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本的價值(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本的價值(下)

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本的價值(下)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31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更重要的是,符合條件的那些海外華人華僑子弟基本都是出身富貴,有幾個人愿意回國后只當普通的技術工人?

因此這條路根本就行不通,以致于李暉一度都放棄了迅速推進工業化的打算,而只準備搞一些樣板性的大型企業出來,也就是所謂的“地基計劃”。

不過,在日本使團來華求和之后,李暉卻意外發現,中國快速推進工業化并不是沒有可能,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日本。

雖然因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和擴軍備戰的需要,日本政府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足夠的財力在國內實行哪怕只是小學階段的免費義務教育,不過即使如此,1873年時就接近三成、如今更是已經高達五六成的小學入學率也足以培育出相當數量的接受過西式教育的勞動者,至少遠比現在的中國多得多。

雖然還沒有直接的資料支持,但從日本1873年到甲午戰爭爆發前每一年的小學新生入學率來看,日本現在達到高小文化程度的就算沒有一千萬,也至少有好幾百萬,而所謂“國中”和更受重視的技校的畢業生加起來應該也不下百萬之眾。

李暉估計,如果能將這些資源完全收為己用,應該足夠支持中國的工業。至少是重工業的規模迅速超越英國,五年之內就能躍居世界前三,從而可以初步做到工業品的自給自足,擺脫對系統的依賴。

別看系統造價異常便宜,但如果全中國需要的工業品都靠系統提供,別說李暉自己根本部署不過來,就算忙得過來,也不可能一直有那么多貴金屬供其消耗,黃金白銀畢竟存量有限,用一點少一點,拿來生產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耗品,實在是太浪費了!

不光是工業建設,公共服務部門也需要大量有文化的普通勞動者,如果都用生化兵來填缺的話,不僅僅大材小用,財力上也絕對吃不消,尤其是那些只有最昂貴的特工才能勝任的崗位,將全世界現存的真金白銀都搜集過來也不夠啊!

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國內對于中國還多少存有一點敬畏,有文化的日本人就算不會說漢語,也至少會寫漢字,只要不是那些直接為中國人提供服務的崗位,不需要培訓太久便能勝任,可以大大減少貴金屬的消耗。

而能夠省下這么多貴金屬,李暉就有余力招募更多的步兵、騎兵、炮兵、工兵和憲兵來更快地擴大陸軍和警察隊伍,以迅速實現對國內的完全掌控,其好處之多不言而喻。

另外,利用日本人來幫助中國完成初步工業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緩解日后肯定會出現的城市青年就業危機。

李暉從來都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因此他明知這樣做會產生隱患,推廣近代教育時還是采用了解放后中國迅速鋪開的方式,而沒像日本那樣循序漸進。

這樣的好處是十年之內就會有大量合用的人才涌現出來,從而徹底解決工人一直不夠用的大難題。但這也意味著到時候會一下子冒出幾百萬等待就業的青年,而且此后每一年都是如此,而當時的中國工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發展到僅靠增量就能夠完全滿足就業需要的程度,哪怕是將配套的服務業算上,也還是不夠。

“上山下鄉”只是將問題推后,時間長了只會進一步惡化,因此李暉只打算組建幾個生產建設兵團開發邊疆,在解決就業這件事上的幫助有限。

至于歷史上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利用世界市場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則更行不通,且不說到那個時候就連英國都被逼得建起了貿易壁壘,根本就沒有后世那樣的全球化大市場,即便能讓各國都對中國開放,以當前世界遠不能與幾十年后相比的生產力水平,也絕對起不到歷史上那樣大的作用。

而大量雇傭日本人來加速推進工業化,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日后的危機,首先是能夠在畢業狂潮到來之前就將中國的經濟規模擴張得更大,每年發展的增量自然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因此新增的就業崗位自然也隨之大幅增加。如果這還不夠,李暉還能釜底抽薪,大面積解雇日本人來給國內的知識青年騰出崗位......

至于那些日本人回國后怎么就業,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反正是外國人,中國政府沒有義務......

雇傭日本人來華工作,語言問題是繞不過去的,好在他們至少都認識漢字,所以適應起來總比其他國家的要容易一些。何況李暉招募生化兵的時候還能預設所掌握的語種,不要說是教日本人漢語的教師,就算是讓掌握日語的生化兵直接領導日本人干活,數量也肯定夠用,何況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會說漢語的人士,雖然這些人出身大多較高、不可能去當工人,但招過來當干部管理他們那些不會漢語的同胞,也會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認識到獲得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果為中國所用,對中國之后十年二十年里的工業發展速度具有不能忽視的戰略意義之后,李暉立即就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都要降伏日本。為此,李暉甚至做好了對日本發動全面戰爭的準備,如果和談失敗,就算要傷亡數萬、甚至更多的軍隊,他也一定要逼迫日本政府完全臣服。

當然話說回來,能夠和平地達成這一目的自然最好,因為這樣的話,來華工作的日本人心理上沒有芥蒂,積極性會更高一些,藏身其中準備搞破壞的敵對分子也會少得多。

不過就算是和談,也同樣需要武力的威懾,李暉一開始還覺得鄧世昌的計劃多少有些冒險,但是現在卻衷心希望其能夠成功。因為中*隊越早攻下新加坡,所用的兵力越少,給日本使團的壓力就越大......(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