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崛起第271章 大豐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原始崛起 >>原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1章 大豐收?

第271章 大豐收?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5日  作者:屋頭有飯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屋頭有飯 | 原始崛起 

“現在從有熊氏的左手邊過去,總共有十一個部落的地域,都已經屬于是我們的。”

這些地域,其中用東山、吳、陳、山丘、冬雪,置換到了六塊地,前不久半強迫的融合了五個部落,加起來已經超過了有熊氏河這邊的地域,若是繼續空置,就顯得浪費資源了。

他現在提出來,就是想著如何利用,同時這些地域可以直通丘陵,并且與暮云、落日聯盟接壤,戰略性很重要。

當說明情況后,在座的眾位長老議論紛紛,但或許是因為人太多,反而沒討論出個什么結果來。

最后瑪祖照例開口問道:“蘇,你覺得該怎么辦?”

“很簡單,在這些部落的中間,再打造一個新部落。”他此前的想法是靠一個大部落來統治這個山林,可最后發現交通忒不發達了,若是把幾千人集中在一起,根本管不過來。

那還不如先分散,最后在集中,這也是迫于無奈,若是把兩千多人都集中在有熊氏,養不活啊。并且明年的人口只會更多!

“新部落?”長老們又開始議論了。

“也不算是新部落吧,就相當于是鹽場,到時候分一些人手駐扎在那里。這樣一來,從丘陵到新部落最多半天,有熊氏過去也最多半天,聯絡起來就會方便很多了。這事不急,這是先提議,具體等明年開春后再議。

現在我想問問,長老們對于過冬的物資儲備了解多少,覺得可以讓族人們平安過冬嗎?”過冬才是擺在眼前最大的問題,畢竟這里就有上千人,白矛那邊也是嗷嗷待哺。

若認真想起來,把有熊氏的資源無償送給白矛,有些想不通。可如果白矛合并進了有熊,都是自己人了,那就沒問題了。

他忽然有些理解,為什么九黎部落會控制人口,沒錯就是控制,九黎寧愿與周邊一些小部落交易,也不會合并,恐怕也是不想白白付出資源去養活更多人。

現在有熊氏還算好,恐怕過兩年,就有很多人反對這種做法了,但到時候人口已經不是問題。

當然,即便是現在,有熊氏也不是單方面付出,因為白矛的人會開墾更多的土地,明年糧食就多了,可以反哺有熊氏這邊的族人。

說到物資儲備,眾位長老也是一頭霧水,看來是時候教導算術了,不用寫出來,只要會算就可以。

翌日一大早,他先看了下收割回來的稻穗,箬笠也是聰明,因為稻穗是一條條的,就方便晾曬,曬干之后再把谷粒給搓下來。谷子必須得曬干后才能儲備,不然會發霉的,甚至是長牙。

這點他不反對,不過秸稈也要跟著收割,用陶片正好合適,為此不惜砸了一些舊陶罐,以及廢棄的陶。

收割是很累人的,往往半天下來,都直不起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割下來的秸稈,直接扎起來杵在地上,曬干后碼在一起,就成谷堆了。

曬干后的稻草韌性十足,可以搓揉成繩、編草鞋、蓋房子、保暖睡覺,同時也是很好的草料,只要混上谷糠,牛馬特別愛吃。現在沒有馬,也能找到家畜吃這些稻草。

同時稻草也是很好的引燃物,在生火造飯時,能很快引燃木棒,燃燒后的草灰,也是肥料,全都是寶貝啊。再夸張一點,稻草可以用來造紙,好吧,這個技術含量太高。

此刻,他做好安排之后,就大概圈了兩畝地,其中一畝是按照當初他說的辦法種植,另外一畝是用箬笠的老辦法種植,是要比較一下產量。

一畝地等于六六六平方米的面積,他無法精確測量,做了一根大約兩米長的木棒,用來推算做出繩索,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原理,大概圈出一畝的范圍。

現在測量面積看似無用,但卻可以推算出畝產量,這樣他就可以反推出大概需要種植多大的面積,才可以養活族人,這些數據只有他懂,能發揮的作用卻非常大,所以就有必要了。

“都聽懂了嗎,男人隊伍收割這邊的稻穗,以及稻桿;女人是另外一邊,你們的人數是一樣的,我要看看誰更快,誰做得更好。獲勝的會得到獎勵,慢的沒有懲罰,不過獎勵可是很豐厚的,一陶罐的稻谷。”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但有了比較才有激勵,在他一聲令下之后,男女隊伍紛紛行動起來。

一畝地別看少,大約需要十個人收割半天了,甚至更長時間,因為農具不行,陶片始終比不上專業的收割齒鐮。

等男女雙方瘋狂收割的時候,他這才正式查看稻谷,不由暗自皺眉,因為這*的看起來很慘淡啊,沒有后世那種農田里稻穗一串串的,且顆粒不夠飽滿不說,其中還有很多空殼,或是半空殼。以及蟲禍,有些一株就沒剩幾串稻穗。

隨后他才了解到,風伯帶過去的稻谷,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這就如一擊大錘,恐怕他之前猜測出米率有六成多,這個愿望要落空了。

看這情況能有五成出米就非常好了,恐怕只有四成多吧,要跪了。

因為米粒比較硬,在現代用家用打谷機一般會前后進行兩次脫殼,才能打出白色的米粒,塞子的大小沒有那么精確,就會造成谷糠中混合著不少碎米在其中,這也造成出米率沒有專業的高。

舂米的話,其實要比家用打谷機要好點,因為木棒的硬度不足以把米舂碎,當然這個要控制力度以及時間,木棒包括的重量等等,還需要經過多次試驗才能得到最佳的配比。

他當然是希望多多出米,不管怎么說,收獲總是喜悅的,一年到頭有了奔頭。

收割的族人們干勁十足,孩童們也幫著拾稻穗,不浪費每一粒谷子,甚至于到了每天有大量的族人站在山坡上,驅趕飛禽啄米,真人版的稻草人啊。

他一邊準備了三個大背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心中就越冰涼,怎么感覺一個背簍就夠了啊,不會這么慘淡吧!

然而事實再一次無情的擊中了他,猶如一記大錘砸中心房,呼吸都為之一滯。

結果出來了,左手邊的稻穗連一個背簍都沒裝滿,打臉啊。右手邊要好一點,卻也只裝滿了一個背簍,稍微有點冒尖罷了。雖然說可以證明他的種植方法更科學,收成有所增加。

可是與他預期的相比,實在差距太遠了,他在理解的,雜交水稻差不多能提高四成的產量,他都不要求什么八百、六百斤什么的,但怎么也該有個三四百斤的畝產吧。

但現在呢,他雙臂一展就提起了背簍,想想看,以他的臂力就能提起一畝的產量,這是何等的凄慘。

“蘇,豐收,大豐收啊。”箬笠看著背簍,激動無比,這收成超出了她的預估。(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原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