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歷史軍事作者:那年那兔本章:
英屬加拿大戰前只有不足500萬人口,但是以其基本條件,就算2000萬、甚至3000萬人口也不難養活,只是南邊緊挨著各方面條件都更好的美國,絕大部分來到北美的移民都被其分流走了,加拿大始終都只能分到一點殘羹冷炙,因此人口一直都僅有美國的十幾分之一。也正是由于人口嚴重不足,英屬加拿大的工業一直很難發展起來,才只能靠賣資源混日子。
但是現在情況卻不一樣了,英屬加拿大不但一次性地多了700多萬人口,而且在三國大戰之后,英屬加拿大政府還驚喜地發現自己在移民眼里居然有了一個比美國優越的地方,那就是安全......
雖然中美兩國已經握手言和,但是人都看得出美國很不服氣,而墨西哥問題仍未解決也妨礙了兩國徹底和解,說不定什么時候這兩個大國就要再打一次,因此歐洲人想要移民美國的話,就得先掂量一下其中的風險。
與之相比,英國雖然這幾年里跟中國的關系惡化了許多,但老張伯倫的尺度把握得很好,兩國的交惡始終只停留在貿易和外交的層次,而且英國政府始終沒碰華夏墨門的逆鱗——南非的白金和鉻礦、澳大利亞西部的鐵塊以及波斯灣的油田至今仍在中國企業控制之下(只是稅率有所提高),正如中國政府也從不在中印邊境增兵刺激英國一樣,雙方都有顧忌、打起來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因此英屬加拿大自然要遠比南邊的美國安全得多。
而老張伯倫意識到這一點后,存心加以利用,從此愈發高調地鼓吹中英友好,甚至還解除了針對中國商品出口的禁令(注1),以便讓加拿大更好地吸引歐洲移民,英屬加拿大的人口更是飛速增長,其本土化進程也不斷加快,成為英國經濟和工業的最大增長點。
除了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乃至于印度,也都在老張伯倫的極力推動下逐步建立起了大量的初級工業部門,比如南非的有色冶金、澳新的毛紡、印度的鋼鐵和棉紡等,而英國本土則集中力量發展高端產業,從而挖掘出了更大的發展潛力。而且必須說明的是,英國本土在堅實基礎和雄厚財力支持下推動的高端工業跟德國形成了直接競爭,導致剛在三國大戰期間過上了好日子的德國經濟再次陷入了困境......
雖然嚴格來說,德國工業產品的平均質量還是要比英國貨稍好一些,但差距小到一定程度之后,英國主導西方世界話語權的優勢就凸現出來了,在英國媒體的刻意引導下,德國產品注重質量的特點被說成了“性價比低”,再加上這個時空的瑞士工業獲得了超乎想象的發展(美國不再安全之后,大量的國際資本涌入了這個永久工業國,使其迅速成長為世界精密機械工業的龍頭老大,而這原本是德國工業競爭力最強的兩大優勢部門之一。),其精密機械工業水平已經超越了德國,兩頭擠壓之下,德國企業的日子自然非常難過,也就在化工領域還能坐穩世界第一的位置。
1910年的大英帝國如果將殖民地也算進去,工業總產值已經幾乎達到了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而美國的占比則在去產能之后迅速下降到了18,至于德國,比美國還要再低一點,已經完全無力挑戰英國,并且它跟英國之間的差距還在繼續拉大,以德國容克一貫的欺軟怕硬,是絕對沒有膽子鋌而走險的,至于德皇威廉二世,無論膽魄還是權威,都跟小胡子相去甚遠,因此德國只能像俾斯麥下臺之前的時候那樣收起自己的爪牙,向英國人裝乖賣萌,擺出一幅人畜無害的模樣......
大英帝國重新成為了西方世界無可爭議的龍頭老大,但這個老牌帝國卻并沒有能夠完全恢復昔日的榮光,因為一個更加古老的偉大國度已經在遙遠的東方強勢復興,她以只出一半力氣(一直到戰爭結束,中國都沒有總動員。)就打垮了兩個大國的可怕表現宣示了自己的無比強大,世界霸主?呵呵,如果不算中國,英國的確是有這個資格......
英國雖然在三國大戰中獲利豐厚,但是這種局面幾乎是一邊倒的戰爭,最大的贏家永遠只會是戰勝國。通過《樸茨茅斯條約》和《倫敦條約》,華夏共和國的國土面積擴大了一倍還多,雖然這些土地大多質量不佳,但是幾近200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面積擺在那里,光是地下埋藏的礦產資源就足以讓李暉樂得合不攏嘴。
何況總量那么大,就算農業用地的比重較小,也至少能有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與牧場,以中國人的種田專長,開發潛力絕對不容小覷。而在奪取了美俄在太平洋沿岸的全部國土之后,太平洋海域已經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跟中國漁民爭搶了,中國人口再多,大半個太平洋的漁獲也足以滿足相當一部分的動物性食品需求了,李暉一度認為還得奮斗多年才能實現的小康目標,不知不覺間竟然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另外,那些原始森林的價值也同樣不能忽視,雖然森林覆蓋率的猛增,國內的木材價格必定暴跌,濫砍濫伐的情況自然會大大減少,這對中國早就開始的環境保護工作無疑大有幫助,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獲。
除了土地,華夏共和國政府還通過所謂的“贖金”從美國與沙俄那里勒索到了總價值多達一千余噸黃金的貴金屬,這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有顯而易見的巨大好處。
注1:雖然高額的關稅免不了,但總比完全不準銷售要好,反正中國大部分出口商品都是賣方市場,再貴也只會影響銷量、而不致于完全賣不出去,何況還有走私這條路呢,須知解除禁令之后,走私犯的定罪也沒以前那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