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10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小說:、、、、、、、、、

懶洋洋的太陽斜掛在東邊灰蒙蒙的半空中,大地上的霧氣在陽光照耀下正在慢慢消退,露出開闊平坦的平原。

托木斯克城門大開,從敞開的、零散的掉落著幾項雜物的大門往里面望去,一條直道似乎能通到托木斯克城的另一面,可大街上卻根本看不到一個人的影子。

就像城外那幾處空無一人的農莊一樣,這座要塞城市里的俄羅斯居民也跟之前所遇到的農莊的農民一樣,慌張的逃散到西西伯利亞那空曠的田野里去了吧。

“通訊兵。”

“到。”

“立刻回去報告團正。”

“是。”

“一排長。”

“到。”

“領人留在外頭,注意防備。”

年紀不大的隊官看著托木斯克敞開的大門,臉上閃過一抹猶豫,但繼而熱血翻涌,一股強烈的情緒沖擊著他的大腦,這么好的機會可不能錯過。“其他的人,做好準備,都跟我來。”

他要進城去搞一搞。如果俄國人真的跑了……,那他就立功了。

這天的下午,大批的國防軍騎馬步兵和附庸騎兵們趕到了托木斯克,荷槍實彈的步兵和游牧騎兵們徹底控制了這座要塞式城市。當天就從城內搜索出了一百多個躲藏在家中的俄國貧民。

魯緬采夫已經跑了,就在昨天上午。

距離托木斯克接到新庫茲涅茨克要塞淪陷的消息也只有兩天的時間,沒有人知道第一軍的具體情況。至少這些俄羅斯平民沒有聽說過關于第一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他們知道的只有新庫茲涅茨克被中國人占領,然后整個托木斯克就亂了。

渥巴錫很有點遺憾,他是非常想抓到魯緬采夫的。在戰場上俘虜俄軍一個元帥,這太能讓土爾扈特部揚眉吐氣了。

圍殲俄東路第一軍的功勛雖然巨大,渥巴錫卻有點那么不以為然。因為太容易了!

卡緬斯基的牌面太爛了,他的對手卻是拿著大小王帶四個2、四個A,戰神下凡來也挽不回俄國人的覆滅。那一仗戰果雖然驚人,但戰役難度絕對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俄國人的俘虜也非常聽話,不管是最后投降的殘兵,還是在一開始就被俘的俄軍士兵。投降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兒,中國的強大這些年里已經得到了整個歐洲世界的承認,雖然是黃種人,但中國與韃靼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投降韃靼人,或許能讓一些俄國人的自尊心無法忍受;但投降中國人卻是順理成章,沒有心理障礙的。

當初那些精神上、肉體上遭受到雙重傷害的第一軍殘存士兵,面對著最初進入他們中的那一個隊的中國士兵,表現非常配合。

他們乖乖的將手中所有的火槍、軍刀、手榴彈放到了空地上,直接堆出了兩座山來,還有火炮和火箭彈。然后他們排著四路隊列,走向了國防軍陣地,再接著走進了戰俘營,那里還有他們的無數同伴。所有的俄軍俘虜都非常安分!

除了卡緬斯基,除了卡緬斯基,所有的俄羅斯人就都認命了。

他們就像被暴風雨吹打過的鵪鶉兒,沒有了半點的斗志。戰俘營是一個標示著恥辱的地方,但是這里也很安全,不是嗎?只要老老實實,就算吃不飽肚子,也不用挨火箭彈炸了,挨炮彈打了。

以卡緬斯基為首的軍官們——少尉就被算上——則被全部送到了巴爾喀什湖畔,立刻的。而剩余的俘虜士兵,則會在局勢有了初步安定之后,再被押送到巴爾喀什湖。

魯緬采夫到底知不知道第一軍的下場呢?誰也說不清楚。但或許他已經想到了什么。

這個戰功卓著的俄軍老將,此刻騎在馬背上,看著西邊的落日,原野的涼風吹刮著他的白發,放棄托木斯克的決定意味著什么,沒有人比魯緬采夫更清楚了——他放棄的是自己的榮譽。

