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11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正文

正文

什么是生產隊?

陳鳴認知里的生產隊就是指紅朝時候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㈧㈠中Δ文網*┡8⒈它在國營農場中,就是勞動組織的基本單位。在農村,則又是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經濟。

一句話,就是以土地、勞動力等等生產資料為資本,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一個經濟體。當然它的一切經濟行為都是要在國家的指導和法律的允許下進行的。

陳鳴不是學那啥理論的,這‘生產隊’,在他的理解中就是一種平均主義。生產資本與勞動力的有效結合,強勞動力和弱勞動力的相互均衡,絕對的平均主義。

在紅朝那種思潮下,出現‘生產隊’這種模式那是不令人感到意外的。但這種模式在眼下的陳漢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即使是在早期的軍屬村,這種‘平均’在強制性的情況下,都是無法進行的。

陳鳴就更不會期望與能將‘生產隊’加持到現在的平陽府了。

可他還是拿出了‘生產隊’這個名頭,這是因為他命令里的這種‘生產隊’,實際上該是無限小型化的軍人合作社。

因為陳鳴很堅定的認為農民的生活雖然辛苦,但中國的農民從來不是終日忙碌的,尤其是陳漢統治下的農民。

農忙的時候,農民當然辛苦;但農閑的時候呢?

過去是服徭役。這是一個重點。

在中國,歷朝歷代只要‘輕薄徭役’那都算是一個了不得的仁政,就是紅朝的時候,中國也一樣有徭役的,義務工么,換了個說法。只不過后來是沒有了。

陳漢卻是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把徭役算入進來。不然的話,各地攻城缺乏勞動力也不會缺口那么大了。因為早年根基薄弱的緣故,陳漢從盤踞豫西南開始,一切工程就都以錢糧為誘,意圖拉攏人心。那么現在陳漢坐了天下,這規矩要改,就有點難了。

當然,陳漢也沒有明明白白的宣布天下,徭役這東西是徹底廢除了。這只是被陳漢的高層們選擇性的視而不見了。就像滿清‘攤丁入畝’后,自言自語:自從丁糧歸于田畝,凡有差瑤及軍需,必按程給價,無所謂力役之征。那都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什么時候真到棘手的時候了,重啟‘徭役’,收一收‘丁役銀’,那也無可奈何。

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造福廣大國人也是陳鳴的一個夢想。現在的陳漢還沒有到那啥的時候的,那就對‘徭役’繼續的視而不見。可是老百姓的‘農閑’時間就要給充分的利用上,是老百姓自己主動聚集起壯勞力到工地上去找活兒干,還是要政府鄉官工作隊敲鑼打鼓的城里鄉下滿大街的吆喝:哪哪哪招人,一天多少錢,管吃管住啦等等,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只是陳鳴沒有想到自己的‘微小版的軍人合作社’——生產隊,到了山西地方卻直接給進化成了包工隊。

更有些當地的富戶,把這合同書招來一群人簽上了名,自己真的做了工頭了。他們有的人在上面包段接活,然后再到底下去督促人工賣力的干活;有的則是把生產隊當做了自己的雇傭工,挖青貯池,儲藏青飼料,壘羊圈,做起了圈養的買賣。因為青飼料這東西從來不是純粹的青草,誰要以為青貯飼料就是青草那就大錯特錯了。玉米桿子、苜蓿、甘薯、南瓜的枝葉藤蔓、莧菜等等,都可用來做青貯飼料。而這些都需要勞動力!

如果要真的圈養羊群,整個‘工程’所需的勞動力真的是不小的。

現在的平陽府里,想法子要圈養羊的全都是家里有地的富戶。原先他們收了莊稼后的桿葉還是個要處理的大麻煩,哪里想得到這些枝葉也都能用來做青飼料,正好拿來養羊。合理產業布局是人天生就亮的技能。

就算少數思想道德高尚之輩,也未免一廂情愿的認為自己能說服自家人,那么其他人家也跟自己一樣‘大公無私’。山西耕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又因為之前戰亂的影響,大批在外務工的人跑回老家,現在農村勞動力相當豐富,如果真的能組成早期那軍人合作社版本的生產隊,農忙時干農活,然后再在農閑時候外出務工,或者是建基礎青貯池,喂養喂豬這種事兒完全可以讓婦女來做,自然能夠極大的提高家庭收入。而若是由自己一家人來干的話,效率反而低了。

但事情哪有那么簡單的呢?和別人家一起勞動,光這個收入分配就得長期的討論,至于合作勞動更需要磨合。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事情如果這般的展下來,終究是能給百姓帶來一點好處的。而且隨著高質量的鐵質農具和牲畜數量的增多——短時間里內蒙股對陳漢最大的助益除了戰馬,就是這點了,農村的生產效率肯定也會得到提高,農村空余的勞動力才會有更多更長的時間來創造田地之外的財富。

