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章六六八 三危之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封仙 >>封仙最新章節列表 >> 章六六八 三危之山

章六六八 三危之山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24日  作者:六月觀主  分類: 仙俠 | 修真文明 | 六月觀主 | 封仙 

三危之山。

清原踏足其中,頓覺與外界相隔。

他朝身后望了一眼,雖然只隔一步,卻如相隔兩界,只是,隱約還能感應到身后的幾分變化。

“約莫……比千丈崖下稍微高明些許?”

清原大約察覺,身在這里,似是如同身在千丈崖下那般,與中土隔了一堵墻壁,只是眼前這堵無形的墻壁,要比千丈崖那里的石壁,厚實了十倍不止。

“勝千丈崖十倍,但作為洞天福地,本應隔絕外界,絕不僅是如此。”

他這般想著,站在這片山脈當中,徐徐行走。

他如今身在這洞天福地,比起身在外界,可算是稍微安穩一些,但還未能真正安寧下來。

自己能入這洞天福地,其他人只要尋得方法,也能入得這洞天福地。

清原在外界消失,而以各方修道人的奇妙手段,未必不能尋到他消失不見的確切位置,只要尋到了這個位置,就極有可能發覺這座洞天福地。

“雖說這三危之山難以尋得,須得從東面望西,以神光西照,才能顯現出來……但各方人物,絕非等閑之輩,或是性情聰慧,或是感知敏銳,或是恰好得知此處有著洞天福地,也或是從典籍之上,知曉當年朝真山祖師來過這里。”

清原心道:“各種人物,各種變化,都極有可能。”

清原并不認為他在這里,就可以瞞過眾人。

或許再過片刻,就會有人尋到清原消失于人世的地方,然后過一段時日,會有人察覺此處有洞天福地。

一旦發現此處有洞天福地,自然會尋到踏足此處的辦法。

而那時,若是不能把這入口關閉,三危之山便是任人來去的地方。

別人或許難以探知這三危之山的所在,但在清原眼中,這種地方,定然是瞞不過守正道門的人物。

“山川、流水、草木、巖石、塵埃、飛禽走獸等等方面,都是這山中的軌跡。”

“我只有將這里的一切紋理,盡數探查清楚,才能把這座三危之山的一切都在心中推演清楚,從而算出該用什么樣的手法,才能跟這座山脈的各種紋理相合,繼而加以操縱,關閉入口。”

“這絕非易事,就算悟性極佳,就算人仙之輩,只怕也要十年八載的光景,甚至數十上百年也說不定。”

“但我沒有多余的時日了。”

清原微微閉目,他將踏入洞玄樓的陽神,盡數釋放出去。

六月不凈觀注重于陽神這一方面,在洞玄樓這一步,有著其他功法難以相提并論的絕妙之處,論起陽神的感悟,縱是半仙也猶有不及。

他在山河樓時,能觀看山河地勢,從而借助山河之地勢,如今踏足洞玄樓,不僅一眼看透山河玄理,更是有著看清天地玄妙的本事,就算不去借用大勢,施展本領起來,也比往常,更具玄機妙理。

而他借助風雨,山河,地勢等等方面,更是遠勝之前。

仗著洞玄樓,他在這洞天福地之中,會有極大的優勢,連人仙之輩都難以相比……或許,能讓他在短時日之內,悟出關閉東面入口的法門。

只是所謂縮短時日,怕也有限。

畢竟,不談其他方面是何等艱難,單是這些飛禽走獸,便是極大的變化。

行走于土地上,腳印便是新的痕跡;飲下一口河水,便會讓河水少了一些;吃了一些花草樹葉,就會讓這里生機減少一點;捕殺一頭獵物,就會讓這里少了一頭生靈。

這一點一滴的變化,時刻改變。

想要悟出能夠操縱這里的法門,就必須把所有變化都納入其中,否則,只要有一頭生靈吃了一片樹葉,就是一點變化,之前所有的推演,都前功盡棄。

“生靈……”

清原忽然怔了一怔,他從踏足這里,就一直察覺有些古怪,但因為疲累不堪,著實難以在瞬息之間反應過來,此刻心中想起那些極可能引動變化的飛禽走獸,頓時有靈光閃過,“這里……生靈絕跡?”

自踏足這座三危之山以來,他便沒有見過一個生靈,沒有飛禽走獸,沒有螻蟻蟲豸,看似草木生長,生機勃勃,實則,只有草木生長,沒有鳥叫蟲鳴。

這是一種另類的死寂。

甚至,連風都不可察覺。

這里如同畫中的景色,靜止不動。

“怎么會這樣?”

清原低語出聲,實際上,這樣的場面,對他而言,自是再好不過,少了飛禽走獸的無數種變化,將會讓他掌控這座三危之山的難度降下許多,從而耗費的時日,也會減少許多。

或許三年五載,便可掌握這三危之山。

當然,對于清原如今的處境而言,三年五載還是太長了些。

可清原此刻憂慮的,并不是這三年五載,而是這個地方,為何會生靈絕跡?

“洞天福地當中,實如小千世界,寄托于大天地,自成一方小天地,而小天地內中的一切,實則與外界大天地無異,足能衍化生靈,而內中生靈,亦是足以繁衍生息。”

“但這里為何生靈絕跡?”

“莫非這就是三危之山不曾被人所得的原因?是這座三危之山難以被人挪動?還是此山另有古怪,導致浣花閣和朝真山,都棄了此處?”

他為人謹慎,不敢輕易涉險,思慮頗多,一時間,萬千想法俱都在心中閃過,最終還是一咬牙,心道:“事已至此,我也再無退路,只能謹慎提防,不要大意。”

他深吸口氣,尋了個地方,盤膝坐下,安心打坐,以黃庭仙經恢復法力,以六月不凈觀溫養陽神。

而古鏡懸在頭頂,避免變化。

至于他手中的玉如意,則順手一揮,游走各方。

玉如意乃是本命至寶,在清原手中,如臂使指,運轉在外,也如眼目一般,可以觀測各方。

外界白云流轉,時日匆匆,轉眼已過兩日光景。

兩日當中,已經有人尋到清原最后氣息的消失之處。

在這個地方,有過許多修道人,來來往往。

有人駐足許久,然后認定這清原是有了純粹的斂息法門,然后前往各方追殺,生怕被他逃得遠了。

而另外有人,則未曾離去,在原處尋找蛛絲馬跡。

其中有些人,經過兩日細想,或是經過翻閱典籍,隱約明白了這里非同尋常。

但一時間,倒還未有人想到這“洞天福地”四字,畢竟世間洞天福地,多是傳遍天下,多是有主之處。

無論外界如何變化,清原也再無半點消息。

在這兩日間,外界風起云涌。

中土之外的各方修道人,經過這段時日,也大多趕到了中土境內。

一時之間,中土地界的修道之人,似乎顯得頗為熱鬧。

如以往真人之輩,神龍見首不見尾,如今在中土地界,便常能得見真人行蹤。

而天殺真君之名,已傳遍人世各方。

只是清原本人,卻仿佛在世間消失得全無蹤跡。


上一章  |  封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