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克利夫蘭總統裝慫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民眾的強烈不滿,雖然這個時期主張和平展的論調在美國國內還很有市場,甚至也有不少人反對直接吞并夏威夷,但那個控制夏威夷的國家并不是某個歐洲列強,而是大洋彼岸的中國,性質立刻就不一樣了。
由于李暉穿越引的蝴蝶效應,如今美國國內的**情緒遠比歷史上還要高漲,好幾萬美國淘金客慘死在他們寄托了自己“美國夢”的阿拉斯加,包括黑幫、私人武裝乃至于州民兵在內的美國各路人馬全在那片明明是美國自己的國土上慘遭敗績,以致于聯邦6軍都不敢直接過去征剿,還得先擴軍備戰,這讓美國上下無不耿耿于懷(只有聯邦6軍的將軍們例外)。
如果說之前美國人排華主要是因為嫉妒和厭惡,現在美國人**則更多地是出于仇恨了,民間針對在美華人華僑的暴力犯罪層出不窮,美國自詡公正的法律系統卻對此視而不見,逼著美國境內的華人華僑離開美國。然后,其中一些不甘心的華人青年并沒有選擇返回國內,而是北上投奔阿拉斯加的同胞,使得那里的反叛軍實力越來越強,而他們心中的仇恨也令反叛軍對待美國人的手段日益殘酷,這又反過來進一步激了美國民間對華人和中國的仇恨。
而不久前中國通過《加爾各答條約》獲得了加拿大西部之后,更是直接威脅到了美國本土的安全,也令美國民眾的**情緒愈高漲。
這樣一個“極端反美的邪惡國家”搶占了夏威夷群島這個美國西部的海上屏障,幾乎就像是拿槍口對準了自己,克利夫蘭總統居然還能忍下來鼓吹和平,就算叔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啊!于是美國報紙和民眾紛紛蔑稱其為“美國有史以來最軟蛋的總統”,甚至還有很多人聚集地白宮外面集會示威......
由于上臺后美國經濟蕭條(注1),克利夫蘭的支持率本就在飛下滑,這下更是雪上加霜,若非美國憲法規定必須犯有重罪才能彈劾總統,克利夫蘭又死賴著不肯主動辭職,十有**已經提前下臺了......
但無論如何,克利夫蘭想要第三次連任已經沒了可能,不光是他,美國內戰之后好不容易才重新展壯大起來的民主黨也再遭重創,也不知道這次得過多久才能再次成為執政黨。而共和黨上下卻都為此彈冠相慶,盡管其中也有明白人認為克利夫蘭的做法其實并沒有錯......
“我一直都不喜歡這位總統先生,但他這一次沒有做錯,現在的美國真沒能力馬上對中國開戰,只能暫時隱忍爭取時間。”,前一年才剛剛成為紐約市警察總局長的西奧多·羅斯福對克利夫蘭總統表示了同情,但他的語氣怎么聽都有一股幸災樂禍的味道,“如果硬要找出他的錯誤,但就是沒有盡早吞并夏威夷,如果夏威夷已經是美國的國土,中國人未必就敢出手。”
但西奧多·羅斯福的摯友、以著作《海權論》(也譯作《論制海權》)而享譽世界的海軍軍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卻委婉地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是的,未必就敢,但也有出手的可能不是?中國人連大英帝國都敢打,而且還打贏了,你以為他們有什么事是絕對不敢做的?何況就算正式將夏威夷并入版圖,也需要得到歐洲列強的承認才有意義,時間上來不及的。你就算要怪,也怪不到現在這位總統先生的頭上。”
“這倒也是,只能怪他運氣不好,或者說是沒有眼光,居然趕在那個時間點上競選總統。”,羅斯福聞言微微頷表示了贊同,但對現任總統的輕視仍然是溢于言表。
雖然此時還很年輕,但羅斯福深厚的背景卻令他可以掌握到很多連政府高官都不知道的隱秘信息,上一次大選的時候恰逢經濟危機期間的一次反彈,很多人都天真地以為這是危機結束后的復蘇,卻沒想到這才是真正危機的前奏,而這個時候競選總統成功的克利夫蘭在某種意義上不過是一個背黑鍋的,像西奧多·羅斯福這種金融資本集團的“自家人”又如何能夠看得起他?
“有幾個人能像你那樣看得準啊!”,馬漢有些無語地看著這位忘年之交,他對克利夫蘭的評價可沒這么刻薄,好歹在他的任上,美國海軍終于開始加造艦了。
羅斯福卻并不認為那是克利夫蘭的功勞,“國家安全受到了那么大的威脅,如果還不知道要擴軍備戰,那這個總統的位子上還不如坐一只狗呢!”
“但他畢竟是有做了些事情的。”,馬漢并不想跟好友爭論,說到這里就換了話題,“不過主力艦的建造周期很長,而且我們現在的大型船塢也太少了,新建也要很長的時間,光是克利夫蘭這一任擴張海軍遠遠不夠,至少之后的兩任也得維持這樣的政策才行。”
羅斯福卻搖搖頭,補充道,“光增加投入是不夠的,主持海軍部的還得是一個內行,我們新設計的印第安納級戰列艦那簡直就是破爛貨,如果碰上中國的海天,那是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甚至就連適航性和通過能力都遠遠不如,與其讓這樣的廢物占用船臺,還不如多造些輔助艦管用呢!”
注1:即189o年世界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在美國持續時間特別長,過程也一波三折,1893年經濟危機再次爆,而且程度極其嚴重,主要工業品產量普遍普遍下降了2o,工業股票的價格基本都被腰斬,失業率大幅攀升。雖然1895年的時候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民眾生活狀況的好轉存在一個滯后期,因此直到克利夫蘭1897年結束自己的第二個總統任期,他的評價都沒能好轉。(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