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坦克第一六六章:行醫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有坦克 >>北宋有坦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六六章:行醫令

第一六六章:行醫令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6日  作者:嘯天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嘯天狼 | 北宋有坦克 
››


奇書,移動版m.qibook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看不著邊際,天色黃昏落幕有些昏暗,好在天地之間一片白茫茫的,地上潔白的積雪給提升了不少的能見度。

三輛解放牌汽車行駛在最前面,車的后斗上用雨棚遮蓋,里面坐著一些老弱的清朔、擒戎的家屬。后面跟著的騎士,都是兩人同騎或者三人同騎。

寧榮的兩百騎兵在最后面負責警戒和安全。

如何安置這群人,李初想了想,最后在白龜湖周圍圈了一圈地,給這清朔、擒戎兩軍定居。

白龜湖在滍水河的上游中,距離汝墳鎮不遠,也就是到姜店鎮的距離。被圈出來的這塊區域就是后世的平頂山市的位置,這邊地勢平坦,而且旁邊就是環境優美的白龜湖,很適合作為騎兵家屬區定居的位置。

清朔、擒戎這個軍號也不能再沿用了,一來是已經脫離了大宋,二來清朔、擒戎這兩軍,在西京鄭州還有四個營,為了區分開來,李初本想用白龜為名,考慮到不怎么好聽,最后便以滍水為名,稱之為滍水騎兵。

編制暫定兩營一千人,除開馬奉那三百殘部外,再從家屬區招募七百騎,七百騎已是極限了,騎兵人員有,主要這家屬區中的戰馬數量不夠了,抽調七百騎后,區域僅剩下百余匹,都是幼馬和種馬。

好在李漢白間打掃潁橋鎮戰場時找回了不少的馬匹,這群馬匹被歸入到寧榮騎兵營中。

白龜湖旁,已經有士兵提前到了這里,給安置了不少的大帳篷,如今天色已暗,天寒地凍的,這些帳篷留給滍水騎兵的家屬居住,騎兵戰士則各自在區域中選擇地方臨時搭建今晚的住所,到了白天時,還會有物質送來,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李初在衙門中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拿著各種地圖在屋子里寫寫畫畫。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打下襄城后,才知道這治理天下也是一遭讓人頭痛的事。

城中的流民李初將嚴家、張家的地大部分分給了這群流民,天一早士兵就帶著他們出城,在嚴家莊附近安置下了,而嚴家莊原來的佃戶也重新分配田地面積,田地不足的,則在附近開荒田,麒麟軍給予補助。

現在是冬季,離開春還有幾個月,而且到收獲時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為了讓百姓都得以生存,在方針政策,則臨時采用了紅太祖大鍋飯、集體制。

這個集體制,僅局限于勞動、糧食歸公家安排分配,保證大家在來年收獲之前都有衣穿有糧吃,這其中,李初又補貼了不少的糧食進去。

好在這襄城縣的幾大倉庫中存糧充足。

隨著戰事的結束,襄城縣的城門打開,新一波的人員流失又開始了。

今天,從城內急著出去的人比昨日少了許多。

城門口依舊跟昨日那般,有士兵在城門附近免費發放鮮橙多。并不是只有出城的人都能拿到這個東西,城中不少的人也分發了一盒鮮橙多,很多人都喝過了這個東西覺得味道非常的好,尤其是這個包裝更是非常的輕便。

一些有眼光和遠見的商人就悄悄的來了縣衙找李初尋求合作方法。

除了商人外,一些百姓和流民也被麒麟軍的免稅政策給吸引了,沒有立即著急著出城。

城門開了后不久,旁邊的告示上就有兵丁張貼了兩張新的安民告示。

其中一張是開荒地的鼓勵和集體制的信息。

另一張,則是行醫令。

但凡縣內所有大夫、鈴醫等等都要到縣城中的醫署進行免費備案,并進行從醫資格考察,通過者發放行醫令,可進行行醫,并且擁有行醫令的大夫每月可以從縣城醫署中領取一些藥物、食物、金錢、衣物等等津貼。

醫術不精者,不允許行醫,可至城中醫署進行學醫,重新考核。

若有想開醫館行醫的大夫,資金不夠者,麒麟軍愿意提供資金幫助建設醫館。

縣內所有的醫館醫藥售價全部由醫署進行統一管理和監督。

為保證所有醫藥用藥的藥性和真實性,所有的藥材等等,必須報備醫署,由醫署進貨。所有大夫都必須從醫署中拿藥,不得私自跟藥商藥販進藥,一旦發現,取消行醫令,并且根據情況進行刑罰或者牢獄。當地自采或自種植草藥可以不必經過醫署。

醫署采購藥物后,普通藥物不會加收任何錢財,各大夫或者藥堂直接以采購價進行拿藥,只有部分極為特殊藥物,才會加收部分保管費用。

開放舉報,一旦發現任何醫館兜售假藥,次藥,所有百姓都可以向醫署進行舉報。

開荒地的鼓勵得到了圍觀的百姓一致好評。

可當行醫令被張貼出來,士兵宣讀之后,對附近的百姓產生了軒然大波。

行醫令?

沒有行醫令的不允許行醫?

好多百姓都不明白,為什么沒有這個令就不允許行醫了?

為了不被大家誤解和歪曲,李初還讓人在一旁逐條進行詳細的解釋。

發放行醫令主要是古代的封建思想嚴重,醫術這塊人員復雜,除了正兒八經的大夫外,還有不少的巫婆之類的,當然也不缺乏各種假醫術,醫術不精者,這要是給病人遇到了,不但全家家財送進去,只怕連命也不保。

尤其是巫婆、跳大神這類的,必須要杜絕。

雖然這個行醫令,也許日后會變成一種部門牟利的工具,但是對于目前的宋朝狀態來說,卻是能基本的保證最少給你醫治的是個正當醫生。

這條一解釋,街上圍觀的百姓立即拍手稱快。

而藥物由醫署進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證這藥是真的。

在后世,假貨橫行,幾乎什么東西都有假貨。可是對于一些用來救命的東西,再有假的,簡直就是在草芥人命,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

阿秀向張老財接了十貫錢,卻買來一個假藥。

要不是李初穿越到了這里,只怕阿秀今后的生活會是如同地獄!

雖然這個政策中,可以被人利用來貪污、玩弄職權的地方很多,但是有政策,總比沒有,放任自流要強吧,再說詳細政策這個,可以日后再想辦法一步一步正兒八經的規劃。

別的不說,醫生素質,必須要提高!

PS,明天應該有四更,所有的打賞感謝、月票感謝,留明天一起,沒時間了,我還得趕下一章。

(未完待續。)

奇書書迷同時還在看:


上一章  |  北宋有坦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