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897章 絕不,絕不,絕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7章 絕不,絕不,絕不!

第897章 絕不,絕不,絕不!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8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歷史小說


自從能穿越來明朝,朱子龍就喜歡看和明朝有關的,歷史書和各種資料了。

特別是每年的3月18日,總要翻明史來讀幾頁。因為這一天,在原來的歷史上,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殺,大明覆亡。

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禎,這個剛愎自用、極愛面子的皇帝,曾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軍餉。

結果:皇親國戚一毛不拔,滿朝文武裝瘋賣傻。

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崇禎夠倒霉的,攤上了奇葩的前任,又遭遇了奇葩的部下、奇葩的親戚。

那么,問題來了:作為既得利益群體,權貴們應該明白自己與大明,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為什么卻有如此奇葩的表現呢?

崇禎發出捐款號召后,有一個60多歲的老頭,來到戶部,熱淚長流,捐出了自己畢生積攢的400兩銀子。崇禎得知后,馬上給他賞了一個“錦衣千戶”之職。

歷史上沒有留下這個捐款者的姓名。他當了一天千戶,明朝就滅亡了,史料中再無此人的記載。

但這個無名者,應該是崇禎走向死亡之前,極少極少能讓他心感溫暖的人了。

相比這個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明朝后期的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就很不堪了入目了。

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太監首富王之心,捐了一萬兩……崇禎的意思是“以三萬為上等”,但沒有一筆達到此數。

權貴在哭窮、耍賴、逃避,一時間什么奇葩事都出來了:

有的把自家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練攤,有的在豪宅門上貼出“此房急售”……這一切都是在告訴皇帝:咱真的沒錢捐,看你怎么著。就是不給錢,大明要死要活,關我屁事?

崇禎還同時讓每一個大臣,從自己故鄉舉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結果,只有南直隸和浙江各舉一人,“余省未及舉也”。

明末,內憂外患,國家財政已崩潰。

早在崇禎八年,江南武生李琎,就上了一個籌措軍餉的奏疏。

痛陳天下大亂的根源,是土地兼并嚴重,貧富過于懸殊。大戶兼并土地,經營商業,只知錦衣玉食,競相奢侈,全不以國家的困難為念。

小民即使在豐收年景,還不免啼饑號寒;一遇荒歉,軟弱的只好輾轉餓死路旁,強壯的就起來造反。

他在疏中要求皇上,毅然下詔,責令江南大戶自動報出產業,認捐兵餉。倘有違抗的,就把他的家產充公,一點也不要姑息。

然并卵,根子爛了,皇帝做為光棍司令,想做到這些,根本不可能。

明朝沒有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也沒有福布斯排行榜。

崇禎明明知道這幫人貪污受賄,有的是錢。他也屢屢以國家民族大義,來曉喻他們,但權貴們,就是不愿意放血。他雖貴為天子,卻一點轍都沒有。(性格和制度有關,以及他手里沒有直屬強軍)!

孫傳庭當時統率著,明末最后一支生力軍。

皇帝屢屢催他出潼關,與闖王大軍決戰。然而,打仗要錢,但朝廷欠餉已久。

無奈之下,他找當地土豪們籌款。可土豪們有朝廷人罩著,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最后,隨便給幾個錢,跟打發叫花子一樣。

孫傳庭喝完一杯酒,兀自狂笑。眾人面面相覷,不懂孫傳庭為何如此失態。

原來,老孫自知此去必死,也是不怕明說了。

他指責土豪代表人物顧老爺,私占軍田、騙抵賦稅:“該當何罪?”

顧老爺很牛,自恃朝中有人。很橫地對孫傳庭說:“你想怎么樣?你能怎么樣?老子就是有錢,就是不捐,管你死活!”

孫傳庭一揮手:“說得好!”

旋即一個軍士上來,一刀劃斷了顧老爺的頸動脈。頓時鮮血狂噴,顧老爺倒地身亡,財產充作軍餉。

這也是,孫傳庭最后的瘋狂。

他豁出去了,反正他也快要戰死沙場了,先殺幾個劣紳。他深知這些權貴的無恥,讓你捐,你不捐?

那好,直接打土豪分田地,抄你家!

