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倒塌的帝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倒塌的帝國……

第三百九十八章 倒塌的帝國……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7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海戰大捷的消息被復漢軍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四方。

福州城里,吳必達的表情有些復雜,又甚是不解。只看雙方戰力,大海上的這一戰,東南水師看似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雙方的實力對比絕對不像最終戰果反應出的那般懸殊。吳必達都不知道甘國寶是怎么打這一仗的了。

甚至于,若不是甘國寶與船同沉了,他都要懷疑甘國寶是復漢軍的內應了。

復漢軍東南水師的實力吳必達當然是清楚的,廣東水師的力量他也明了的很,若把他放到甘國寶的位置上,就是閉著眼打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慘敗的結局啊?難道是甘國寶自己昏了頭,出了昏招了?還是像九十年前的澎湖海戰那樣,風向陡轉,老天庇佑陳漢?

當年的施瑯就靠著海上風向陡變,一舉反敗為勝,以微小之極的損失完敗鄭軍,殲滅了鄭軍兩萬主力,難道這場海戰也是如此?只是老天爺庇護的不再是大青果,而是陳漢了?

吳必達內心如此想著,心頭竟然對陳漢生起了一股‘敬意’。再想想陳漢的發家史,短短三四年就搞得盛世繁華的大青果慘淡如此,都丟了南國的半壁江山,要一蹶不振了。說不準的,陳漢真就是有天意庇護。不然魯山陳氏這個默默無名的地方小族怎么陡然崛起若斯?陳鳴這個年紀剛剛雙十的小青年,一天弓馬都沒練過,兵書都沒讀過的皂戶之子,小豪強小地主家的兒子,怎么就縱橫沙場無有一敗?前后覆滅了大清幾十萬兵馬?

難道真的是天生將種奇才,還是自有天授?

吳必達這般想著,回過頭來卻又覺得自己實在不該這樣想,這是對大青果的不忠啊,心慌意亂的竟是心跳不止。

但是無論如何,廣東水師戰力全滅已經成了事實。這一仗復漢軍的東南水師得了完勝,那復漢軍上上下下的信心更不知道會膨脹到什么地步呢,拿下兩廣肯定是不必說的。將來足跡也絕不會只限足于東南。

“朝廷有難嘍。”吳必達感慨不已。大青果啊,三五年前還盛世繁華,烈火烹油的大青果。

水師上絕對占優的復漢軍,今后會讓大青果打蘇北到遼南的千里海疆變得無一日安寧,處處是烽煙,處處是戰場。

吳家的命運已經綁在了復漢軍這條大船上。木已成舟,吳必達性格再迂,也不愿看到復漢軍翻船的。他現在只是在腦子里‘想象’,因為他現在說什么,想什么都是假的,因為他已經‘中風’了。

整個福州城,政府官員士農工商千千百百,如吳必達這樣想的,絕對不乏其人。

這場大捷的消息就很快傳遍了整個江南,各地的報紙紛紛把大亞灣海戰復漢軍完勝的消息刊登出來,高興得不知道多少人把桌子椅子拍得震天響。

復漢軍拿下了江南以后,漕糧沒有了,對外港口開埠了。整個江南雖然被戰爭搞得蕭條不已,實際上農民也好,商人也好,都已經看到了光明的出路。

作為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方,江南商賈的力量絕對不弱的。之前是因為‘傳統因素’存在,商人的地位實實在在的被士紳壓過一頭,可現在商人有了工商署在背后撐腰,縱然只是剛剛小荷才露尖尖角,爆發出一點點力量,就讓復漢軍在江南的統治順滑了很多。

尤其是上海、寧波的茶館、酒樓,那是天天坐的爆滿。一個個紅光滿面的富商大賈,手中拿著一張張報紙,高談闊論,讓那些開店的老板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當然,陳鳴不是銀子,復漢軍不是金子,他們的好不是誰都喜歡的。

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們,就尤其的痛恨。復漢軍的每一次大勝就意味著清軍的一次大敗。而且讓滿北京的百萬八旗感到‘深惡痛絕’的是,因為復漢軍的‘倒騰’,大青果終于沒錢全額發放八旗們的鐵桿莊稼了。不僅如此,還要回遷八旗到關外老家,去開荒種地,去從土地里刨食。養尊處優已經百十年的八旗子弟們,如何想再拿起鋤頭?

