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第46章 這都不是個事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有皇帝分身 >>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章 這都不是個事兒!

第46章 這都不是個事兒!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四海真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四海真龍 | 我有皇帝分身 
《》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四海真龍書名:

沒多久,朱子龍就和強子,以及黑子等人分手,暫時各忙各的去了。

順路向前走,看到一路邊報亭寫有不記名手機卡出售,朱子龍走了過去,購了幾個不記實名的手機卡號碼。以后找黑子等人就用這種手機卡打電話了,傻子才用自己實名的手機號碼打電話過去!

然后一留煙的,轉幾個彎,朱子龍就進了縣城的建材大市場之一。

他來這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購買各種型號的無縫鋼管,以及在各種型號的鋼管當煙霧彈的借口下,外加購下大量的帶膛線的無縫鋼管。

膛線可以說是槍管的靈魂,膛線的作用在于賦予彈頭旋轉的能力,使彈頭在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同時因為子彈是呈現超高速旋轉前進的方向,能破開空氣阻力,讓射程在同等槍支火藥基礎上,產生更上一層樓的效果!

當然了,火藥的更新換代也是讓子彈能射的更遠的方法之一。不過有了膛線卻是能讓槍支的長度得到精減,從而減輕槍支重量,便于使用。優于對方!

雖然在15世紀就有使用膛線的紀錄,但是由于制造工藝的困難,直到19世紀才得以普及。

另外,槍管的對材料的要求不只是堅硬,抗壓和高溫。另一個必備的特性是軔性,也就是說槍管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否則太硬會造成金屬太脆的結果。

而現代21世紀這邊,2020年產出的各種民用無縫鋼管,金管比不上軍用的。但要是對比起明朝時期世界各國的槍管材料來看,說是超過了二三個檔次,那是絲毫沒有任何夸張成份的。

造槍管是個精細活,光是要在一根鋼棒上打出一條筆直的深孔來,就談何容易。做起來就得考慮到方方面面,鉆頭的給進角度,工件自轉的速度,潤滑油的壓力,就連夾鋼棒的夾頭都得保證鋼棒與鉆頭的同心。

要鉆出一根長24英寸優質管子,這里的技術含量并不比造40層高樓大廈來得差。目前21世紀連三哥那種世界大國都沒攻克這項技術,三哥自制的英薩斯因為炸膛死的人,比這種槍打死的人還多。

汗!囧!

當然了,早在幾年前,各國對于出售帶膛線的鋼管還是有一些規定的,甚至于個別國家還會嚴禁。

不過,隨著2020年軍事研究的越來越高,民用設備上也開始使用上膛線鋼管。

利字當頭之下,于是,現在各國對于出售帶膛線的無縫鋼管的特殊規定,已經是幾近于無了。

這倒是給朱子龍進行采購這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嗯,說到這里。

恐怕會有一些軍事發燒友,以及軍工愛好者網友,會對我提出質疑。

比如說,其中之一會對我的以上內容指出所謂的,明朝時期的彈藥和膛線槍管不配套。

確實,膛線的的歷史相當悠久,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直到十九世紀才大規模裝備各**隊。

研其原因,那是因為:

明朝時期,東西方各國使用的火繩槍和燧發槍,都是前裝槍。子彈是鉛圓珠或金屬圓珠球!

前裝槍的麻煩之處就在于,由于彈丸必須嵌入前方槍管的膛線入口,才能隨著膛線旋轉進去。這就使得前裝線膛槍的裝填非常費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錘子敲擊送彈棍才能將彈丸裝進槍膛。

射擊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這么低的射速,對于軍隊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所以在膛線發明后的兩百年間,線膛槍在軍隊中只是配角。直到法軍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ClaudeEtienneMinié)在十九世紀中葉發明了米涅彈。

而這種米涅子彈,說穿了,對做為站在歷史巨大肩膀上的穿越者來說。

其實是很容易自己打造出來的,就好比哥知道你的銀行卡密碼,又何必去麻煩的一個個試了?

鉛彈柔軟,和氣槍子彈一樣,只要不打造成純圓形的。讓后面是空的,加上點軟木,火藥燃燒時鉛金屬子彈自然就漲開,填滿間隙。

制造的子彈大小,讓這種前面半圓尖型,后面半中空可以塞軟木的鉛子彈,比膛線槍管的口勁稍小一點就是了。沒說一定要百分百用明朝時期的圓珠子彈嘛!

當然了,這樣的子彈因為比直接用圓珠形態的要麻煩點,可能造產量和時間上,比純圓形子彈要慢一點。

但是,慢工出細活嘛,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要一鳴驚人。

與眾不同才行!

畢竟,科學才是第一生產力,不是嗎?

很快,朱子龍以魚龍混雜的方式,購買下了大量的無縫鋼管,以及帶膛線的鋼管。

也沒急的叫人家送貨上門,而是依靠自己對家鄉縣城的熟悉度。來到了縣城母親河邊一處地方,這里有一個造船廠。

當然,不可能是打造軍艦啥的工廠,只是打造漁船的那種。

他在購鋼管的市場那邊聽人聊天時說起,這里有幾個因為船主家里出了點事,而剛造好不久的50100噸位的漁船,以及運沙船,半貨船待售。

100噸位的船可能一個人操作起來有點麻煩,但是如果只是50噸位左右的話。

這種程度的漁船或半貨船,一般只有二十多米長,高三米多,寬三四米多點的樣子。屬于常備二三個駕駛員,但熟練手加上不出遠洋海的話,其實經常也能看見會有一人使用的場景。

有時候如果風平浪靜的話,出一出稍遠的遠洋海域也是可行的。

正好符合朱子龍目前的要求!

什么,你問符合他的啥要求?

當然是,一個能裝貨多,這樣一個漁船比幾個卡車還裝的多。

二個是,朱子龍讓這一次的傳送出口位置的偏差幾十里,真的給嚇住了。他很懷疑,等他購好了東西回明朝時,也許在明朝沙灘附近的傳送陣出口位置,會歪到姥姥家去。

那怕是不好不壞的結果,也只少會有50的可能性,這一次的出口,指不定會是在明朝的海面上。畢竟海灘距離海面,可是鄰居關系。

如果明朝的出口真的歪到海面上去了,難不成你讓朱子龍開著東風大卡車向里面沖?

這不尼麻超級坑爹嗎?

估計剛過去幾秒鐘,卡車連貨一塊全沉海里去了。白穿越一次,浪費NNNN萬人民幣不說,也許自己還得給淹死。

所以,朱子龍決定了。

以后運貨來回,將卡車和漁船同時準備好,哪個方便就用那個。

反正也就是在船頭不遠處,開啟山寨月光寶盒的傳送陣罷了,因為有吸力,再加上發動機推動。一條直線向前移動,再則漁船的駕駛技術含量又實在是不高。

這都不是個事兒!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我有皇帝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