可惜呀,老孫同志,畢竟不是穿越者,而且骨子里也只敢做這么一次,否則學學李自成。

呵呵,孫傳庭造反當皇帝,都比讓李自成來強的多啊!

在原來的歷史上,像崇禎這樣低聲下氣,找下臣要錢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像明末這幫,絲毫不給皇帝面子的權貴們,其奇葩程度,也極其少見。

可是,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奇葩,腦殘呢?

難道,他們不知道,傾巢之下,哪有完卵?國家如果都滅亡了,自己家的財產和小命,哪能保的住啊?

原來,究其原因。就是私心太重!

文武百官、皇親國戚有個普遍的心理:皇帝不缺錢嘛。“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是你的,干嗎要我們出錢?

然而,事實上,崇禎很窮,窮的要死,是歷史上最窮的皇帝之一。

他上任后接了一個爛攤子,自己省吃儉用,節衣縮食。連宮女不夠用了,也不敢擴招,他甚至把宮里的金銀器皿、甚至大殿里的銅壺都當掉了,充作軍餉。

當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在皇宮里發現崇禎的全部家產。

除了龍袍,就只有粗布衣,幾把零碎什么的都折價算上,內庫也只有數萬兩銀子不到。

每每研究明朝的歷史,朱子龍都感覺哭笑不得。

明末,君臣關系也很奇葩,互不信任,誰也不愿擔責任。皇帝哭窮,權貴們心想:騙誰呢?

于是皇帝找他們要錢,他們也哭窮。似乎彼此在玩一個,心照不宣的游戲!

以致于長此下來,習慣成自然后。他們有更深層次的考慮:這是你朱家的天下,丟掉就丟掉了,關我啥事?憑什么要我出錢?

李自成打來了也沒事,換個皇帝上馬,誰當皇帝沒關系,還得用我們來幫你管理國家吧?

這個社會文盲率99,你不用我們,你根本沒人才可用。

百官們如此想當然,平頭百姓更是如此:誰當皇帝,關咱啥事,咱不照樣當老百姓嗎?

結果,這就像是一個傳染病。

守城士兵也是如此,沒有軍餉,咱為什么要賣命?大不了給新皇帝當兵!

史載,闖王大軍圍城之時,京城守軍倒臥城頭,“鞭一人起,一人復臥”。其它地方各城,也是如此,就可想而知了!

一個缺乏信任與共識的國家,勢必一盤散沙。

遇事誰也不肯擔責任,誰都想把責任推給對方、一味指責對方,勢必最后同歸于盡。

可惜呀,在原來的歷史上,不管是李自成,還是皇太極,都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天命之人!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轉眼幾天,就將明朝的百官和讀書人,抓捕入獄。

做為一個土匪,他亞根就沒有管理國家的本事,甚至于以為當皇帝很容易,就是不用這些前朝百官。

那些在崇禎面前,哭窮的鐵公雞們,在闖軍的酷刑前,紛紛交出了驚人的財富。

史料記載:經過殘酷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七千多萬兩。加上一些珍寶和物資,只少得到了近二億白銀的財富。而那些城中土豪和官員基本上全都,死光了,而且還是全家死光光的那一種。

這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啊!

這些人,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賤”。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腦殘!

國丈周奎,當初哭著喊著,只肯掏1萬兩銀子的守財奴。太監徐高奉崇禎之命勸捐,他百般耍賴,氣得太監徐高拂袖而起,道:“老皇親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廣蓄多產何益!”

意思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都快沒了,你要那么多錢干嗎呢?帶進棺材里嗎?

偏偏有人,無數的人,就是這么的糊涂……

他們糊涂不要緊,卻害的中華大地,變成了后金清朝的地盤。

大明滅亡,浩劫來臨。接踵而來的是數十數百年殘酷的戰爭,無人能夠置身事外。

只少幾億中國人死在了清軍的手上,(這個算法,是包括前期,中期,以及太平天國時死了的中國人,加一起統計的。基本上全是直接或間接的,死在了清軍的手上。)

如今,穿越而來的朱子龍,提前在大明,打好了一個稍好點的基礎。

這一世,他是絕不會讓這種黑暗歷史,在中華大地上重演的。絕不,絕不,絕不!

(未完待續。)找本站搜索"CM"或輸入網址: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