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四海真龍本章:
(剛剛論壇里有讀者向我反映,說后金全國變成游牧民族,國力會大減,甚至于活不下去。要不然,也不會經常要來搶大明的物資!)
我對兄弟姐妹們的意見都一條條認真看了,感覺有必要說明一下。
誠然,在我們中原人想來,關外的游牧人都是過的苦的,不容易的。特別是古代時期!
但是,正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經歷了風雨的人才會更強悍懂事一樣!
皇太極突然會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他不得不如此做。
如果還是原來沒有變動的歷史上,后金自然不必這么做。但是換誰,現在撞到朱子龍這種開掛的,還是tm的開雙向穿越金大腿的掛。別說皇太極了,就是成吉思汗復活也吃不消啊!
想想看,你的固定大后方,隨時可能讓人抄家。而且現在連你最得意的野戰情況下,也很難打的過朱家軍。
換你,兩害取其輕,你也會扔掉弊大于利的大后方,跑路啊。
這就跟中國*十年代,國企改革一樣,副作用是會讓無數工人下崗,但是對國家來說卻是有利的。
所以,皇太極才會壯士斷腕,長痛不如短痛的如此做。
再說,正好后金沿海幾個大城市,和盛京都給損毀了,現在轉型反對的人最少。
何況,這一次正好他們大搶了一筆,二三年不用來搶大明的東西了。縮回草原上去,有這些東西和時間緩沖發展變革,也就有了基礎。
說到,后金不來搶大明,就會國力漸減這回事。
這的看從那個角度來看!
縱觀中國歷史,中國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征戰史。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人口科技,遠遜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憑什么能與代表先進文明的中原王朝,相持三千多年呢?
那就是,他們更懂的男子漢,能伸能忍這四個字,等待機會,趁人之危。
那么,游牧民族強大的時候是在什么時候呢?
很簡單,一,中原王朝軍閥混戰或處于改朝換代之時,比如說宋朝后期和現在的明朝后期之類的。
二,中原王朝重文輕武之時。三,天災連連,國力大減之時。
不得不說,大明后期,以上三條都占了,真是坑爹。
古代最為強大的兵種,不用說自然是騎兵。而最容易練出這種兵種的地方,無疑就是游牧民族!
牧民族幾乎全民皆騎兵,中原王朝是農耕社會,加上本身缺少戰馬。所以,在于農耕民族的戰爭中,絕大部分是處于相守地位!
皇太極帶國人退入草原,看似一時國力減少。但是從長遠的經濟和軍事角度來看,卻絕對是利大于弊。
此時,滿人全國也不過一百多萬人左右。
全*力也不過二十萬,現在和大明作戰多年來損失了數萬。若再對戰朱家軍,在裝備和戰術都不變的情況下,只會越來越損失慘重的。一時的得失之后,如果他們能練出精壯大于數量的士兵,自然可以更勝從前。
那么,當他們只要渡過困難變革期,復出時,自然就會威脅更大了。
在朱子龍看來,目前認知中的后金并不可怕。大明內部的問題反而更麻煩!
中原王朝百姓由于儒家地位的確立,對待游牧民族,大多處于自相矛盾的地位。一方面,看不起游牧民族,將他們稱之為蠻夷。另一方面,面對強大的游牧民族又有懼怕心理。哎,糾結!
那怕,中原王朝科技水平遠遠高于游牧民族,加上又擁有很多的資源,所以在與游牧民族對抗中,中原王朝更多的時候是處于上風。
但是,在西漢后,隨著科技技術流向草原,尤其是兵器制造技術。那么,從那時候開始,游牧民族與中原王朝的軍隊裝備,其實相差不多了。
看看這一次的后金新一代大炮,山寨的手榴彈,一比較就知道了,后金人的山寨精神也是很強大的。
就算有朱子在這個開掛的人存在,中原科技大提高。
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會制約中原人的反攻。那就是中原人的認知和習慣成自然問題!
中原王朝是農耕社會,土地是人們最為依靠的生活資源,而對于草原上的資源,對中原人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因而,在許多中原人的老思想中。
即使打敗草原霸主,也無法納入中原王朝勢力范圍,這也是三千多年來,兩方對持不下的原因。
草原霸主地位相互交替,從匈奴,突厥,鮮卑,羌,契丹,女真,蒙古等交替出現,中原王朝打敗一個,又出現一個,而出現的時候中原王朝大多處于虛弱階段,所以游牧民族強大的印象越發深入人心。
所以,對朱子龍來說,改造大明的諸多問題,遠比處理后金更難。
何況,tm的,最近天災不停,流賊越發做大。他的到來,也帶來了新的穿越蝴蝶效應,歷史走向時常有小偏差。東一個李自成,西一個王自成,前一個馬自成,后一個劉自成,總是掃不干凈著呢!
不過,最近幾個月,特別是這一個月。
估計朱子龍是沒太大心思想其它的了,因為他有一件十分糾結的事情不得不去面對。
是什么呢?
呵呵,比如說今晚。
大明皇宮里,人來人去,女官和宮女們表面很是慌忙的。
太醫來了一個又一個,還有很多甚至于沒機會進來,就在宮門口等待。
宮廷專用接生婆,更是來了一個加強連,個個表情如臨大敵。
看到這,相信大家都猜到了。
沒錯,朱子龍的皇帝分身,的皇后快要生下皇子了,臨盆就在今晚。
和民間的女兒生產一樣,男人是不能在生產的房間里的,朱子龍這個山寨皇帝做為一國天子,自然更是不能出現在里面。
不過,他也沒有像電視局里的畫面一樣,著急的在房間里走來走去。
相比較于擔心生產的過程,朱子龍更糾結于,這個嫡長子,嗯,估計也是以后的大明皇太子。說是他的兒子,但是分身卻和本體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系。
老話常說了,他又在糾結,這個兒子到底算不算是他的兒子,這個問題了。
整整想了一晚上了,直到王承恩發瘋一樣的跑過來,大叫:“皇上,皇上,大喜啊。皇后娘娘母子平安,是一位小皇子。大明千秋繼業國本有保,祖宗顯靈啊!”
看著王承恩的滿面喜色,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嘴角抽了抽。心想,tm的你以為你是隔壁老王?
我的兒子,你高興成這樣,沒看見你主子現在正糾結著嗎?
自從后宮管理制,男女分開住之后,加上自己皇帝分身就這么幾個妃子,朱子龍并不擔心自己這個山寨皇帝頭上會有綠色。
此時,只是一種本能的吐槽罷了。
隨著朱子龍過來,宮中滿地沿路,都是無數的宮女和太醫,連忙跪下,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古代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因為衛生條件很差,宮中那怕有太醫和專業的接生婆。
然而,畢竟明朝時代應對突發事件,處理的能力太差。
生產,亦然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
如果遇到胎位不正、大出血、產道撕裂等,接生婆們很難應付。就算是皇帝家,皇子胎死腹中的機率也是很高的。
因而,現在所有人都在恭喜皇帝,倒也是出自真心。
畢竟,確實不容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