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256章 大明的人口紅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6章 大明的人口紅利!

第256章 大明的人口紅利!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第二天。

早有意向做工或做活的人,起的更早。

而招工方面的人也來的早,一個個招工攤位打開,就宛如現代21世紀招聘會一樣。

“姓名?哪人?年齡?有什么手藝……?”記錄員詢問一名還沒約好工作的漢子,黑色的面孔,孔武有力。

“我叫王金喜,外號鐵人,永平人,三十歲,干十年鐵匠了,家里還有一個婆娘兩個娃,都來了。”漢子鼓動起肌肉回答。

記錄員很快記錄完畢,遞給他一塊牌子道:“鐵匠可是好工種,收好牌子,帶上你的家人,去那邊先吃點東西當早飯。如果你想要去朱家莊,一會有馬車,一起上路。”

王金喜沒著急走,而是反問了一句:“這位老爺,我家里的娃娃生病了,能先預支點錢抓藥么?”

記錄的文書也不生氣,反露出關心的表情道:“你是鐵匠,侯爺最愛工匠。也別去自己抓藥了,會耽誤孩子的病。看見那邊那個紅十字的牌牌沒?把孩子送那邊去,憑這個木牌可以免費看病。趕緊的!”

王金喜使勁的鞠躬一個,轉身跑了起來。

“快,快,孩子他娘,兒子有救了。”

很快,他們一家人就進了紅十字房間里面。

來自朱家莊的醫生護士小分隊,立刻給他的兒子做了檢查。

“高燒三十九度,立刻物理降溫。準備退燒針,很可能已經是肺炎,準備搶救……”

“準備輸液,記錄藥品,青霉素,xx素……”

經過朱子龍有意的一年來培養,以小秋香為首的朱家莊人民醫院,現在里面有合格的女醫生和男大夫,只少數百名。加上一些多少也懂行的護士近千名。

所以,在他的幾個封地和大本營,甚至于朝鮮那邊,都會有一個醫生小分隊駐地。

王金喜看見沒多久好了許多的兒子,甜甜的睡著了。嘴里不停的念叨:“遇見貴人了,真是遇見貴人了。多虧當年學了鐵匠。聽說四海龍侯最喜歡手藝人給他干活了,俺家有救了!”

他老婆拿起一個饅頭,遞個王金喜道:“吃吧,當家的。我看出來了,只要肯給侯爺賣力氣干活,這地界能活人,只要這條命能保住,日子就有盼頭了。”

陸續又有許多人得到了免費治病的機會,個個出來時,都是淚流滿面。沖煙臺方向,跪拜,大叫侯爺大恩,唯有死報!

這年月,不是富人根本看不起病,只能等死。但在這里,卻是免費看小病,大病也打折。簡直就是恩同再造!

招聘會那邊,哪怕不是手藝人也沒事,只要能吃苦,愿意出力氣。多的是活兒做!

修路,修碼頭,種地,到處都要人手。

這一批難民萬多人,估計在朱子龍的這種安排下,不出幾天,就會分流完畢,得到穩妥的安排。從此,從流民不穩定人群,變成人口紅利。

對于見識有限,科技有限的古代朝庭官員和地主們來說。

難民的多少和他們沒關系,甚至于死光才好,只要別搶他們的東西。

但是,這種負擔一但找對了出路,比如說到了朱子龍這種開掛和有見識的人這邊。那么就會從負擔變成真正的人口紅利!

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現代21世紀那邊,人人的壽命都很長,加上許多年青人不想生后代,所以人口紅利少,國家老年化。

反觀,現在的明朝。

連年大災,戰爭多起,平均年紀少。一般來說,百姓里的老人很早就會掛掉了。

殘存的大部分都是女人,小孩子,和青壯男人。

這些人在朱子龍眼里,那可都是寶貝。赤條條的純粹的人口紅利啊!

“人口紅利”不意味著經濟必然增長,但經濟增長一旦步入快車道,則“人口紅利”勢必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有力助推劑。

對于大明以后的經濟和軍事發展,朱子龍充滿了信心。

因而別說是一萬多難民,就是十萬,百萬,來多少他都愿意接收。

大明現在全國是一億多人,分布在如同后世的新中國那么大的地盤上。若按人品密度來講,只相當于后世21世紀新中國的十分之一。

后世的新中國,最多的時候,一個省的人口都有一億多,而大明全國人口才一億多。

也就是說,只要朱子龍的科技跟上,糧食跟上,哪怕他將大明的人口,全集中到山東一個省來。從理論上來講,也是可行的。

當然,這么瘋狂的事,他是不會做的,只是打個比方。

以一省之力堪比一國,只要他擁有穿越兩個時空的能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此時此刻,招聘會現場。

所有人都很滿意,眾流民們中間那些沒有技術的,只要會種田,有力氣就行,就宛如后世的農民工。同樣也能活的好好的!

流民入境,能耐辛苦的鄉野老實之人,對朱子龍來說,那是越多越好。

這些人一輩子都是耕田,若入屯堡,可以吃飽穿暖不說,還可以繼續耕田,可謂皆大歡喜。

第五天。

各種工匠先行一部坐馬車,大部分去朱家莊和煙臺了。

殘存的流民,按照朱子龍傳過來的命令,開始修葺,臨清通向煙臺的官道和專用路。

只見各種官道和朱家軍的專用路面上,數不清的流民漢子,拽著巨大的石頭碾子,在道上來回的碾壓,那碾子不下幾千斤。

喊著號子的壯漢們,埋頭前行,一步賽一步的艱難,但是他們的臉上帶著希望,不像之前的麻木了。

因為,只要能吃苦,不但有飯吃,還會有工錢。

這在明朝后期的戰亂天災年代,可以算的上是極其難得的好事。

道路兩旁,挖溝的,敲石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但凡你想做事賺伙食費和工錢,就能在朱子龍的治下,找到活干。

哪怕你沒有力氣,是女人和小孩子,沒關系,那些有力氣的人,總要吃飯穿衣,住和娛樂吧?

所以,女人和小孩子們可以做后勤方面的工作。

比如說現在,各路邊遠一點的棚子里,大鍋架在那里,熱氣騰騰的燒水,一群婦人和小孩子在那里忙碌。幫助廚師做飯,燒柴,以及洗衣服,做各種后勤工作。

同樣包吃,還有一點點工錢。

什么事情都能找到人負責,干了活就會有回報。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