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代21世紀那邊中國試驗基地的諸多成果,身處明朝時空的朱子龍自然是不知道的。
就在他無意間因為傳送失誤,來到了蒙古那邊,并且混在沙圖臺地隊伍里當神棍,意圖培養一個傀儡親大明蒙古勢力,東山再起之時。
卻是不知,后金這邊,起了新的變化。
因為根據之前皇帝分身制定的政策,換防了邊關幾位監軍,糧草供應變為自主一月一次入山海關取糧。以及其它政策!
在后金那邊大后方,上一次讓朱子龍三光了一下之后,小天災同樣也在影響后金那邊。
于是,建奴本來就處于糧荒之中,高得離譜的糧食價格一下子漲得比黃金還貴,還徹底的有價無市,民間只能易子相食,各族百姓逃亡嚴重。
生了病的皇太極再也管不上要休養一二,連忙召喚眾人前來商量。
“軍隊的糧草,還能堅持多久?民間的糧食,還有沒有希望收集點上來?”皇太極咳嗽著,向下面的眾人問道。
代善最近一直想立功表現一下,以宛回自己之前的負面影響。連忙回答:“回皇上,各旗軍中的糧草,最多只能堅持三四個月了。至于民間的糧食,除了包衣家里還有點存糧。百姓的家里基本都已經斷糧了!”
“軍中只有三四個月的糧草?”皇太極本來就不好看的臉色,一下子拉了下來。好一陣過后,才喃喃說道:“現在剛過春,也就是說,我們的糧食已經撐不到秋收時的糧食成熟了。”
“阿瑪,我看,我們只能出兵,去打錦州和寧遠。搶大明的糧草渡荒!”豪格突然建議道。
皇太極掃了眼自己的大兒子,嘆息道:“現在就去搶錦州,實屬殺雞取卵啊。蠻子朝廷里有不少人都主張放棄錦州,不讓我們有糧可取。是和我們關系不清不楚的袁崇煥拼著命保下來的!我們如果在這個時候攻破錦州奪糧,大明朝廷就會徹底放棄糧倉錦州了!”
“阿瑪,你說的道理我懂!”豪格同樣嘆息了一下,回答道:“可我們現在的糧食,根本撐不到明年糧食成熟的時候。不去錦州拿糧食,我們八旗軍隊可能會全部餓死啊!”
聽到兒子這么說,皇太極渾濁的老眼開始思索,突然再度射出精光,坐直身體喃喃的對邊上的多澤和多爾袞,說道:“你們對大明的了解遠勝他人,有何妙計沒有?”
聞皇太極之話,多澤不語,多爾袞在心里暗罵了皇太極一句老狐貍。
這才拱手行禮回答道:“回皇上,也許,我們可以命令寧遠的范永斗分號和黃云龍商號,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恢復糧食供應,必要時可以動用我們的底牌!”
聽完多爾袞的回答,皇太極的眼睛咪著瞧著他,好一陣子后,說道:“老八,我們的銀子也不多了。就是不惜一切讓他們運來糧食,我們用什么給錢?”
皇太極這話猛一聽似乎如字面上說的,然細細想來卻是另有一層潛臺詞。
明末最大漢奸是誰,有人說是吳三桂,其實呢?吳三桂雖然是大漢奸,但是比起八大晉商之首的范永斗來還差了一點。
據道光年間的《萬全縣志》記載:“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時以貿易來張家口。曰:王登庫、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賓、田生蘭、翟堂、黃永發,自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者,皆此八家主之。”
這些晉商大賣祖宗,把大量的生鐵,糧食,布匹和藥材通過口外倒賣給建奴。
如果光是這些,最多說他無恥,但出售物資的同時,他們還幫后金在內地建設情報網,把大量的山川地形和軍事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將出去。說他們是超級大漢奸也不過份!