“操他娘的,這陳賊又走了****運。呸!”這么說話都還算是客氣的。

而紫禁城里,當吳書來把復漢軍水師大勝的消息報上來的時候,乾隆皇帝神情似乎很平靜,只是輕輕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不過他那忍不住顫抖的雙手卻暴露了他此時心中的恐懼。

乾隆皇帝的寢宮墻上掛著一張大大的大地圖,是整個大青果的地輿圖。乾隆死死地看著地圖上廣東的位置。現在復漢軍已經要對廣州發起進攻了吧。

而消滅了廣東水師的復漢軍艦隊,若是開到山東,開到天津……

乾隆只是這么一想,渾身就寒的徹骨!“加快速度,東北必須加快速度。”乾隆需要更多地錢,更多地糧食。

他的帝國正在倒塌!

魯山。

天色已經黑了,陳惠在椅子上整整坐了兩個多小時。自從處理完公務后,他就坐到了這里。當然陳惠不會是一直動也不動,只是臉色沉靜,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讓人窒息的迫壓感!

兩天前,飛鴿來報,東南水師與清軍的廣東水師二次交火,兩支規模龐大的船隊越打距離岸邊越遠,然后就再沒有海戰的消息傳來。這叫陳惠心里如何放得下?所以這兩日,尤其是今日,整個漢王宮都是寂靜的。來來往往的官員、婢女都像是怕驚動了陳惠,惹來他無限的怒火一樣,說話的聲音放小,邁出的腳步變輕!

直到王府中響起一陣高昂的歡呼聲,整個漢王宮春回大地,冰雪消融!

誰都知道陳惠為什么變成這樣,而當他的歡笑響起,當他身邊的侍衛、侍從的歡呼傳出來,無疑就表示著廣東海戰的勝利,至少不是吃虧。

“傳告四方,我軍海戰大捷,韃虜的廣東水師已被我軍盡數殲滅,海戰大捷!”

陳惠手里拿著一張短短的小紙條,一臉的喜氣洋洋,渾身上下都帶著三分清爽。憋在心口兩天的一股氣釋放了出來,看到了捷報,真就比吃了人生果還要渾身舒坦,八萬四千個毛孔都透著舒服和清涼。

湖南省城,長沙。喜報的消息也傳到這里。

作為原先的湖南省城,雖然湖南依舊沒有設立巡撫等省級官員,可長沙的地位半點也沒受到衡陽與岳陽的沖擊。

所以陳廣乾作為長沙知府的地位是不需多說的,這位投效陳漢時間不長,卻被魯公殿下瞧上了眼的知府大人,一直是眾人心目中‘湖南巡撫’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只是這位相傳中是販糖的小商販出身的知府大人,做起官來有條不紊,得心應手,連還把《長沙日報》緊緊地攥在手中,做官之余,《長沙日報》也搞得紅紅火火。就銷量而言,只長沙一地中,已經追平省報《湘報》了。實在不想是一個販糖的商販。

而且這位知府大人還挺推崇鄭板橋,自己書房中掛著“難得糊涂”四個大字,還有一把紙扇,扇面上親提了: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八個字。他坐上長沙知府的位置后,連續的招來官員在書房見面,很快這十二個字就傳了出去,立刻安定了下屬的人心。但‘難得糊涂’卻又不是真的糊涂,抓大放小,著重放輕,以自己的‘言行舉止’,贏得了衙門上下官員官吏們的重愛。只是最近來這位知府大人忽然勤勉了不少,衙門簽押房里三天兩頭就開小會。

在長沙做官的人都知道,陳廣乾的脾氣是很好的,性情詼諧,對手下的官員們很和氣客氣,對長沙的駐軍人員更是周到,還有對下面的百姓士紳也都很可親,很少在堂面上發脾氣,公開場合露出怒火。基本上是個絕頂好的好boss了。

