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龍手下的小弟們,大部分實行的是分田分地分紅的制度。
這種制度,對幾千年來以田地為命根子的明朝人來說,是可以將這些軍士的心勞勞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依大明的情況,只要朱子龍還在,這些軍士們就可以在他的護佑下保住他們家的田地。
哪怕,他們不是讀書人,也能一并享受低稅收的福利制度,以及高產祥瑞高產種子的各種好處。不受官府衛所苛捐雜稅的騷擾!
這種制度,可以讓朱子龍花費極少的費用便養活一大票的人馬。
不需要給軍士們糧餉,只需操練時讓將士們吃飽便可。軍士們家中分下田地,農忙時各兵回家干活,也可以吃自己的。
這種類似朱元璋開國時的做法,朱子龍當然要照學之。
為了提高軍士們的作戰能力,朱子龍還采用了繳獲賞賜制,更提高了軍士們的作戰積極性。鍛煉了他們的戰斗能力,繳獲來的物資賞下不需要費朱子龍的糧錢,自己也有所得,等于是慷他人之慨。
加上各種現代物品,實在是物美價X,好收買人心,這管理的自然就得心應手!
這一系列的運作,使朱子龍在此地的威望越來越高。可以說就算有些個別的軍官們別有居心,下面的軍士們也不可能跟他們走。
因為,這和朱子龍與山東商人們做生意一樣,士兵們和朱子龍己經形成了一個密切的利益集團。
“傳命下去,這十臺東方紅拖拉機鐵牛流馬,以后就歸一號軍營使用了。安排一些機靈點的人過來,我手把手的教會他們如何開拖拉機。”
突,突,突的聲音傳過來,朱子龍開著一個東方紅老式拖拉機過來了。
眾士兵們眼睛大亮,對于這個幾天前看過的所謂鐵牛流馬,他們個個都是心動,猶其是聽說這東西,一個頂近百個牛的力氣,可以“耕地不用牛”!
朱子龍在眾將士們激動的眼神中,帶領先一隊比較聰明的士兵。
他親自出馬演練如何開動東方紅拖拉機!
車輛長壽的秘訣就是油、水、氣、車時刻保持潔凈。以及“六慢”,即停車慢、起步慢、上下坡慢、道路不平慢、轉彎慢和進村慢。
畢竟這種老式拖拉機,速度并不快,所以朱子龍并不打算讓它當山寨坦克,只為種田使用。
對于東方紅拖拉機在自己人中的推廣,朱子龍充滿了信心。
在現代,做工程機械的應該都知道東方紅拖拉機。這貨操作起來超級簡單,一學就會。就是一小學生,學自行車一樣,笨的一星期學會,聰明點的二三就熟練。
很快,二三天后。
十輛東方紅拖拉機,就在一號軍營里開的那叫一個歡快。
幾乎,每個士兵都以能上去體驗一下為榮。幸好朱子龍帶了大量的車用油過來,也有心讓大家都學會,所以根本不限油。
當他們都學的差不多了時,亦然讓他們在試驗田里開始了正式的開荒生產。
立時,路過無數的圍觀群眾包圍了試驗田。
一陣接一陣的驚訝聲,從大明的百姓嘴里發出,更有無數的大明百姓向拖拉機跪拜下來。仿佛在跪拜神明一樣!
而時不時,騎著自行車路過的朱星月,也成為了朱家莊內部,女性家屬們的妒忌對象。
不久后。
朱子龍又將另十臺東方紅老式拖拉機,運到了朝鮮海島基地上。讓二號軍營里接管,同樣學習之!
海島上要開荒的田地亦是有不少,正好可以派上大用。
看著士兵們對新鮮事物接受的很快,朱子龍搓搓手,有點興奮。
心想,是不是要辦個學校,就叫科技學校,或加入新東方學院里面。自己先把有資質的學生,或識字工匠以及莊內準夫人們選一批去學。不能局限于做機械,可以加一些初中的知識進去。
打造出一個山寨現代技術學校上課的前期出來?
朱子龍想了想,柳大包和柳自華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校長和主任的人選。
猶其是柳大包,從小就對這些機械和火藥之類的感興趣,只要把條件和經費都做足,他必定樂不思蜀。
果然不出所料。
當朱子龍召見柳大包,提出這個要求后,對方一口的就答應。
隨后,朱子龍大大的獎賞了他。并投其所好,在工坊莊內重地,辦起一個科技學校房間組,算是另類的歸屬于新東方學院的另一個科系,所有工具和原料都十分充足。
準可柳大包抽調識字班和工坊中最有資質的年輕人,聽從他的指揮。
隨后的一個星期,柳大包果然樂不思蜀,帶著一群學生每ri講習理論,并且一起動手制作各種機械。還研究東方紅拖拉機等等。
在得到朱子龍的大力支持下,還干脆利落的將拖拉機拆開,進行更直接的研究。
再加上有朱子龍帶來的各種山寨書籍,對理論的說明,這批工匠中開始有一批學生對科學理論和方法發生興趣,越發的進度喜人。
朱子龍對這個團隊寄予厚望,開始每天時常抽時間過來講習。
這些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強,他主要給學生灌輸實驗、邏輯推導、數學方法、分析等近代科學方法,以及培養他們講課的能力,希望這些人和柳大包,以后能成為朱家莊科技的種子!
盡管目前他們還缺少全面的指導,但朱子龍相信只要有了這個種子,它總有一天能發芽并壯大起來。
就在朱家莊附近如火如X,前景喜人的時候。
汪洋送來新的各地情報,朱子龍看過后眉頭直鎖。
北地多省在小冰河期,果真如在來的歷史那般。照例的大旱,黃河流域周邊去年更出現了蝗災!
連年的旱災,干燥的土地讓蝗蟲的產卵量大增,加上黃河河道的變遷、水災,形成了水旱災害的交替發生。最終,使在沿湖、濱海、河泛、內澇地區出現許多大面積的荒灘或拋荒地,形成了黃河中下游的東亞飛蝗蝗蟲區!
最后,連京師附近也是大旱。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連連下旨,讓朝庭開始下銀救災,盡管知道這種時候必定會有大批的貪官污吏開始動手。但是錦衣衛和東廠也不是神仙,能管多少算多少,能搶救多少算多少吧。
本體這邊也是雙管齊下,為了迎接一大批和山東邊境相聯省份的災民可能性的到來。
朱子龍本體決定,打鐵先要自身硬。
本地的的衛所不是視察完了情況嗎?
一個個軍戶都爛成什么樣子了?
好吧,我也不指望你們能變成合格士兵了,帶個好頭吧,當個工人或好農民榜樣。
于是,接下來山東不少地區的軍戶衛里,就出現了這樣的畫面。
一群接一群的軍戶和山寨士兵們,撅著屁股拔草和開荒。四周有新鹽漢團的人看守和看守!
朱子龍的命令,一個接一個的發到了這些人的耳中。
“愿意帶著手下去修路修碼頭做工的留下,不愿意的根據各自的職務,拿銀子走人。其它的軍戶一律認真種田開荒,水利由本侯負責。”
朱子龍對這些人是絕望的,讓他們打仗是肯定不行了。還不如推倒重來,所以只能組織他們成為一個個工程隊,修路,修碼頭、種地。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