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第三百八十二章 挺進哈薩克草原(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挺進哈薩克草原(上)

第三百八十二章 挺進哈薩克草原(上)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3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其實,雖然嘴上從不承認,但沙皇尼古拉二世對自己國家的外強中干也并非一無所知,他在西線一下子投入50多萬大軍正說明了這一點。要知道,以俄方情報部門的估算,由于后勤的困難,中國最多只能在天山以北長期維持兩個師的部隊,也就是說俄方實際上是準備以十倍的兵力來進攻的。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居然能夠有十幾萬人參戰,那50多萬俄軍頓時就悲劇了,本來就算打不贏,撤退應該也不困難,可現在卻幾乎全賠光了......

“沒有鐵路,全靠馬車運輸,居然能夠支持那么龐大的部隊?”,俄國人無論如何都難以相信,可是事實勝于雄辯,他們不得不信,最后只能將之歸于中國行政和后勤效率極高、貪污浪費極少上面。不過呢,雖然這兩個原因也的確存在,但李暉解決山北省駐軍后勤問題真正的倚仗還是他的系統,越是交通不便的地區,系統直接供貨的優勢就越是能夠凸顯出來,何況三個騎兵師都是精銳部隊,也值得他為此花費大量寶貴的硬通貨......

由于地形差異是明擺著的,早在甲午戰爭期間,李暉就猜到將來中俄兩國之間若是爆發戰爭,重點一定會是西線戰場,因此早在打敗英國人之后就開始籌謀,決定派遣三個騎兵師來負責這個方向,然后以此為基礎,派出“分身”過來部署開戰后將會大量需要、而當地又不能自給自足的那些戰略物資,比如彈藥。

雖然中美戰爭爆發后“分身”就換了一位去北美了,但山北省彈藥的儲備量已經相當驚人,足夠三個騎兵師以最高烈度用上整整一年!此外,考慮到戰爭期間馬匹損耗很快,李暉還向系統購買了10萬匹天馬和2萬匹中國重挽馬放養在天山北麓的牧場中,這些良馬不但本身是重要的補給物資,必要時還可以轉化為強大的運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像那些保質期比較短的物資比如食物,當地就能解決(這些年里西北地區軍屯的成果卓著),因此李暉也就不必為此浪費錢了。值得一提的是,迪化還建起了國內第三家大型食品廠,目的正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天山南北豐富的農牧業資源,給三個騎兵師服務,其中牛肉干、方便面、壓縮餅干等易于攜帶的產品受到了李暉很高的評價,在即將發起的大反攻中,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極度輕盈的特殊食品和李暉親自研制的微量營養素補充片(每個星期吃兩片脂溶性營養素1片、水溶性營養素1片。就能保證人體對那些野戰干糧中特別缺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的需要,因為膳食纖維靠這個補充不了,肯定沒法完全替代蔬菜水果和粗糧,但是能夠讓人半年之內不吃一點蔬菜水果粗糧也不會因此犯病,已經足以令部隊的遠征能力產生質的飛躍。),中國三個騎兵師才能傾巢而出!

沒錯,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沙俄打上門來,以李暉吃軟不吃硬的脾氣,怎么可能不還以顏色呢?而在內線的反擊中消滅了大量俄軍的有生力量之后,再反攻越過國境線,無疑阻力要比之前小得多。因此不等俄軍反應過來,剛剛取得了輝煌勝利的三個中國騎兵師就馬不停蹄地立即向西殺出國界,從南邊繞過齋桑湖、長驅直入殺進了哈薩克大草原!

哈薩克草原以丘陵地形為主,因此地理上也稱其為哈薩克丘陵,不過這些丘陵的坡度并不算大,跟國內的那些丘陵完全是兩回事,馬車可能有點麻煩,但騎兵在草原上大部分地域都是可以隨便馳騁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是純騎兵部隊的話,敵人將完全沒法預測他們的行進路線和攻擊目標,就算在草原上部署了百萬大軍,也很難截住合勢齊力并為一股的三個中國騎兵師......

早在制定這次遠征計劃的時候,那位年輕的小伙子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因此在這次遠征之前,三個騎兵師將準噶爾大會戰中立下大功的野戰炮全都換成了武器庫里早就準備好的75mm山炮(105mm山炮的炮管太重,天馬馱不動。),然后體型太大、走不了崎嶇山路、過河也有些麻煩的中國重挽馬也一起留了下來,遠征軍的地形通過能力由此暴增。

須知天馬走山路的能力極強,而且馱載能力比正宗的馱馬都絲毫不弱(不過跟驢騾就沒法比了),山炮又能拆開馱運,也就是說,這支部隊已經可以自由地在哈薩克草原上任選行軍路線,可以安全地走大路時,他們可以將馬車組裝起來讓天馬拉著以加快速度和節約體力,路上有強敵阻截時,他們如果不想強攻,將馬車拆掉轉成馱馬就可以很方便地繞過去,之后既可以攻擊敵人的側后,也可以就此遠離......

這下中亞俄軍可就頭大了,由于之前進攻出人意料的慘敗,中亞俄軍的兵力頓時有些吃緊,而中國遠征軍別看人少,卻憑借著之前近乎全殲50多萬俄軍的驚人表現具備了極大的威懾力,根本就沒有任何一支俄軍部隊敢跟他們野戰。而在只敢死守陣地,不敢運動起來的情況下,俄軍就算有百萬之眾,也完全無法在開闊的哈薩克大草原上將中國遠征軍給截住。

好吧,就算死守陣地,也照樣沒有什么卵用,中國騎兵師的火炮數量雖然沒山地師那樣多,但跟俄國軍隊相比,那還是要多得多。如果再算上迫擊炮、輕機槍和沖鋒槍的火力,以俄軍的素質,就算守軍多出兩倍,也得有永固工事的保住才有頂住的希望。可是沙俄政府戰區還以為西線自己是形勢占優的,根本就不可能想到在這邊建一條堅固防線抵擋中國的兵鋒,好吧,就算想到也建不起,在遠離俄國核心區域、而且人煙稀少又貧困落后的哈薩克大草原上建一條符合要求的堅固防線,換成三十年后的蘇聯來做,都得脫一層皮......(未完待續。)愛尚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