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

第二百二十六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3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然后就是中*隊出人意料地使用了前所未見的“穿墻戰術”,快速穿插到總督府的四周將其包圍,最終成功地活捉總督米切爾爵士,迫使大部分守軍放下了武器,若非澳新軍隊展現出了他們對于大英帝國的忠誠和無以倫比的勇氣,新加坡戰役搞不好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提前結束了。

“穿墻戰術”容易學會,但這次戰役中暴露出來的西方軍隊作戰意志不足的缺陷卻很難得到解決,總督一下命令,幾萬人就老老實實地向兵力僅相當于己方二十分之一的敵人投降了,其中甚至包括號稱素質很高的、來自于英國本土的部隊,這簡直就跟封建軍隊差不多,李暉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心底里對西方列強的最后一點忌憚也不復存在。

“號稱歐洲第一的法國陸軍,一戰打到后期要靠督戰隊才能勉強堅持作戰,而且只能防守不能進攻;二戰初期更是速敗,近百萬軍隊直接就向德軍投降了。英軍在東南亞被騎自行車的日軍打得落花流水。美軍沒空中支援的時候連朝鮮人民軍都打不過,俄軍奧軍之流就更別提了。就算是表現最好的德軍,再被小胡子灌注信仰之前也是只能打順風仗,一旦陷入逆境就會很快喪失作戰意志,尤其是德國海軍,日德蘭海戰明明交換比占了不小的便宜,居然就被嚇得再也不敢出港,后來因為上面下達了出海作戰的命令,甚至干脆起兵造反以逃避責任......”,回想了歷史上西方軍隊的種種丑態,李暉的嘴角不禁微微一翹,不過他想這些可不是為了找些樂子,而是希望弄清楚為什么會這樣。

“近代民族主義興起之后,西方列強都具備了舉國動員進行總體戰的能力,但是士兵們也不傻,除了極少數像小胡子這樣的狂熱愛國者,絕大多數人都需要利益的調動才能奮勇作戰。如果士兵能從戰爭中獲得遠大于風險的利益,比如侵略滿清時期虛弱的中國,那他們會相當積極,而要是沒什么獲益、死亡率卻非常高的戰爭,比如兩次世界大戰,那就只能靠嚴酷的軍紀來逼著他們作戰了。一旦軍紀很難再繼續得到執行,比如部隊被打散了建制,投降保命就會成為絕大多數人的選擇。而要是連指揮官也投降了,他們有了推卸責任的借口,自然更是降得心安理得......”,李暉想明白這一點之后,對人民軍隊的優勢頓時有了更深的認識,“而人民軍隊則不一樣,首先我們無論主動發起還是被動卷入的戰爭,為的都是國內最廣大人民的利益,而并非只是為大資本家大地主謀取利益;而黨組織的存在又使得每支連級以上的部隊都如同一個獨立的單元,就算與上級失去了聯系,甚至上級叛變投敵,只要還有政工人員在,他們就能夠繼續堅持下去。雖然政工人員也可能戰死或者叛變,但一大群人都出問題的概率顯然要比一小撮人出問題的概率小得多......”

不過,澳新軍隊英勇頑強的自發抵抗還是贏得了李暉的尊敬,也讓他多少對那些罪犯的后代生出了一點忌憚,“不過,哪個國家都有勇士和英雄,兵源地的民風對于部隊戰斗力和作戰意志的影響也不能忽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隊守衛新加坡時都有這樣的表現,如果是保衛他們自己的家鄉,意志必然更為堅定。還好兩地人口不多,否則日后攻略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時候只怕要付出超出想象的代價,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兩地人口眾多,我也就不會打它們的主意了......”

澳新軍隊的勇氣令人欽佩,但在正面作戰中,血肉終究無法戰勝鋼鐵。陸戰隊以步兵班排發動進攻時,被澳新軍隊一次次地挫敗,但當港內的中國艦隊開始炮火覆蓋后,這場戰役的結果已經再無懸念。

海軍主力艦遠超陸軍想象的恐怖火力密度,足以輕易摧毀任何已經暴露了的敵軍陣地,何況澳新軍隊根本就沒有像樣的防御工事可用,這簡直就跟歷史上中國淞滬抗戰時羅店那個“血肉磨坊”差不多。

如果硬要找出兩者有何不同,大概也就是是犧牲在羅店的中國官兵是因為他們頂頭上司的瞎指揮才冤屈地死在那里,本來他們完全可以犧牲得更有價值,而這些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軍人則真正是沒有別的選擇,他們用自己的性命,向全世界證明了陸軍在大口徑艦炮的有效射程之內是多么地脆弱。至此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再沒有哪個國家敢將大量沒有完善工事保護的陸軍部隊部署到沿海艦炮的火力威脅之下......

不過,中國海軍對居民區進行無差別炮擊、打死大量市民的消息傳回歐洲后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各國媒體的聲討,盡管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祖輩在開拓殖民地的過程中直接屠殺的土著數量是這個的百倍千倍。

再次領教了西方人雙重標準的李暉卻再次展現出了他強硬的一面,面對國外媒體的聲討和國內不少人基于傳統觀念作出的附和,他公開贊揚了海軍兩大艦隊在新加坡戰役中的出色表現,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勝利。”,并且還提前說出了那句名言——“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令國內外輿論一片嘩然。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不把那片居民區里的外國平民當人,以大口徑艦炮長時間進行覆蓋性炮擊,經濟上也實在是很不劃算。如果按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艦炮的一發爆破彈值大約200兩紋銀,而炮管內襯的價格更是無比昂貴,總花費幾近上百萬兩紋銀,以十九世紀末炮火殺敵的效率,這簡直是敗家到了極點。事實上,如果不是新加坡現在城區還相當小,而病急亂投醫的米切爾爵士戰前又集中了太多的兵力,導致那一萬多澳新軍隊無法充分展開,只怕中國海軍將炮彈打光了也未必能夠完全解決戰斗。(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