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260章 視察和整頓京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0章 視察和整頓京營!

第260章 視察和整頓京營!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宮殿所用磚的制做并不麻煩,也沒有多少技術性。

很快,朱子龍就在原有大量工匠的基礎上,招來了一大批難民打下手。樣品磚就出爐了!

大多為青磚,上面看不到明顯的疏松和裂隙,磚的正中間凹下去了幾個大字:《大明皇室專供商號》!

而在這一行字的下面還有三個小字,朱家莊。

在古代,皇家在百姓中間的威望無與倫比。你說破天去說自己的磚好,也抵不上人家隨便拿出一塊,上面刻有皇家專用幾個字。

朱子龍這是要打造自己的產品名氣和專用制!

在古代任何產品都會有山寨產品出現,而且還沒有專利法保護。但是皇室產品除外!

因為除非是皇帝允許,否則從此之后,只有朱家莊的工廠可以在產品上,印上皇室專用專供等的字樣。其它人要是用的,一但給查出來,可就不是區區罰款了事就算了的。

那可是要抄家滅九族的大罪!

山東煙臺附近的商人聽到風聲,一下子就像魚聞到了腥味。

他們這些商人就沒有蠢的,就算以前有,現在也沒有了。聽到有這種千載難逢的好事哪有不湊一腳的,百十年的打根基有多難,只要是商家哪有不明白的,現在有捷徑可以走,只要付出一時的代價,子孫三代依靠皇家專供這四個字就可以吃用不盡。

于是,原來準備暗中捐出來的糧錢要分批運來的,和朱子龍和合作的數百商人們,一下子立刻就把大半量的物資過半的運過來了。

各種好話說來說去,甚至于原來讓利其它合作方面,只為能混進皇室專供的合作股份里來。

這些人依禮前來拜見,自然不好拒之門外,于是一來二去,本著分擔風險抵押和拉人心的目的,朱子龍分了30的股份給幾百個合作的商人們。

只于這30,他們怎么分,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至此,工期和貨量得到了保證,大量的磚頭讓他們生產,但大部分70的利潤則歸了朱子龍。朱子龍只管安心自己生產水泥就行了!

另外,他安排了新招收的后勤鹽漢團成員和山東的部分錦衣衛們,就金絲楠木走水路運輸的問題,進行長途作業。

一時間,大量的難民在山東,猶其是朱家莊附近得到了工作和養家糊口的機會。

朱子龍立時成為了,當地的萬家生佛!

一晃時間過去的真快。

一個月又過去了,皇宮里三大宮殿的粗架已見模樣。

朱家莊招收了大量的難民做工,人口紅利得到了很好的解釋和起用。在經濟騰飛之下,做到了催化劑的神奇作用。

朝鮮海島上的田地也已開荒不少,種下了高產種子下去。

皇室專供水泥和磚頭,陸續分批到達。就連金絲楠木,也已經到位第一批。

修葺宮殿之余,一部分水泥還給分到了京城的修補城墻之用上。得到了軍向發放的京城守備士兵們,和一干民壯合作,把此事善了。

閑x之時,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又視察了一下京營。

京營,明代京軍編制。洪武初即設,隸大都督府。十三年(1380年)改隸五軍都督府。明成祖遷都北京后,分設京師京營和南京京營,規制漸臻完備。

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五軍營由馬軍、步軍組成。節制中外諸軍,京城內外置大小二場,分教48衛卒。成祖北遷后,增為72衛。除在京衛所外,每年又分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各都司兵16萬人,輪番到京師操練,稱為班軍。

理論上,平時操練營陣,皇帝親征時,大營居中,五軍分駐于外,為作戰主力。

當然了,老話說的好,理想總是豐滿的,但現實總是骨感的。理論上的數據自然當不得真,如今明朝后期五軍營的戰斗力,可能只有明初的三分之一。

嗯,能有三分之一,估計都算不錯了。就這還是因為靠在皇帝邊上不遠,工資得到保證的情況下。

再看京營中的三千營,明永樂時京軍三大營之一,以塞外降丁三千騎兵組成。嘉靖中改名神樞營。

之所以叫三千營,是因為組建此營時,是以三千蒙古騎兵為骨干的,當然后來隨著部隊的發展,實際人數當不止三千人。

三千營與五軍營不同,它下屬全部都是騎兵。這支騎兵部隊人數雖然不多,卻是當年永樂大帝朱棣手下最為強悍的騎兵力量,他們在戰爭中主要擔任突擊的角色。

只于到了現在嘛,嗯,應該馬還是那些好馬,但是上面的騎馬人,就,呵呵,呵呵,呵呵了。

京營里的三大營最后一營,神機營。嗯這個容易理解,就是火器部隊。是明朝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

永樂八年(1410年)征交趾(今越南)時,朱棣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后”的作戰原則。

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

神機營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桿(步兵火銃);大連珠炮200桿(多管火銃);手把口400桿(炮兵防身用手銃);鳥銃1080枝(鳥銃手1080人)。

其他的都是長槍手、藤牌手等等只裝備冷兵器的士兵;以及大將軍炮等近百門!

根據以上可以看出,明軍裝備的鳥銃并不多,主要以連發近戰的3眼槍為主。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區天氣嚴寒、風沙大不適合使用鳥銃,因此大量裝備三眼銃,而南方地區則適合大量裝備鳥銃。

算起來,神機營的戰斗力是最強的,當然只是比較起其它營來講,稍強而已。

如果比起朱家軍和邊軍來,又差了一二個檔次。

畢竟京營中有許多勛爵的后代,那些人二三百年下來,不少人成了混吃等死的人物。

三大營初建時,頗有戰斗力。土木之變中主力損耗殆盡。景泰時,兵部尚書于謙對京營編制進行改革,于三大營中選精銳十萬。分十營團練,以備緊急調用,稱十團營。

在南京,因為南京是大明的陪都,也就是第二國都,所有在那邊也有第二京營存在。

南京京營,永樂時,設守備官節制。洪熙初,以內臣同守備。宣德末,設參贊機務官。景泰間,增協同守備官。成化末,命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南京京營主要負責在大、小教場操練南京諸衛所輪班官軍,同時操練的有南京神機營。

時至如今,由于朝政腐敗,營帥貪殘無能,京營戰斗力每況愈下。

朱子龍有心整頓一下京營,哪怕不能重新讓他們振作出大量戰斗力,只少能增強些守城能力也是好的。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