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人和旗人(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人和旗人(上)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人和旗人(上)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正文

正文

會員登陸后,即無任何彈窗,同時送100積分,超大書架,還等什么?

由于現在戰爭還在進行,不可能對天津機器局進行大的整改和技術升級,但只需要更換掉那些不合格的官吏和技工,就足以讓津局的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有一個大的飛躍。(牛牛熱視頻)

以天津機器局目前的設備條件,尖頭彈步槍、75小姐這樣的新式槍炮是不可能很快就生產出來的,因此李暉讓其將生產重點放在了彈藥方面。就算尖頭槍彈生產不了,但手榴彈、中小口徑炮彈、地雷、炸藥包、爆破筒和刺刀之類的低檔消耗品還是沒多大難度的。

天津機器局的恢復生產,多少可以分擔一點系統的負擔,減小一些銀子的消耗,意義還是不小的。不過等到戰爭結束之后,天津機器局還是難逃搬遷的命運。

在李暉看來,將至關重要的兵工廠建在天津這樣的大城市,既不安全,也不利于保密,因此除了實在沒辦法的海軍造船廠外,其他的兵工廠他都準備建在山里,反正為了大澤山兵工廠而特意鋪設的那條專線鐵路已經建成,交通方面也不必太過擔心。

同樣是由于有熟人在,天津水師學堂也沒有發生什么戰斗就順利接收,雖然嚴復說這兒的畢業生素質遠不如福州船政學堂,但多少還是有一些能用的人才,能夠沒有傷損地全部拿下,足以讓李暉深感欣慰。

不過天津水師學堂同樣要被遷往膠東,她將并入在建的青島海軍大學,而擔任天津水師學堂總辦后反倒比在北洋水師的時候干得好的林泰曾則受邀出任她的第一任校長。(超碰倫理)

技術人才入手后就能立即發揮作用,之后著重培養也只是進一步增強其能力,這是“量”的變化。與之相比,那些走科考路線的傳統文人(包括當了官的和還沒考上的),想要成為對新社會有用的人才,則需要學習更多的新東西,并且作出重大的改變才行。

今年會試發榜的時候已經是5月10日了,當起義軍挺進直隸的時候,還有很多士子因為跑官或者聚議中日戰事而逗留在北京沒走,結果起義軍一來,這些士子全被困在了北京城里。

此外,北京城作為國都,城里的官吏之多也是天下第一的,這些人中除了極少數敢于抵抗的被起義軍鎮壓,其余的也都成了起義軍的俘虜。

無論是還沒當官的士子,還是之前滿清的官吏,都屬于李暉口中的舊文人,怎么處理這批人,可以說是關系到大同黨和的一件大事。因為北京會是一個樣板,成為以后處理全國幾百萬舊文人(包括連秀才都沒考上的童生)的依據......

“這些舊文人,如果要概括一下,那就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礎,但在新的政權形式下卻沒多大用。更麻煩的是,這些人與我不同心,到底該怎么處理他們呢?”,李暉有些犯愁地想道,改造自然是必須的,但問題是那些改造不過來的家伙該怎么辦?

“無論如何都不能放回去自生自滅!”,這是李暉的第一個結論,之前滅了滿清斷掉科舉仕途,就已經將那些舊文人得罪得夠厲害了,如果直接打發回家沒有安排,這些缺乏職業技能的書生必然會陷入衣食無著的窘迫境地,對新政府必然更加憎恨,再加上生存壓力的逼迫,他們鋌而走險的可能性非常大。

雖然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但若是被逼到了不得不反的境地,那書生就不再是書生了,有文化的反賊威脅要比純粹的老粗大得多。

雖然李暉不怕他們造反,但能夠少一點,還是盡量少一點比較好,沒什么比內亂更傷國家的元氣了,就算里面出不了李自成,出幾個王倫的話,也是很麻煩的......

“何況如今的中國識字率極低,將那么多有文化的人才、至少是潛在的人才直接放棄,未免太過可惜。就算改造不過來,也要給他們安排一份至少可以溫飽的工作,反正需要有一定文化程度才能勝任的崗位也不少。”,李暉積極地開動腦筋想道,“改造得比較徹底的,即使是當官從軍,也沒什么問題,關鍵是改造得不徹底,甚至完全沒法改造過來的那些人,其中因為年老或者病弱等原因已經徹底失去了勞動能力的那少數人國家可以養起來做個樣子,但身體健康的青壯年必須工作!國家養不起,也浪費不起!”

“讓他們做中小學語文教師?這個需要量很大,他們應該也容易勝任,而且心理上也比較容易接受。”,李暉想了一會兒,又否定掉了這個想法,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有幫助其塑造正確三觀和培養良好習慣的責任,特別是小學和初中的教師,如果大量使用舊文人來做,只怕會產生不少隱患,倒是給成年人掃盲可以用一用這些人。

“寧可暫時只搞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然后多印自學課本和字典等工具書方便年輕人自學,也不會讓那些舊文人有機會遺毒后人......”,想到印書,李暉突然心中一動,有了一個不錯的主意,“要不,讓他們去當排字工人?反正我們要印很多的書,不只是現在就有急需的,比如小學教材,將來才有很大需要量的也可以先印一部分出來,比如中學大學的教材、工具書和科普讀物等等,直接放到書店里供有心人自學......”

由于漢字遠比拼音文字復雜,排字工人所需的文化程度自然遠比西方國家高得多,不是短時間脫盲的工人農民就能勝任的,倒是那些舊文人在文字方面都有不錯的功底,只要稍微花點時間(會繁體字的學簡化字可比會簡化字的學繁體字容易多了)學會了漢語拼音和簡化字,就一定可以勝任。

而且讓改造不過來的舊文人當排字工人還有兩個好處,第一是體力消耗不太大,就算舊文人普遍身體瘦弱,一般也能勝任;第二是不好搞鬼,如果不認真牌錯了字,復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更沒機會將自己的思想傳給讀者,形不成什么危害......(未完待續。)

本站提供精彩小說,請隨手。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wap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