陳鳴想的有點太簡單了。而且這生產隊是有資格向銀行申請無息貸款和低息貸款的。

南京城里的陳鳴對這個‘變動’還不知道,他現在所要關注的事情可不止一個山西。而且臨近年底了,陳漢現在還面臨著三個要解決的大問題:這第一就是來年二月的登基大典,屆時將要趕到南京的各國使臣數量可是可不小的,而且還有琉球王親自;第二就是全國的人口普查,這一次統計工作,復漢軍連閩中南都沒有放棄,天地會的那些人也乖覺的敞開了大門,即使他們清楚復漢軍的人來自己地盤上走了一趟后,自己的底兒就什么都給摸清楚了,他們還是無法拒絕;然后這第三就是即將宣布的非貨幣金銀免流通決議,也肯定能掀起來軒然大波。

這三件事在整體份量上,比之現在山西平陽的試點工程要有份量的多。山西平陽府效果的好壞至少要等上一年半載的才能看的清楚,可這里的三件大事,那是馬上就要辦的。

陳鳴現在面對的第一個大難題就是國號的問題,而其他的服飾、祭壇、儀仗、年號、封爵等等問題都已經解決了,除了不設太子這一點讓李小妹有點不滿意外,其他的問題一點也無。

就這一個國號!

依照中國的傳統規則,國號要么是來自源地,比如秦、宋;要么源于封爵,比如漢、魏曹操、晉、隋、唐;再或者循讖語義、按建國者和尊崇沿襲等。

這些規則當中,陳漢一沒有封爵,二沒有循讖語義,按建國者和尊崇沿襲也全用不上,思來想去就只有第一條來自源地靠譜。

陳漢起家于魯山,盤踞豫西南,宗周春秋戰國時候的幾個諸侯國號都給翻了出來,比如梁、鄭、韓,其中那個‘韓’字被陳鳴先給斃掉了。然后還有一撥人覺得就用漢,因為陳鳴定的年號是漢元年么。

黃帝紀元不可靠,而且陳鳴覺得也沒必要非‘古’不可。作為一個復興漢室,重振江山的穿越者,他還不能給自己一個‘元年’了?

漢歷元年!就從明年開始了。

陳鳴本來對于‘漢’做國號是有點意見的,一是他姓陳不姓劉么;二是他覺得有點狹隘了。因為‘漢’這個字很大意義上代表著漢室,他覺得有點不利于統治蒙藏新疆和那些少民了。

但是梁、鄭這倆國號他更不滿意,也不想去學蒙元,不知不覺中厭倦了的陳鳴內心里已經決定把‘漢’繼續當做國號了。

不過表面上他依舊默不做聲,不宜表態,讓底下的人繼續去爭去吵。

然后就是這第二個問題,全國的人口大普查,結果是讓陳鳴滿意的。就現在陳漢控制區域,以漢地、關內這個傳統的低于概念來說,復漢軍現在就缺少大半個云南和半個甘肅,而那云南和甘肅明顯都不是人口稠密之地,據統計,陳漢治下子民一萬萬八千五百三十五萬余。所有勞改隊的人都沒有給加上。

如果把云南、甘肅全都奪了。陳漢現在手下的人口也能有小兩億了吧。藏地、蒙古,還有東北的人口都太少了,對比漢地不值一提。

這個數字讓陳鳴是比較滿意的。雖然跟他剛穿越時候的估量有很大的不足,那時候他都以為有差不多三億了呢。可奪取了北京城里的一些資料,尤其是戶部的資料,一些問題就弄明白了,乾隆早期進行的一次人口普查,才一萬萬四千萬余。而到了陳家起兵造反的時候,也就是乾隆朝中葉了,滿清也剛剛進行了一次人口統計,那時的人口是出了兩萬萬。當然,實際人口絕對會比這個數字要多的。

所以說,復漢軍起兵的這些年里,打生打死,破壞力雖然很大,對人口的減少卻并沒多少。有點清末和紅朝開國時候的人口計數一樣的感覺,全國打打亂亂幾十年,變化不大。陳鳴也不得不感嘆‘康乾盛世’果然是中國人口的暴增時期,紅薯土豆給中國立下太大的功勞了。今后這天下穩定了人口的增長率必然大增,這不管怎么說,對于未來的中國都是一莫大的喜訊。并且這個時候的中國絕對不是老齡化社會,這年月里很少有人能活到六十的,人到七十古來稀,不是說來笑的,六旬老人比之后世九十歲的壽星還要少。