而且誰都知道他是魯公殿下看重的人,長沙駐軍和岳陽、衡陽的駐軍,對之都客客氣氣。

雖然也有人對陳廣乾的真實身份甚是好奇,這等人物和才學,怎么也不可能是賣糖的商販,可陳廣乾口風極嚴,就是想派人去廣西查探查探,眼下兵荒馬亂的也無從查起。

所有人都已經默認了這個來歷有些神秘的陳廣乾前途無量了,對他背后的事情都保持著沉沒。或許等到他有朝一日坐上更高的位置的時候,才會露出真正的身份吧。

今天整個長沙的縣局一把手都聚集到了府衙簽押房,長沙府的官兒們都見慣了陳廣乾的和藹可親,卻不料今天陳廣乾的臉上則是掛了一層寒霜,難看的要死。簽押房里的氣氛也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知府大人不但臉難看,而且不說話,看來是被什么事情氣到了。底下的屬官、佐官們都不敢開口,就靜靜等著。直到最后警局的局長陳成知的咳嗽聲打破了這份沉寂。

陳成知是暗營的老人。當初受命追查李家的下落,在兩湖奔波往來,忙活了半年時間也沒有追查到李家人的最終去處,白白丟了一個巴上李小妹的大好機會。后來湖南成了復漢軍的地盤,大批的暗營人馬轉入民政,他也就成了長沙警局的一把手。

有著這樣的身份背景,陳成知職位又至關重要,可整個長沙府都沒誰敢招惹他。

陳家本姓子弟出身,那就是嫡系沒話說了,暗營出身,暗地里不知道有著多少秘密,手中抓著在座眾人多少把柄,誰敢開罪他?

陳成知對上面下達的政策也貫徹得力,十分認真。是陳廣乾料理長沙府事物的一員得力干將。

因為陳廣乾和陳成知都知道自己的榮華富貴來自哪里,知道上面的一條條規定政令為的是讓陳漢更加強大,這是跟他們的根本利益是休息相關的。自然陳成知這個對上政策貫徹得力的老人就最合陳廣乾的心了。

所以現在這個時候也該他出來說話。打破簽押房里低沉的氣氛。

“各位達人,蕪湖貪腐案實在令人痛心,我等引以為鑒,當聆聽大人教誨。”陳成知點破了陳廣乾臉色不好看的原因所在。是剛剛不久的蕪湖貪腐案。那是因當地的鄉官——退伍兵——透信給報社,而爆出的一件貪腐大案。涉及金額以銀元計,在十萬塊以上。

這報紙真的不能小瞧,一給盯上了,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影響巨大!簽押房在座的長沙府一眾官員們都在心里面暗嘆。然后豎起耳朵來聽陳廣乾的訓話。

“諸位同仁,蕪湖貪腐案影響巨大。我朝剛立綱常,即有人如此膽大妄為,可恨之極。漢王、魯公都下嚴令,著各地方官員自省、速查。

蕪湖區區一知縣傾吞良田千余畝,狗膽包天。更伙同劣紳低價售出良田萬畝,罪不容誅!”那里可是蕪湖啊,田價比長沙要貴出小半了。

“而砍一蕪湖知縣,只是斬草,未能除根。這天下有止不完的貪污*,何以除此陋習?”

陳廣乾似乎真的氣的不可抑制了。說話中滿臉通紅,提及已經被砍了腦袋的蕪湖知縣和蕪湖治下的那幾名土豪劣紳的時候,咬牙切齒。

“蕪湖事發之后,本官多日難眠,輾轉反側,想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來。今日邀請各位同僚議一議,大家都提提看法。如果可行的話,本官就上書漢王!”最后兩個字說的簽押房里大小幾十個官僚寂靜無聲。

“官員為一朝之根基,吏治不廉潔,官威即不入人心。百姓心無朝廷,何以信之朝廷?我等皆與國朝共益。國朝不興,我等亦是不興。國朝敗落,我等也自敗落。所以,廉潔吏治,盡一切手段打擊貪腐,刷新官聲,給百姓以信心,是為國之大事也。

現今國朝官俸豐厚,制度清明,嚴禁三敬冰敬、炭敬、別敬,清朝官員送禮的規矩,在座諸位衣食無憂。但商氣亦盛,滾滾紅塵,誘惑百千。

如此要廉潔吏治,不僅要打擊貪腐,更要用一些強制政策來‘保護’官員。”

“本官以為,如說公開家資,申報田產。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每個官員就職、履新、遷轉、致仕,就把自己的家底都報一報,監察御史查一查。看看前后對照怎么著,有無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之?如此即可觀清一人清濁本質也。”

陳鳴對老天爺起誓,陳廣乾想出的這官員財產申報公開之法,絕對沒有他的意思。這真的是陳廣乾管古今歷史,想出來的一個妙計。原滋原味的‘土著本色’!

