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崛起第200章 部落聯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原始崛起 >>原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0章 部落聯盟

第200章 部落聯盟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4日  作者:屋頭有飯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屋頭有飯 | 原始崛起 


箬笠之前用十九個山丘部落的人,從有鹽氏換回了六個人。同時用陶罐換回了鹽,這是蘇陽授意的,但卻因此迫使有鹽氏開始想辦法壯大。

自從有鹽氏打洞挖出鹽礦以來,數十年間一直都是這一片最強大的部落,且有鹽氏很有野心,已經陸續送了五個人去學巫,最早的那位已經快四年了。

也就是說,有鹽氏只要再熬上六年左右,說不定就可以有自己的巫,偏生在這時候有熊氏異軍突起,以摧枯拉朽之勢把人口膨脹到有鹽氏的三倍有余。

同時有熊氏的陶罐冠軍天下,連東山部落也已經拜倒,有鹽氏甚至懷疑有熊在開采鹽礦。

加之有鹽氏大長老婭,從山丘余孽口中得知有熊直接與山丘開戰,強硬打下山丘,并逼使陳部落合并,留部落也差點中招,簡直就是強盜行為。

這一切都讓婭感覺到了危機,再有蘇陽不斷傳播希夷人的危害,但要知道有鹽氏才是苦主啊,每年都會被搶奪物資,從未間斷。

婭吸取了有熊氏合并部落的優點,開始向周邊的幾個部落拋出橄欖枝,然而卻被潑了冷水,所有的部落都不愿意合并。這不明擺著的事,有鹽氏太強,這些部落合并過去,恐怕連出聲的資格都沒有,直接就會被同化了。

婭不信邪,開始聯系更多的部落,并派出央吉瑪等負責交易的人出去游說,參照有熊氏的辦法,可依舊沒什么效果,交易可以,合并就免談了。

這下有鹽氏尷尬了,不明白哪里出了問題,為什么當初貧困如巖石,都能在短時間內合并那么多部落呢。

“巖石、亂、天狼、夏、西蒙、吳、東山、冬雪、陳、山丘。”

不算芒部落與共工氏,有熊都已經合并十個部落了,并且內部還算比較和諧,簡直不可思議。

“央吉瑪,你來說說,為什么會這樣。”婭端坐在上首,右手邊放著一柄大斧,小麥色的肌膚有些發亮,面部線條硬朗,宛如一尊雕塑,威勢盡顯。

十大長老分居兩側,中間站著央吉瑪幾人,面對婭的怒火,央吉瑪絞盡腦汁,回道:“婭,有熊氏是先把那些部落騙到一起,先說是聯盟,后來才說合并。蘇陽他很聰明。”

“那我們也聯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談下十個部落與有鹽氏聯盟。”

婭親自動身了,周游附近部落,威逼利誘總算是把聯盟給談了下來,聯盟的名號就叫有鹽。婭一共拿下了五個部落,合計四百多人,算上有鹽氏自己的人口,勉強有八百之數。

但這個聯盟太松散了,這些部落依舊住在自己的洞穴中,只有遇到外敵時才會聯合起來。不過好處就是,一旦加入聯盟就不允許退出去加入別的部落或聯盟。

有鹽氏如此高調,其它部落也紛紛抱團,上次躲過一劫的留部落,著實擔心被有熊坑掉,與周圍幾個部落聯合了起來。

還有比較偏遠的暮云部落,夾在有鹽與暮云之間的部落,有熊河對面的幾個部落,當初想換西蒙地域的幾個部落,最后見大家都聯盟了,剩下的部落也相互抱團。

最終,除開有熊氏之外的三十多個部落,紛紛抱團成功,幾乎沒有落單的,在短時間內形成了部落聯盟,共同進退。但這種聯盟很脆弱,經不起風吹雨打。

蘇陽這時毫無所覺,他正在為開采鹽礦犯難,從理論上來說,開采鹽礦得往下打洞,就跟鉆油井一個道理,可現在這條件,不是說打一口井就能成,鹽礦往往在地下很深的地方。

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斜著往下打洞,這就是大工程了,弄不好,也容易引起塌方事故。而像有鹽氏那般鹽礦處在山腹之中,絕壁是走了逆天大運,不可復制。

“幾位長者,你們怎么看?”蘇陽出聲詢問,他換來有鹽氏的這幾位,不就為了開采鹽礦嗎?

這六人已經圍著小山坡轉了好幾圈,最后給出建議,靠著坡底打洞,看什么時候能挖到鹽礦,能出鹵水也好。

這不等于廢話嗎?蘇陽忽然覺得有點虧本,不過在挖洞的時候,這幾人還是能提出點建議也有經驗。另外他想在洞里面架設木棒,就如土墻房屋的門,這樣多少能防止塌方,洞的通道也無需挖那么大,節省勞動力。

可現在沒有經過測量,不清楚到底那邊的鹵水更多啊,萬一洞打偏或是這里鹽礦很少,那可就跪了。但除了這里,目前沒變發現更好的地方了,雖然也陸續找到兩處動物舔土的位置,卻沒有鹽水冒出。

蘇陽估計這一處鹵水比較多,其它兩處屬于鹽礦結晶,他個人來說是比較喜歡鹵水的,反正部落里有陶罐,煮鹽很方便。鹵水煮過鹽剩余的液體便是鹽鹵,是可以點豆花的,后面找到大豆,便可以制成豆腐、豆花、豆腐腦了。

當然也可以在煮鹽的過程,提前用豆漿點鹵,提前去掉雜志,煮出來的就是純白鹽了。

“先打幾口井。”他用了笨辦法,決定圍著小山坡打上幾口井,用以確定那邊的鹽水更多,如果過程中挖到了鹽礦或是鹵水,那就大發了。

同時這幾口井,哪怕只有一口有鹽水,也能緩解部落的用鹽問題,同時相比鹽泉來說,井水更容易儲存,每次用陶罐挑水回去,或是在這里興建一個煮鹽場也是可行的。

“什么是打井?”眾人表示不解。

蘇陽拿出一個竹筒,說道:“就像這個模樣,挖出一個竹筒似的洞,在地面直線挖下去。”

都說喝水不忘挖井人,因為要打一口并沒有那么簡單。但人們只知道跑去別家大樹底下好乘涼,卻不知道現在立刻種下樹木,多年后便可以在自家乘涼了。

在現代打一口家用井,花費并不大,幾百元錢足矣,相比起自來水的價錢,很快就可以回本。只是很多人都嫌麻煩,打了井還要配套抽水機,安裝電線水管等等,最后這口井還需要定期清理,所以還是用別人家的井,或是自來水吧。

蘇陽當然沒有親自打過井,但是原理常識還是懂一些的,就算在城里,也可以見到很多下水道井,看到井蓋就是那玩意兒了,在靠近上面的的地方,需要用磚頭砌起來。

帶出的隊伍有六十多人,打幾口井完全足夠了,一旦成功,以后便可以四處打井,任性解決用水的問題。(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原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