牛頓看到這份人口統計單后,眼睛都直了。整個中國竟然能有兩億人口,這真的是可比擬整個歐洲的龐大數字。

“除了印度,再沒有別的地方有中國這么密集的人口了。而印度莫臥兒王國的權威已經搖搖欲墜,四分五裂又軟弱無力的印度次大6根本不能從實力上與中國媲美。尊敬的殿下,您的王朝絕對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驕傲讓牛頓內心中始終將大不列顛王國與中國平放在同一個檔次上,畢竟大不列顛王國有著諸多的殖民地,但是眼前的數據粉碎性的擊潰了他的驕傲。

在沒有政府印度之前,就美洲那三百萬人的殖民地安,能與龐大的中國媲美嗎?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如此的日不落帝國還要等上一百年呢。

這可是兩億人口啊。而整個大不列顛王國才多少呢?11oo萬。隔著海峽對望的宿敵法蘭西王國有多少人呢?28oo萬到嗎?還有普魯士,不知道有沒有9oo萬,而奧地利則是接近2ooo萬人,西班牙、葡萄牙、零碎的意大利加到一塊有俄羅斯多嗎?來自冰寒之地的俄羅斯人也只是三千多人人口。牛頓不知道三千萬后面跟的是多少,俄羅斯的國情對比法國、普魯士和奧地利來說要隱晦很多,但牛頓也不認為俄羅斯人能有三千五百萬人。

以中國這龐大的人口,真的能與整個歐洲相提并論。

牛頓來到中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些日子里他對于中國的記載已經寫滿了三十多個筆記本,裝了整整一箱子,還有另一口更大的箱子裝的是他收集到的各種他感興趣的資料。

牛頓很清楚中國有多么強大的實力,也清楚陳漢王朝對于這個龐大國度的統治力有多么的牢固。政府就是一切,帝王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違背帝王君主的意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王的絕對權威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留下了幾千年的痕跡。羅馬的長老院在這里沒有,英國的議會在這里也沒有,法國的國民大會更是不會出現。當君王舉起戰爭的大旗的時候,一個處于上升期的中華帝國所能動員起來的戰爭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媲美整個歐洲?”羅伯特吃驚的看著牛頓,就像是在看一個瘋子。“上帝啊,英格蘭最出色的漢學家之一的牛頓先生,你瘋掉了嗎?我從來不否認人口的重要性,對于一個國家人口一直都很重要,但人口并不能決定一切。

印度的莫臥兒王朝人口也很多,但是他們現在又如何呢?”

自從奧朗則布汗去世時,留下的就已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帝國。莫臥兒皇帝的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的權力又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再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這樣混戰的時候,歐洲人闖了進來。

老天爺在鐘愛某個民族的時候,總會給他們自己想要的一切。這就是時來天地皆同力!

當時的莫臥兒帝國,旁遮普的農民用自己的錫克教作為思想武器和組織形式,要求消滅種姓區別,提出建立土地歸農民所有的“真理王國”。他們動了堅持數十年的農民武裝斗爭,此起彼伏,規模愈來愈大,雖然最終被國家統治者各個擊敗。但莫臥兒帝國統治的衰落也不可避免。

西歷的1761年,阿富汗游牧軍與馬拉塔人的十萬大軍在巴尼帕特會戰,馬拉塔人遭遇慘敗。馬拉塔人是莫臥兒一支抵抗西方侵略者的強大力量,但經過這次會戰,實力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而這個時候正是“七年戰爭”的尾聲,兩年前英國人擊敗了法國人,將印度劃入了自己的勢力范圍。他們先向富庶的孟加拉邦,雖然因為巨大的壓榨和粗暴的統治手段使得英國人自己所立的傀儡米爾·卡西姆也不能繼續容忍他們的控制,動了反英起義。但就在今年的春季,西歷的1774年,英軍徹底的占領了富饒的孟加拉邦。

英國人才動用了多少軍人?

擊敗印度土著王公和貴族的人正是印度的底層人。

強大的大不列顛王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廣袤和富饒的殖民地,他們在印度,在北美洲,巨大的殖民利益源源不斷的反哺著不列顛王國。

經過激烈的七年戰爭,大不列顛王國踏著宿敵法國人的尸體,走上了真正的歐洲之巔。雖然法蘭西還擁有著強大的戰爭實力,而巨大的戰爭經費又被倫敦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但這個時候的羅伯特可可看不到明年北美大6上就將爆的戰爭。

在北美十三州獨立之前,大不列顛王國就是整個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出于東方世界,或者準確的說是中國,長久的隔絕在‘西方世界’之外,說這個時候的英國是整個西方文明里最最強大的國家,也沒有人會否認。

每一個英國人都在為自己國家的勝利而驕傲,現在讓羅伯特突然來‘相信’整個歐洲大6綁在一塊才能與中國抗衡,他信服了才有鬼。

“那你就等著以后的《中原日報》吧。你會從上面找到我的答案。”牛頓這次來本是要轉告羅伯特自己所知道的消息的,結果,他不想說了。(未完待續。)

好書、、、、、、、、、、、、、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