而這些人,都是皇太極當年沒有當上大汗前,一手拉攏過來的,算是他的心腹之人。
多爾袞現在提議讓他們不惜所有的運糧食過來,那怕暴露目標也不用管。看似是為大清后金著想,但從長遠意義上而言,卻是主要是為了削弱皇太極的一部分勢力。
這一點,聰明如皇太極不可能想不到。
歷史果然是不會騙人的,和皇太極比陰謀,顯然多爾袞還是略差一籌。
很快,皇太極頭腦一轉,競然想到了閃電戰突襲朝鮮,搶奪朝鮮糧草,以及金銀。再轉回來以朝鮮的金銀,支付給范永斗等人運糧之資,以不暴露為原則情況下,分批運糧入后金的計劃。
這一瘋狂的計劃當場驚住了后金眾將領,不過等到皇太極仔細分析過后,眾人又不得不心里稱贊一句,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以后金騎兵能力,如果不顧糧道,不理后路,一味只是輕騎突襲,可以說,任何敵人都會在還沒有做好防御之時,就會迎來后金的一輪痛擊。
換了面對朱家軍時可能這么做會有危險,但是面對大明其它軍隊和朝鮮豆腐渣工程城池,則利大于弊,幾乎必然成功!
此時此刻,皇太極兩眼放光的繼續下令道:
“我們先把軍隊化整為零,悄悄潛伏至定遼集結,不使朝鮮和皮島蠻子察覺。待到我們的軍隊做好準備后,忽然從定遼城中殺出,不帶輻重。只帶少量攻城武器,直接發動奇襲僅可!”
“以我們大金騎兵的速度,搶在蠻子水軍增援朝鮮之前,拿下平壤和漢城,就可以逼迫朝鮮向我們投降。那怕目標只達成了一半,也能為我們提供急需的糧草錢糧!”
“只要計劃順利,來回只需要二十天時間。以山海關守軍的能耐,膽敢出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就算旅順那邊,現在也沒有大軍在內,只要我們安排一隊人馬做詐攻,嚇住他們防守不出就行!”
后金眾將聽了皇太極的計劃,頓時眼中皆是發亮,多爾袞盡管與皇太極暗中不和,但是在后金生死存亡的事情上,還是不會幫倒忙的。也是表示了肯定!
于是,在這個夜色風高的夜晚,一個奇襲朝鮮的計劃,就在后金皇宮里出臺了。
而與此同時!
朱子龍陪同的沙圖臺吉一行人,到底是親大明的派系,也是終于來到了接近大明另一處邊關地帶,張家口附近了。
張家口在明朝時期是一座長城關堡,地處宣府鎮西北,緊撫宣府通往大同的咽喉,北通蒙古草原,位于高聳入云的東西太平山之間,是一座緊要無比的長城關隘。
不過,最讓張家口聞名遐邇的,還是張家口那興盛甲于江淮以北的對外商貿集市。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墻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筑,所以稱“張家口”。
早在1551年,大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張家口就開設了大明第一座針對蒙古部落貿易的馬市,由官方以布釜之類物資交換蒙古草原盛產的馬匹、牛羊和皮毛等。
張家口市除蔚縣一帶屬于山西大同府外,其它皆屬京師(治順天府,北京市)。
到了,大明穆宗隆慶四年,教鞋領俺答臣服受封,張家口被開辟為蒙漢互市之所,允許民間商號直接與蒙古部落交易,一舉莫定了張家口興盛數百年的基礎。
而到了公元一六一三年,大明神宗萬歷四十一年,張家口堡北側又修建了來遠堡,借以滿足日趨擴大的邊市貿易。
慢慢的,因為建奴逐漸崛起,遼東邊市盡毀,咯喇沁和科爾沁草原的教鞍部落被迫將貿易口岸改向張家口,張家口的邊市貿易于是,更為興旺起來。
史書載稱:來遠堡外穹廬千帳,攤鋪櫛比,商賈云集。甲于天下!
“好地方呀,算的上大明第一邊關交易市場了!”遠遠的在馬上,看著張家口,朱子龍就開始稱贊了。
(未完待續。)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