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879章 唐山大戰準備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9章 唐山大戰準備開始!

第879章 唐山大戰準備開始!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4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聯系我們:、

看小說:



行進方向,通州、三河、玉田、豐潤、永平、撫寧、山海關一線。

因為,此是傾國一戰,幾乎是能拉走的大炮和人馬,以及后勤都是眾多。行軍速度并不快,當然為了求穩,本來就沒有過快。

而,后金大軍入關后,走的極緩慢,幾乎是每一個城池都必下,恐有陰謀。

軍中諸將,不時推演,卻總是不明所以原因。

畢竟,后金此為,很不合理?

若是擔心明軍過眾,那為何不在勤王師匯合前就發動總攻?

怕兵力分散?

也不盡然啊?

帶著這種猜測,明軍聯合軍,浩浩蕩蕩出發,卻走的同樣極慢。

騎兵在前,步兵在后,輜重炮兵最后,此外大軍后面,還有無數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夫。穩步前進!

十幾萬大軍的糧草供給,是何等龐大?

為了供應前線大軍的糧草,大明兵部與工部,調用了數萬輛車馬。從京師到山海關這一路上,日夜盡是運送糧秣的人流。宛如通天長蛇一般!

數天后,明國大軍到達唐山。

唐山,簡稱唐,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駐蹕而得名。

在后世,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工業基礎雄厚,素有北方瓷都之稱。

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采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孕育了豐厚的工業文明。唐山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素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當然,對后世一般老百姓而言,唐山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后來的唐山大地震。

天邊露出粉紅的曙光,從山嶺下的平川,再到唐山河。

后金競然提前早到了這里,而且在這里的山頭上駐了防。難怪久不前行!

眾山下看向山上,清軍密密麻麻盡是各軍的各色旗幟,滾滾的人馬。一個大山頭,就有不可勝數之感,眼前清軍有多少怕三、四萬之上吧?

一共三個山頭,選位極佳,可相互之間支援,加一起只少萬之眾。

嗯,等等,應該還有三四萬之眾的清軍不知去向了,難以讓人心安啊!

不過,諸位明軍將軍又一想,已方同樣也有十幾萬大軍,何懼也?

要進攻山頭,卻是中間還有一條河,唯有一石橋可過。

第一山頭的主事人為豪格,那怕再不滿多爾袞成為新帝,眼下大清都到了生死之戰時,也只能是壓下心頭反意,用心做事了。

他對邊上心腹道:當日議事,我等不能決烏真哈超炮營所在,他多爾袞立排眾議,卻也有幾份眼光。若明軍過河,他們的重炮要過河,哪是那么容易?而我炮營數百門火炮可從容布陣,介時火炮齊射,過河的明軍定然傷亡慘重!

情報傳到清軍的中軍賬山頭,多爾袞第一句話卻是問:朱四海來了嗎?

對于朱子龍的重視,清國上下,可見有多么的在意。

聽聞朱子龍在半路,多爾袞與代善等人,都是猛的感覺壓力一升。

一時間,對自己安排的三四萬偷襲明軍糧道的分部軍隊,能不能成功,也是感覺心里沒底。

這些年后金眾人對朱子龍的事,都下苦心研究,知道這人,重視糧道到了變態的地步。連自家的輜重營,往往有隨軍食用一個月多的糧草,想斷他糧道?難!

數天后!

雙方各自在暗中計劃著,準備著,集結著。

朱子龍帶著山東民軍,終于到了。

一到唐山,一般荒蕪蒼涼的感覺迎面而來,內中還有難以言說的悲壯豪情。

眼前是一望無際的黑土地,此地墩臺之多數之不清。

對于朱子龍的到來,各明軍將軍都表示降重的歡迎。所到之處,鑼鼓喧天,軍戶軍士列隊歡呼!

朱子龍的身后,名為山東民軍,卻實實在在,比其它人的正規明軍還要強上許多。

旗幟如海,大股大股的步軍踏步而來,旗海中,數桿以大車拉動的五星金龍大旗分外醒目。

萬勝!萬勝!萬勝!萬勝!

如此威勢,讓觀者無不心驚。

心想,莫不是山東各地,皆是隨隨便便,以民可成軍者?

洪承疇,馬小三,盧象升,還有諸多明將出城數里,鑼鼓喧天中,神色復雜的將朱子龍,迎進臨時城池中。

其它軍士們,則在城外扎營!

大廳內中,己經擺滿一桌桌酒席,飯菜非常豐盛。

朱子龍和眾人一團和氣,謙讓著一一入座。

席間,朱子龍與洪承疇,邱民仰,王承恩,張若麒,盧象升等人一桌。其它各座,由各大總兵,遼東各位總兵相坐。

麾下,游擊對游擊,參將對參將,一一在廳中入桌,余者護衛等人,則在外臨時開桌。

此前一個月,因為當時朱子龍不在,加上百官商議,所以洪承疇為總領之督。

所以,當坐首位的是他。大紅蟒服,三絡長須,一舉一動,都有一股難言的優美風范!

只是,一雙眼睛,內斂深沉!

少時,洪承疇舉起酒杯站起,先對王承恩,張若麒和朱子龍含笑致意,然后,帶著閩地口音的官話,大聲說道:

唐山到山海關一線戰局,實為國本之戰。今圣恩浩蕩,王師云集,又有四海國公爺來援,亦有本鎮忠勇將官在此,更有王總監,張監軍諸公贊畫軍務,勤送糧餉。何愁大事不成?諸君,請滿飲此杯,為我大明賀,為將士賀!來日,定當大捷!

這種場面話,站在了道理的至高點,你不配合根本不行。

眾人皆高聲道:為大明賀,為將士賀!為大捷賀!

酒完,洪承疇坐下。

然后,陸續就是所有人,包括朱子龍在內,開始輪流要說官話,說會議說。中國上下幾千年,開會說官面話,幾乎是成為了真理,就算是朱子龍,也不能致身事外。

那怕后世的新中國,這種事,你也免不了俗。

王承恩的發言,表面外表和氣,實則深沉冷森,倒和他東廠廠公的身份相符。畢竟,他代表了皇帝的利益!

隨后是張若麒謙讓幾句,他代表的是兵部的利益,說話中和,不得罪任何一方面的人。但話中也有話,似乎有意分一些權利到手掌握才好的意思。

輪到朱子龍說話時,站起來,直接了當的講:王師云集,軍心可用,本國公以為,當乘銳而擊之,以定遼東勝局!如此,不負圣望。也不負有公殷殷寄托,軍令之意!

此話一出。遼東各官將,洪承疇,王承恩,所有人都是面色一變。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