托木斯克是俄國人在西西伯利亞平原上十分重要的一座城市,因為它就在鄂畢河邊。而不像巴爾瑙爾城,旁邊的巴爾瑙爾河只是鄂畢河的支流。一年能通行五六個月的鄂畢河,面闊水深,是整個西西伯利亞的經濟命脈、交通命脈。中國人如果順著鄂畢河向上游掃蕩去了,俄羅斯必然會失去整個西西伯利亞。

托木斯克是鄂畢河的保護衣。

涼風中的老將背影,孤寂、沒落,浸透著無盡的凄涼。如果圣彼得堡知道了新庫茲涅茨克和托木斯克的失守,女皇會勃然大怒的撤換掉魯緬采夫吧。

但這能有什么辦法呢。

派出去的第一軍后,魯緬采夫手中的警衛兵力連一個團都不到,他拿什么去保衛托木斯克?

而且新庫茲涅茨克都那么突然的丟掉了,托木斯克有死守的價值,卻沒有死守的能力和意義。魯緬采夫如今更關心的是卡緬斯基帶領的第一軍。他心底有一個很不美妙的猜想。這些日子里他睡眠很不安穩,每次入睡都是在向上帝祈禱中沉睡的,然后又在‘噩夢’這個魔鬼的驚嚇中醒來。

一條瘦弱的二哈耷拉著腦袋疲倦地在田野上散著步,徒勞地想在周圍尋找點可以填腹的東西。

離開托木斯克的俄國人帶走了自己所能帶走的一切東西,衣服、糧食、牲畜,后者就包括狗。

雪橇犬在西伯利亞是很常見的,很多俄國家庭都喂養著一只或者好幾只雪橇犬,這種在后世的中國被萬千哈迷們親切的呼做‘二哈’的神奇物種,眼下的日子可是比較凄慘的。

俄國人自己的日子過的都不是很滋潤,那里有太豐盛的食物喂養它們啊。對比后世網絡上一臉懵逼的蠢萌二哈那干凈整潔、光滑亮澤的皮毛,和那吃喝不愁的滋潤生活下養成的稍顯豐潤的體型,如今這條二哈真的是可憐到了極點。

瘦得說皮包骨頭也差不離兒,身上沾染著淤泥和雜草,垂頭喪氣,幾乎讓人看不出它本來的顏色。

它就跟它的主人一樣,就跟此刻這支從托木斯克逃離的俄國平民隊伍一樣,看讓看不到半點美好。

——一群落荒而逃的狗。

俄國人在沿著鄂畢河向西北而去。

如果一切如意,他們能順著鄂畢河去到鄂木斯克的更西面。鄂畢河的上源是額爾齊斯河,但發源于阿爾泰山的支流包含巴爾瑙爾河在流經托木斯克的時候就也在地理上被稱為了鄂畢河。

鄂畢河綿延七千里,流域面積達覆蓋整個西西伯利亞平原,是西西伯利亞地區的主要運輸通道,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每年上游約可通航六個月,下游約可通航五個月,許多貨物沿穿越北冰洋的北部海路進出,屬于西西伯利亞的經濟、交通命脈。

而現在的國防軍,就是要沿著這條貫穿了整個西西伯利亞平原的交通命脈,掃蕩一切。

“看報看報哦,我軍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最新的西北戰報,最新的前線通訊。我報記者不畏艱險,隨軍輾轉前線,發回來的最新之戰報啊。俄國老將卡緬斯基輕兵突進,兩萬萬人跳進我國防軍設下的埋伏圈內,被盡數圍殲,被盡數全殲……”

“看報,看報啦,昔日番部土王,今日國家柱石。土爾扈特汗渥巴錫不堪俄人欺壓凌辱,陣地之上領兵反正,大敗俄軍啊……”