中國西漢初年在選拔官吏時是有“財產申報公開制度”的,即所謂“十算為官”,一算即擁有1萬錢的財產。也就是說,候選官吏家產不能低于10萬錢,這是認為官員過窮則可能起貪心,對吏治不利,且官員責任重大,一旦出現失誤,有財產的人可以用家財補償。這一制度到漢景帝時降為“四算為官”。

北魏孝文帝改革,規定各級官員的俸祿,同時宣布“祿行之后,贓滿一匹(布帛)者死”。這時期的“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進行糾察,一旦發現貪腐證據,便對涉事官員進行懲處。糾察的對象,自然也包括各級官員的財產,財產和收入嚴重不符就會引起懷疑。

這一制度歷經修訂,隋、唐、宋都相繼沿襲,各級官員的財產都被置于皇帝和中樞機構公開和秘密監察之下,在個別時代(如武則天朝),皇帝通過秘密機構,對官員的家庭財產更了解到纖毫不差的地步。但“財產與收入不符”是否懲處、是輕罰還是嚴懲,則帶有很大的個人好惡和隨意成分。

但無論如何,這些‘前輩經驗’與陳廣乾以‘抑制、監察貪污,清正吏治’為根本出發點的官員財產申報公開制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但也不能否認陳廣乾確實從中吸取了一定的觀點理念。

陳廣乾的話說的在座的幾十名大小官員人人臉上青白不定。這真的是陳廣乾這個眾人眼中的好好知府想出來的點子嗎?

太狠了,也太損了!

“官員所擔責任重大,朝廷當用手段以保吏治……”

整個簽押房寂靜無聲。陳廣乾還在長篇大論的講述著他這個法子的好處。似乎一點都沒發現底下人,人人都坐立不安,人人都臉色變幻無定。

他只一心講述著這個被魯公來信極力贊許的政策對于官員的‘好處’。陳廣乾有個感覺,只憑此策自己就能一鳴驚人,響動天下。為他走上更高的層次打下堅實的基礎!

簽押房里寂靜無聲,對于陳廣乾發出的‘提提看法’邀請,沒有一個出頭開口的。幾乎所有的官員都不同意。可他們又想不出什么理由來光明正大的反對它。

一個財產公開,一個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最,真把在座所有當官的都給嚇尿了!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此法為某閉門造車所生,一家之言,定有考慮不周不當之處。諸位同僚暢所欲言……”

簽押房中還是一片寂靜。陳廣乾像是沒看到在座眾人的臉色一樣,一點也不顯尷尬的打著官腔,啰里啰嗦的說了一通。然后道:

“既然諸位無人開口,如此諸位都是沒有意見嘍?那就好。本官即刻與劉大人湖南監察御史劉紀江知會一二,聯名寫道折子上奏漢王。這政策對一些人是很不利的。我長沙府官員無一反對,這證明我長沙府官員個個都是好的。本官內心甚慰。蕪湖縣之事只代表少數……”

就在整個天下都在為復漢軍水師與廣東水師的勝負而‘驚喜’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一項深深影響著陳漢將來幾百年政壇的政策,已經從長沙這個魚米之鄉誕生出來了。

當陳廣乾與劉紀江的聯名奏折送到魯山的時候,陳惠雖然在深深期待著已經開始的廣州之戰的捷報傳來,可還是對這項政策拍案叫絕,大聲叫好。

“妙策,實在是妙策!”

這世界上沒有可絕對杜絕貪污的政策,官員財產申報公開,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官員貪贓枉法的風險,如此就足夠了。

“陳廣乾。”這個名字記在了陳惠的心中,這是人才!(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