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照,大千清明。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
只見月光之,凝成一個人影,五官端正,神色淡然,顯得仙風道骨,卻也虛無縹緲。
盡管月光凝實,已如真身,然而,眾仙看去,眾生看去,卻也只見得朦朧月光。
盡管看清了那人的面貌,盡管看清了此人的身影,但卻仿佛看見了一個虛幻的場景。
這個人影,無論面貌身材,氣息味道,與原先的天殺真君清原,全無異處。
但不知為何,你看見他,卻也仍然如同看著茫茫天際的一輪明月,仿佛什么也不曾看見。
清原得道時,得一明月。
清原成道時,亦成明月。
這已不再是他的真身!
他的真身,是他的大道!
他的真身,是適才顯化出來的明月!
他的真身,已然徹底融入天地之間!
他不再是他!
他是大道!
他是天地!
“靜誦黃庭三兩卷,修開玉樓十二重。”
清原輕吟出聲,悠悠感嘆。
一經成道,一成天地,再非往昔。
他看向太祖師所在,神色淡漠,無悲無喜,無怨無恨。
而太祖師,億萬丈之身,俯視下來,亦是冷漠沉重。
各方道祖也停下糾纏,再無大道變遷之碰撞。
如紫霄大仙、東天海運帝君、西方佛祖、南方無色無霧天君,各自顯化,目光沉凝,落在了清原身。
沒有誰再出手!
也沒有誰再妄動!
當清原成道,卻未成天地,還可說差了半步。
但天帝冊封,便讓清原提早走過了這半步。
如今他徹底化身天地大道,成了其的一部分,也站到了這個層面,到了與他們并肩的地步。
天地!
大道!
道祖!
圣人!
混元大羅金仙!
諸般稱呼,都不足以形容這一個境界,或許,這也已經超出了“境界”二字所能描述的范疇。
此刻再想滅殺清原,便是毀天滅地。
他們本身也是天地,膽敢毀天滅地,也即是自毀大道。
更何況,清原已然成道,身成天地……縱然太成道日久,可同為道祖之輩,同為天地至尊,孰高孰低,亦是難言,誰要滅誰,也是難說。
“塵埃落定,無力回天。”
無祖師聲音,徐徐傳來,淡然無為,悠悠說道:“諸圣以為如何?”
諸圣沉寂,無聲應答。
良久,才聽太開口,聲若雷霆,道:“封神,超脫。”
聲音傳來,一切立定。
當清原成圣之后,之前所有的爭斗,也都在這一刻,煙消云散。
此前要泯滅變數。
如今這變數已成大道,天地已然承載此道。
既然不能毀滅天地,既然不能分出生死,那么,此事終究是到此為止了。
道祖之下皆螻蟻。
無論此前的爭斗,犧牲了什么,對于太祖師而言,也不過“芻狗”而已。
諸圣對于清原,再無殺機。
但清原也是諸圣之一,也是天地最原始的一部分。
封神之事,已不能瞞過他的所知。
道祖無所不知,當清原達到這一步,才知此言不虛……之所以封神難測,只因他本身便是一線大道罷了。
“封神?”
“超脫?”
“原來如此。”
清原心有了許多明悟。
天地初定,大道無序,今有眾仙共立封神榜,立天庭,定地府,建三界輪回。
云鏡先生根據天地之間的道理,猜測諸圣設下封神大局,亦是為了功德二字。
然而,道祖才是道理,一切的道理,都不能套用在道祖身。
云鏡先生的猜測并不正確。
諸圣所為,不是功德。
諸圣所求,乃是超脫。
“超脫……”
清原微微閉目。
他身成天地。
他無所不知。
這三界六道,這九天十地,仿佛都是他身子的一部分,仿佛都是他的手腳一般。
但他卻也只能拘束在這身子之。
道祖成天地,卻困于天地。
想要跳出這個天地,便是超脫。
然而,道祖已成天地,一旦超脫,大道空虛,這天地必將崩塌。
他們自身是天地,盡管超脫之后,瀟灑自在……但至少此時此刻還是天地一部分,他們此時此刻的所有念頭,都不會對這天地有半點不利的舉動。
于是,才有了封神大局。
“這是封神。”
清原睜開雙眸,眼眸之,光芒閃爍,深邃悠遠,有星河浮現,有幻光倒轉,有乾坤變化。
諸圣即將超脫。
而這個天地不能缺失大道。
因此封神,便定下了雷火瘟斗,三山五岳,群星列宿,興云布雨,幽冥善惡等八部正神。
若說這個天地,便是一座房屋,那么道祖便是即將脫出的支柱,而接下來封神榜的諸神,便是這天地新的根基。
雷火瘟斗,三山五岳,群星列宿,興云布雨,幽冥善惡等八部正神,便是這天地的橫梁立柱,根基所在。
而這天地的主人,則是這位被推舉出來的帝君!
只是,因清原這一線生機在此,故而封神走向再非諸圣所設想。
他攪亂了一切,卻營造出了諸圣意想不到的新格局。
現如今,亂世的清原,也已成圣。
諸圣的目光,投在他的身。
然而清原神色依然淡漠。
只是他也知曉,諸圣此刻的想法。
只見他把手一揮,頓時便有一柄玉如意,飄然而出,通體潔白如霜,全無半點瑕疵,仙氣縹緲,似虛如幻。
此乃清原本命至寶之一。
隨著清原成天地,此寶也化身天地,成無至寶。
然而,當年此寶乃是封神榜之榜軸,染了一絲封神榜的氣息,故而有了封神榜收納魂靈的點滴神異,因此,這些年間,但凡被此寶所殺之人,盡數化入其。
內一點魂靈,入了其,便不封神臺。
此刻清原成圣,已能放出此寶內魂靈。
但見他把手一揮,便見數道魂靈,瞬息而出,投入了封神臺。
例如坎凌青牛,例如蠻部妖神,例如眼道人燕閑等等人物,盡在其。
頓了一下,清原又取出一對神眼,將之打入眼道人的魂靈之,一并投入封神臺,還了這法寶于他,日后封神,還有用處。
見得清原身成大道,行事符合諸圣之意,于是那若有若無的緊繃味道,也隨之散去。
然而在這時,便聽南方無色無霧天君淡漠開口,說道:“封神之位,應當按照之前位定而封,然而你今為道祖,此前卻牽扯人世,那封神臺,許多魂靈與你有所牽扯,沾染天地氣運,故而氣運沉重,顛倒乾坤,神位必將混亂。此刻看來,諸圣還須將你氣運,稍微壓制一番,按照此前封神位定而來……”
一剎那,天地寂靜。
無數目光,朝著清原所在而去。
然而除道祖之外,幾乎無人能見清原所在。
只聽一句淡淡聲音,悠悠傳來。
“當今天地,應以當前天地定律而來,莫非諸圣作為天地大道,還想違逆當今天地之運轉?”
本書來自/html/book/34/3465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