戰爭中的戰果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去醞釀,可是消息的傳播卻非常的快。

俄東線第一軍被全殲,成千上萬的俄軍士兵被送入了戰俘營,土爾扈特部的‘反正’,卡緬斯基人還沒有被送到巴爾喀什湖呢,伊犁城內就已經‘大捷’的消息滿天飛了。

雖然沒有電報通訊,可信鴿送信的速度比之傳統的騎馬也快多了。

“陛下親臨巴爾喀什湖,陜甘后續兵力已入哈密……”

“皇帝御駕親征,預計半月后可到達前線……”

“哈薩克貴族表示,所有的哈薩克勇士都愿意臣服在陛下面前,遵從陛下的旨意,為他而戰。”

伊犁城內一家家生意紅火的新聞報紙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伊犁的報業在這半年都不到的時間里有了長足的發展,只是伊犁城內的報社就從之前的兩家——還有一家是官方報紙,發展到了現在的七家,另外還入駐了大批的記者站。

不僅是中國的,還有日本、暹羅,乃至英法等國的記者。

當然,這些人在進入伊利之前,已經現在新聞出版署下屬的某部門辦理了通行證。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各種消息不停地從前線傳回。

伊犁城內的所有人都來去匆匆,就算是這兒的平民百姓,也能在戰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就算做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勞力,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得一份不俗的收益。

只有時間從來都是那么的雍容,不因任何事情改變自己的步伐。

從五月里到七月,倆月的時間就仿佛一個‘眨眼’。

閉上眼,睜開眼,整個薪疆的戰局就已經發生了決定性的大變。第一軍全軍覆沒不說,東線俄軍的騎兵部隊也悉數完蛋。

薩爾特科夫死的干凈利索,兩萬土爾扈特騎兵背叛的干凈利索。

西伯利亞軍還被包圍著,這是他們在南下之前就已經預料到的場面。南下的道路上也很小心很謹慎,所以即使被包圍,國防軍也沒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西伯利亞軍中有不少的火箭彈,國防軍也不愿意去死拼,所以包圍一直進行到現在。

可是新庫茲涅茨克和托木斯克等重地先后被國防軍打破。鄂畢河畔大量的俄羅斯村莊被焚燒——你人不是跑了嗎?那就燒掉你的房子。拿走一切可以拿走的東西,毀掉一切可以毀掉的東西。包括那一處處農莊外那一片片稀疏的小麥。

這個地方太冷太冷了。因為是平原,沒到北冰洋的寒流席卷來的時候,這兒就是一片冰天雪地。所以這的土地再是平坦,也不適合農業種植。而且這兒降水也不足,雖然鄂畢河的水量很充足。

俄羅斯人移民這兒已經一二百年了。這么長時間的發展,西西伯利亞的總人口不下三十萬人,發展出了多座重點城市,但是這兒的農業已經處在一個很落后的態勢中。這里的人,更多是從事開礦、打獵和畜牧業。

雖然冬季氣候寒冷,降水也少,可西西伯利亞平原有著一望無際的草地,這兒很適合放牧。

肉食、奶制品、小麥、土豆,是這兒的俄羅斯人主要的生活口糧。

而當遼闊的西西伯利亞平原沒有了軍隊的保護之后,他們就已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能夠任由國防軍來宰割!

不要奢望著俄羅斯的平民更多的是農奴能主動的站起來反抗中國的進入。

這些進入西西伯利亞平原生活的俄羅斯人都是些什么人啊?他們當年可是一無所有的逃難逃入西西伯利亞平原的,或是本就是被流放者的后代。當每個俄羅斯人都是圣母嗎?這些圣彼得堡‘迫害者’的后人在這個危難關頭還會對他們的女沙皇忠心不二?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些人逃跑并不是對圣彼得堡忠誠,而是對國防軍的抗拒恐懼。

