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972章 白銀不當錢,我來鹽本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2章 白銀不當錢,我來鹽本位!

第972章 白銀不當錢,我來鹽本位!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18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四海真龍書名:

回到現代21世紀的朱子龍,很快就為新中國小太陽的進展順利而自豪。

同時,也因為中國方面就此計劃中,極其缺銀,陷入了思索之中。

別看大明現在許多時候,交易起來用的是銀子,但是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各個王朝,銀子永遠不是真正的貨幣。

也沒有真正的銀本位出現!

中國第一代貨幣是銅錢,盛唐之前中國的主要貨幣始終是方孔圓錢。經過了宋代原始自由經濟大發展,銅幣不能適應當時的經濟總量,取而代之的是紙幣——交子、會子、中統交鈔,等等。

明朝后期,為什么大明帝國會突然放棄紙幣,轉而向山寨銀本位演進呢?

不是大明帝國想放棄紙幣,實在是朱家王朝不爭氣,把自己的牌子砸了。紙幣是紙做的,根本就不值錢,值錢的是紙幣背后的信用。

然而,大明帝國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起就亂發紙鈔,把紙幣背后的國家信用,破壞得一干二凈。明成祖之后大明寶鈔,已經基本變成了廢紙。

說真的,朱子龍一直想的是用紙貨幣的。

用銀子真心不方便!

(當然,用紙貨幣,容易掌握國家經濟,也有好處。)

無論是金本位還是銀本位,其內在的最重要的缺陷就是產量。金銀在地球的儲量有限,在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時代,一些地方還可以用,這類貴重金屬作為流通媒介。

但是,世界一體化后,再用金銀本位,是幾乎不可行的。

而,打向全世界,甚至于間接的統治大明時空的全世界,一直是朱子龍的計劃之一。到時候,怎么可能還堅持金屬本位貨幣制度?

再說沒事在國家之間運送金銀,似乎也很傻。購輛寶馬車,tm的,還能挑幾車銀子去購買嗎?

從自己發財起,再到李自成為自己做嫁衣。

然后朱子龍一路來江南,豪格也為自己做了黑鍋俠,一路的走來,朱子龍手里的白銀庫存,只少占了大明帝國現在80的數量。

這是個大概多少呢?

自1550年代中歐海路開通至1800年代,中國保持巨額貿易順差達兩個半世紀之久,這在世界貿易史上實屬罕見。

中歐海上貿易航線建立后,美洲白銀通過太平洋運到馬尼拉,再轉至中國。

1590—1602年估計為5,010噸,1602—1636年約8,400噸,1636—1644年約10000噸,就這還不算走私,沒有計算在內的白銀數量。

看清了,這里用的是噸,而不是兩。

1噸=1000千克=1000*1000克!

也就是一噸白銀,等于一百萬克。十噸千萬,百噸一億,千噸十億,萬噸百億,十萬噸就是千億克。

一克白銀在21世紀新中國,2026年是五元錢左右。

換算成人民幣就是50006000億。

這還只是白銀,就更別說朱子龍手上還有大量的古董,和金元寶,以及各種寶石了。

如果全換成人民幣,估計朱子龍現在的家底,相當于新中國一年的幾十萬億稅收gdp,也差不了多少。

當真是,朱子龍現在是世界第一有錢人,一點也不是夸張的說法。(當然,前提是他不怕引起現代金融風暴)!

這還沒完,如果明朝這邊朱子龍可以占領全世界,那么相當于多了一個地球的資源,全歸中國人所有。要知道,白人們大航海時代,也只不過搶了半個地球的地盤,還不是什么都搶的到。

2005年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為27萬t和57萬噸。

這還是暫時探明的,隨著技術的發展,還會發現地底更深處的白銀礦區。說是有幾百萬噸一點也不過份!

朱子龍甚至于懷疑,在東勝神洲的土地下面,礦產更加豐富。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天,他手上的白銀實質價格或者說,購買力連鐵和銅都不如,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說了,這地下也不只有銀礦而已呀,伴生的金礦,銅礦,各種金屬礦,寶石礦,價格幾何,想想就頭皮發麻。

大明缺的不是銀子和錢,少的是科技成果。

明末稅收一直面臨兩個困境一是“收不攏“,二是“收不到”。

簡單地舉例:a地需要軍費,包含軍餉的白銀,軍糧,草料。b地稅收折銀,c地繳納糧食,d地繳納草料。在調配時,b地的白銀會運往太倉,然后撥給a地,而c和d地的草料直接運往a地。

實際情況更為復雜,難怪有人形容明代稅收,比喻成“注入沼澤的河流,有無數的分叉和支流。”統一貨幣,發行新貨幣,最好是紙貨幣,誓在必行。

而且,不能是白銀和銅錢。

銅錢的鑄造成本很低,鑄造技術也很落后,民間私鑄銅錢成風。一個貨幣不健全,還混亂的時候,“一條鞭法”只會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這一次回到現代,朱子龍幾乎是沒有做什么娛樂性的事情。

就是購好物資后,就跑了幾個公司和地區,然后就是找來幾個關于貨幣經濟的專業對口人員。就以一國假設,規劃一個貨幣計劃,畢竟你讓他一個人來想,或者是讓明朝人來想,顯然是沒戲的。

沒有統一便利的貨幣,就不可能建立可靠的財政稅收。沒有可靠的財政稅收,政權就不可能穩定下來。

十幾天的專業人員配合朱子龍的假設,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

最后,以第三世界為例。

他們提議朱子龍搞鹽本位!

這個提議,讓朱子龍有些驚訝,畢竟他一開始其實心里也有個計劃,是想搞糧本位的。

畢竟,俗話說的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可沒聽說過,手中有鹽,心中不慌的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只要鈔票能夠兌換成糧食,相信絕大部分明朝老百姓還是樂意使用的。然而,這些專業人員的提議則是,正因為糧食的作用太大了,所以不合適搞糧本位。

否則,一但擠兌套購糧食,導致存糧告急,你是玩完呢,還是玩完呢?

鹽本位,就不同了。

你讓老百姓和地主,搶購幾百年也吃不完的鹽放家里試試?

你當是非(典)來了呀?

而鹽就不同了,在任何國家都是管制產品。鹽資源極為豐富,食鹽儲備異常的充足!

以中國為例,中國的食鹽最大產能可以達到每年8000多萬噸,居全世界第一位。而中國每年的食鹽銷量卻只有800多萬噸,并且很難擴大消費,故而多年來一直產大于銷、積壓嚴重……

但是換個環境,在明朝這邊。

由于沉重的苛捐雜稅,中國的食鹽價格普遍十分昂貴,比糧食tm的還高價n倍。

用國家歷史以來就習慣的鹽當本位,加上大一統,內亂外敵都給壓制到幾乎沒了。天朝上國之風,重振就在以后,國家信用也上來了。

似乎,真的可行喲!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