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998章 “皇上,此舉萬萬不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998章 “皇上,此舉萬萬不可!”

第998章 “皇上,此舉萬萬不可!”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30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大明立國之初,民少而田豐。故而行商者甚少。商稅不提也罷!”

“承平二百多年后,人口增加至今近二萬萬,各地行商者眾多。”

“萬歷年間,商人手里掌握了大量的財富,而國家卻缺少稅賦用度,過去少收商業稅甚至不收無事。然祖制至今,修改之無數。合則不能變之商稅也?”

僅僅數天后,下一期報紙發行時,朱子龍本體的讀后感又來了。

又是一個不直接點名,卻在造勢的讀后感,讓人無語,又無奈,只能繼續作陪,又不發發聲。

這一次的讀后感,朱子龍隱諱的潛臺詞。

無非是說,商稅好呀,商稅可以收呀。通過收取商業稅,國家獲得了銀子,然后用銀子去買商人的糧食或物品,這樣國家穩定了。

也不怕天災了,調渡也合理了。商人的地位也可以成為國企掛名,各種資源大開綠燈,皆大歡喜。

不相信?看下現如今的山東商界就是了。

國家有了銀子,士兵有了餉銀和撫恤,商業經商環境也好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

總而言之,這是朱子龍在造勢三把火。輿論這個東西,就是這么用的。老百姓從來都是盲目的,今天聽這個說,明天聽那個說。說的內容還都差不多,所有人也就全信了!

甚至于認為這才是真理,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好家伙,收商稅是合理的啊!

長期下來就是尼瑪的洗、腦。

接下來的日子里,茶樓酒肆,街頭巷尾,談的都是這個事情。更有無數,早早就投靠朱子龍的新一代文人,直接站出來為大明周報搖旗吶喊!

一邊制造輿論,一邊朱子龍在日本,繼續當太上皇,做著XXOO的正經事情。

而朱子龍的皇帝分身這邊,新朝亦是新氣象。

大部分官員,都是簡在帝心。

雖然現在最得寵的是內閣首輔溫體仁,但是當了幾年的皇帝,朱子龍也深知大明的傳統。

以小官制大臣!

不愿看到閣中一家獨大!

當然,百官中也不是全無抱團,以及奮斗不息之人。

他們明面上無法和皇帝,以及溫體仁硬來對上,于是,就把念頭打到了報紙的上面。畢竟這是禮部分管的!

報紙威力之大,在看過大明周報最近一年來的表現之后,皆是有目共睹的。君臣對時報每期必看,但各人也越不滿,只是禁難。

報紙的威力,朝中上下又深有體會,最后想來想去,軍國重器,不如我們禮部也好好的精辦一下?

最近江南一干富商在醞釀開辦報紙,欲稱之為江南時報。

宛如后世的,地方報社,紛紛如雨后春X般冒出來。沒理由中樞要落于后人!

南京內閣諸臣,拿出的理由充足,自己開辦報紙也很有優勢。畢竟是中央,控制著全國各地,大義在手,理所應當。

君不見,連大明周報每期的內容,也有三分之一都經常要來抄自己的邸報?

所以,這會兒。

內閣關于開設大明皇報的議題,已經鄭重擺到皇帝案頭。

同時,他們這開頭一期,想的名號就是,想要名正朝廷的中樞所在。

當然了,估計也有暗示如今國情。臣強主弱,又豈是君臣之道?

今兒個早朝!

就是潛臺詞,關于山海關的國戰,捷報如何封賞的問題。

以前是遷都新立,百事皆忙,如果國事安營扎寨,這事自然就不能就此當做沒有發生,寒了將士之心。

盡管同朝為臣,但溫體仁和一些人,其實并不喜歡朱子龍。

當然,也沒幾個人會喜歡朱子龍,只要你是明朝原生態的官員或者讀書人之類的。

原本在他們想來,皇帝叢忙間遷都,李自成大皮首都。天災涌現,流民大起,前線后勤吃緊,人心慌亂。事必朱子龍上一次山海關大戰,要么大敗,要么定然深陷泥潭。

若事如此,事后朱子龍再怎么樣,損失慘重之后,也只能當個最多類似戚繼光一樣的人物。

介時君臣相得,一起中興大明,中樞仍然以文臣為主。

也是一樁美談!

然而事情的走向,讓他們大掉眼鏡,朱子龍又大勝了。而且還是一勝,現在連海外都控制在內了。

閣內的群臣,心中深深的感到無力!

如今封賞之事,顯然不可能再拖了。

以兵部尚書為首的官員,強提笑容,早朝上向皇帝進言道:“啟奏皇上,山海關前線塞北大捷,此乃國朝百年來未有之盛事。足可與當年開國時徐達,藍玉人等之壯舉相比肩,此為大漲我大明之志氣。滅胡虜之氣焰也!”

“如此大勝,自然要大賞!微臣斗膽提議,國事百興,用錢處盛多。除開封黨士兵之銀外,請效仿漢唐前例,新設塞外都護府。僅可為我大明守護北疆,驅逐胡馬,又能自我仿軍戶而行解決后勤補給。”

看著兵部尚為首的一干文臣臉上,宛如便秘一樣的表情。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原本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國家是沒錢,但朕有錢呀,賞給本體沒話說!

但是,對于他們的這個提議,你還別說。朱子龍還真的心動了一下!

就如本體現在的功績來看,封王還差點,而且大明的王爺是個什么玩意,那真是不好意思說出口。除非搞剛立國時的那種,但是那樣的話,有建文帝的例子在先,還真不好自己開這個口。

畢竟,凡事還有個度,有個過程要走。

明朝文官們,對塞外沒什么概念,總覺那是個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

然而,朱子龍來自后世,是穿越者,自然知道,那些個地方。看表面上是垃圾之地,但其實大有可為,除開種植業可以換代產品外,以后科技發展下去,地下面的東西,那才叫真是一個寶貝了得。

內閣文官看不習慣武將,這個提議,看似是禍水外引之計。

其實,卻無意間中了朱子龍的意!

這就跟,后世有人認為家門口有塊黑碳木是個垃圾,占地方,還擋了路。于是賞給了別人,結果事后有一天才會發現,自己才是大大的SB。

那黑碳木原來是千年東方神木,價值連城!

于是,朱子龍的皇帝心中一動,大有順水推手,按這個方案安置一塊塞外大地盤給本體的打算。

然后,等那天時機成熟,可以做的文章就極大了。可進可退可觀望!

下一秒,就在天啟皇帝正要說話下旨時,一個嚴厲的聲音,忽然一人站出來攔阻道:“皇上,此舉萬萬不可!”

(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4/34451/index.html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