征服者永遠是被‘被征服者’恐懼的。

國防軍現在就是征服者。

在這些人走投無路之前,或者是相信自己不會被國防軍殺死之前,他們都會選擇躲避的。

在西西伯利亞平原上,除了那些哥薩克們,就沒有幾個對圣彼得堡忠心耿耿的。如果是被人有組織的組織起來,到還能發揮出一點作用來,可是俄羅斯的預備役體系從來不會覆蓋到西伯利亞。哪兒的人口太稀少了,征兵會大亂當地薄弱的人口比例,嚴重的影響當地的人口發展。所以,西伯利亞對比這個時代的沙俄歐洲地區來說,還真是一個逃避戰爭的世外桃源。也所以他們的稅收更重一些,荒涼的西伯利亞每年都為圣彼得堡提供著大量的金錢收入。且這場戰爭對于老毛子們來說,也算不上衛國戰爭。

而就算是所謂的1812衛國戰爭中,老毛子民間的抵抗對比起西班牙人的‘汪洋大海’來,也顯得是少得可憐。

所以,西西伯利亞平原已經是國防軍附庸騎兵們一馬平川的樂園了。

那三十萬俄羅斯居民含歸化俄羅斯的韃靼人中即便有一些對圣彼得堡忠心耿耿的人,但他們散居隱蔽在遼闊的西西伯利亞平原,無法聯系在一起,那力量就等于是零。

如今已經是七月了,最多到八月下旬,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寒冬就會來臨。屆時,大雪壓頂,冰天雪地中,那些老毛子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如果他們寧愿死亡也不愿意接受陳漢的統治,那么,它們就將做好減員一半人的心理準備。

中俄第二次戰爭的變化驚動了整個中國,一個個好消息越過伊犁繼續向著內陸傳遞去。無論是西北大捷,還是土爾扈特部的‘反正’,都攥緊了全國上下的眼球。同時,一片片急報也飛向了日本、暹羅、印度和歐洲各地。

中國高大的形象在慢慢的具現化,因為那一片片急報當中,你可以看到中國軍隊的強大。

來自日本、暹羅和英法等歐洲國家的記者們,用夸張的語氣贊嘆著戰爭中的中國,他們采訪中國的普通民眾,他們采訪中國的士兵、軍官,他們還申請采訪俘虜。

一片片‘新聞稿’從各色不同的角度,闡釋著這場戰爭。

戰爭到現在,中國大都督府對外公布的犧牲數量已經超過了一萬人東西戰場全算上,傷亡接近三萬人,這是個什么概念?

戰爭才進行沒多長時間,中國就付出了四萬人的傷亡——包括附庸部隊。而戰爭的局勢里,中國還處以絕對的優勢。

這似乎從某個側面證實了要塞進攻戰的艱難。

伊犁,如今整個西線戰場的中心點,國內外幾十家媒體匯聚在這座城市里。每天每時每刻每條街道上,你都能夠看到掛著通行證和記者證到處亂逛的記者。其中不少是藍眼睛大鼻子的外國人,在中國人眼中他們跟老毛子長得沒什么區別。

伊犁城內的郵局是整個伊犁最最繁忙的地方,比設在伊犁的皇帝行在都要繁忙熱鬧。因為伊犁郵局的鴿巢內只有二十只不到的信鴿,而卻有那么多的記者要向自家報社傳發消息,繁忙和緊張度可想而知。

甚至一些記者都在郵局的隔壁安了家。伊犁郵局的周邊,短短時間內多出了兩家在之前的整個薪疆都沒有出現過的咖啡店,這簡直就是專門為那些老外記者們準備的。當然,也可以說是專門掙那些老外記者們錢的。

后者的人數并不很多,但消費能力真的很強。而且一些中國記者也有喝咖啡。

在茶葉去往歐洲、印度和天方世界的銷量越來越高的現如今,外界的咖啡、可可,也傳入了中國,也在悄悄地影響著中國的生活。

瀏覽閱讀地址:/zhuzaijiangshan/5637138.html

小說5200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著筆

閩ICP備16018243號1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