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1105章 朝中三兩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5章 朝中三兩事!

第1105章 朝中三兩事!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26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白蓮教,中國民間宗教。白蓮社或蓮社,主持者既有僧侶,亦有在家信徒。

南宋紹興間,吳郡昆山僧人茅子元在流行的凈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初期的白蓮教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但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

元代由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數十,規模堪與佛寺道觀相比。

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繼,世代相傳,堂庵的財產實際上是主持者世傳的家產。有些頭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結豪強,成為地方一霸。

當年朱元璋打天下也依靠過明教(另類白蓮教)的力量,就連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都是明教人。

當然,朱元璋雖然參加紅巾軍,但沒有信白蓮。最多也就是利用一下,而且還沒做皇帝前就翻臉了。

(1366年),朱元璋發布討伐張士誠檄文《平周榜》,攻擊白蓮教是“妖言”、“兇謀”。

對于這個,朱子龍在沒穿越之前。

在小說中金先生創造了無數門派,然而這些門派中綜合實力最強的那就只有日月神教和明教了。

特別是明教,金先生不光為其編排了強大的武功譜系,還賦予崇高的政治理想。以武功而論,他們的張無忌擅長違反力學原理的乾坤大挪移。

以武器而論,他們有六枚神奇的圣火令,體現了未來世界的冶金水平。

金庸還特意把朱元璋納入該教,并且讓他以基層將領的身份成功地強班奪權,當上了明朝的皇帝。

當然,小說只是假設,并不百分百是真實的。

朱元璋深知白蓮教造反的意義,在自詡“大明王”登基稱帝后,立即頒布取締白蓮教的禁令。但是,白蓮教卻并未因此而全然斂跡,經過明前期的南北融合之后,反而出現了暗地流傳的興起。

明建國后,白蓮教徒起事造反幾乎接連不斷。明初規定嚴禁白蓮教傳播。白蓮教一時在各地消失了!

明末天啟時期有徐鴻儒、王好賢領導的起義,后被巡撫趙彥、袁可立等鎮壓剿撫下去。

于是,從表面上來看。

似乎后來的聞香教,和李自成等人,以及后金那一支隊伍,才是心腹大患。

朱子龍穿越而來,也一開始沒把白蓮教放在心上。

事實也是如此,這十幾年來,白蓮教一直都是小打小鬧而已。

不成想,如今諸派倒下。而朱子龍本體又在海外發展,給了它幾年時間,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反倒是白蓮教做大了,真是倒讓人有幾分刮目相看的本事。

不過,也就如此而已。

真要朱子龍本體暫時放棄海外的市場,調一部分朱家軍精銳回來,分分鐘就能滅了白蓮教。

甚至于,就連盧象升出馬,最多也就是浪費的時間多一點,打勝也是必然的。

所以,在調兵x將了之后,朱子龍也就只要多留個心眼放在那邊,但是也沒把白蓮教太過于放在心上。

這會兒,該上的早朝繼續。

正坐在龍椅上,副手位子上,坐的是太子。

為了把這個歪了的樹扶正,同時也知道他天生就是個太子命,根本不怕他以后爭權。朱子龍有意讓太子成為自己不在的時候,一種高級打工仔使喚一下。

于是,很多時候,一些國事他會交給太子去做。再點評他批閱意見的得失!

但是重大事件,他還要自己把握。

比如說這天的早朝上,文武百官,勛卿國戚蹕集,皇帝升階,坐定,百官膜官,三呼萬歲過后。

今天的主題進入!

為了開恩科,中把舉之后人選之事。

春闈會試,中舉考生全部是南方人,其它各省基本上中選的人為無。北方舉子為之大嘩,聯名上疏,告考官徇私舞弊。

在古代,科舉是為國選才的大事,事關國本。徇私舞弊,最為讓人憚忌,同時處罰也是很重。

如此結果,就算是做為現代人的朱子龍,感覺也是不可思議!

因而,前幾天。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命司經局校書重新取閱考卷,所有涉案官員全部禁足府中,聽候查緝結果。今日正是調查小組,朝堂上公開調查結果的日子。

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都在關注,天下舉子都在等待結果。

今天的調查結果,如果有不公之處。

事必會引的北方舉子,帶動整個北方士族對朝廷的反抗,帶來難以估計的物質和精神后果。

今日早朝,人人都知道要議論這樁大事。

因而,也沒有人不識相,弄些亂七八糟的事去請示皇帝。

少時,調查組的官員上前道:“臣張可為,奉旨查閱闈科考案之事,今日復旨。”

張可為說完,把笏板往腰帶上一插。取出幾份卷成筒兒的試卷,捧在手中,高高舉起,再次說道:“皇上,朝廷取試,務求公道,以服天下。臣等數十人,遵皇上旨意,仔細復審,特別留意北方舉子的試卷,經反復品鑒,找出多份試卷,可為國之人才。以其才華論,臣等以為可以中舉。”

此話一出,百官嘩然。

這話等于潛臺詞就是,北方舉子就算有才者很少,但也不可能中舉者這么少,顯然其中有問題。

什么問題?

當然是可能有人循私枉法了。

老司機殿上一陣騷動,百官相互間面面相覷。

下一秒,朱子龍的皇帝分身,把御案一拍,指著一名閣老,怒道:“方學士,早幾日,朕就收到密奏,有人把你告了,說你與前任主考官串通一氣,因你一向在朕身邊行走,朕還不信,想不到……果如其言!現在,你可有何話說?”

那名方閣老又驚又怒,連忙辯解道:“皇上,這是蓄意污蔑!”

“依臣看,北方讀書人不能上榜,非是我等舞弊,原因實則有三。第一,北方受元人統治百余年,金人、元人俱是蠻人,不興禮教,故而民間向學之風不盛,北方舉子文學根基不如南方人。”

“第二,則是太窮。相比南方,北方人窮者居多,念不起書,求不起學,故而此消彼長之下,高下立見。”

“第三,北方人不熟悉新的科舉制度和內容,畢竟我朝已遷都南方。北人不解其竅,不習技巧,縱具真才實學,亦難中舉!”

張可為此話一出,龍椅上的朱子龍愣了,其它人也愣了。

細細想來,似乎感覺他的反駁很有幾份道理。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