羅斯權貴對著上帝發誓,要在戰后好好建設里海艦隊,好好整頓里海艦隊。但這些完全沒有一丁點的效果。

上帝不可能一個‘神跡降臨’,就把波羅的海、黑海的俄軍精銳戰艦調到了里海來,也不可能瞬間停著中國人的所有動作,給俄國人十年的時間讓他們強大里海艦隊。

如此的話雖然充滿了懊惱,卻半點用都沒有。更可怕的是,當戰爭結束后,圣彼得堡權貴中很可能大批的人就再度遺忘了這句話了。

只要海戰,俄國人占據不了上風,中國人的這種不對稱戰爭就能永遠的不對稱下去。因為他們在海面上來去自如,往往能以強擊弱。俄軍兵力有限,防御力量很薄弱,且完全摸不清敵人下一步的攻擊目標,這就使得他們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之中。而國防軍牢牢掌握著戰場主動權,使得俄軍疲于奔命,卻還是處處失守。可以預見,俄軍要是再拿不出良好對策的話,這里海一大圈千里海疆可就有的麻煩了。

俄國人不能容忍這種被動,這讓他們太顏面盡失了。

之前的俄羅斯對于巴庫汗和波斯王國,那可是占盡了實力和心理上的優勢。可現在,他們都有點抬不起頭來了。

波斯王國和巴庫汗在‘西海’的問題上大大的幫了中國人一把,俄軍要想對之報復,中國人肯定是不能答應的。俄羅斯發現,自己要是不把‘西海’這個令他們汗顏的地方給打掉了,他們的威信,他們對于巴庫汗和波斯王國的心里優勢,就會如打開了泄水閥的浴盆,迅速的流失掉。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