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第七十章 英雄與時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 英雄與時勢

第七十章 英雄與時勢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李暉對平壤清軍發回國內的電報并不怎么相信,他更信賴自己派到平壤觀戰的那兩名“風險投資公司職員”,看過他們在留言板上所寫的報告后,李暉頓時吃驚得合不攏嘴,“這高善繼是何許人也?這名字似乎有點眼熟,但一時間卻想不起來是誰了。不管如何,平壤戰役能夠打贏,此人絕對居功至偉!左寶貴被日軍炮火擊斃后,若非他挺身而出命令本部官兵當場斬殺了一個想要逃跑的軍官穩住了玄武門的局面,頑強堅持到日軍彈盡糧絕(其實也沒多久,歷史上平壤戰役時鬼子的補給就只夠三天,這個時空情況更是糟糕。),這場戰役的結果恐怕并不會與歷史上的那次有多大區別。而更難得的是,在日軍撤退之后,他居然還敢帶著自己的部隊追出城外,令日軍無法收束敗兵、軍心動搖之下紛紛四散潰逃,甚至還抓到了上百個日軍戰俘”

讓李暉一度有些好奇的是,為何歷史上這位高大人沒站出來、這個時空卻如此有膽魄擔當?難道蝴蝶效應的影響竟有這么巨大?

在留言板上一問,李暉才知道原來這個高善繼是乘高升號來到朝鮮的,頓時恍然大悟,也終于想起了這位高大人的身份,“難怪,難怪!原來他就是歷史上豐島海戰中隨著高升號英勇殉國的那一位,這個時空的豐島海戰中濟遠號沒有坑害戰友,高升號幸運地逃過一劫,后來平安地將這批清軍運到了朝鮮,也就是說這個時空平壤戰役時守城的清軍比歷史上多了上千人(由15000多增加到了16000多),而且還都是精兵!能在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只要抵抗就必死無疑的極端惡劣形勢下,全體官兵死不投降,堅持以步槍對敵艦進行完全無用的攻擊并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樣的作戰意志,恐怕很多現代軍隊都達不到,更不要說是連近代軍隊都算不上的清軍了。有這樣一支鐵軍的加入,再加上同樣幸免于難的操江號兵船運去了餉銀和補給,平壤清軍的實際戰力至少提升了五成,這才是能夠打贏平壤戰役的根本原因啊!何況,海戰大勝對清軍士氣的鼓舞和對日軍士氣的打擊、特別是對雙方決心的影響肯定小不了,這場戰役的結果雖然在我意料之外,但現在看來,卻還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過,即使有這么多的客觀因素,高善繼個人所起到的作用也仍然不能忽視,如果他當時選擇了暫時退卻,平壤清軍的統帥葉志超就有了下令全軍撤退的借口,到時候很可能會再現歷史上大崩潰的局面。

而以一般清軍將領的暮氣沉沉相比,外行出身的高善繼并沒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態,所以才會大膽地率軍追擊,從而導致本來還能全師而退的日軍(只是進攻玄武門的那一路)一敗涂地,損失的人數比之前進攻時的死亡人數多了好幾倍,其士氣軍心更受到了嚴重打擊,令其在斷糧的困境中更難堅持,餓死、病死、傷重不治的人數暴增。

此外,還有很多日軍官兵忍受不了饑餓、分散到朝鮮鄉村中搶糧而遭到當地武裝(主要是東學黨起義軍)激烈抵抗,又傷亡了不少人(日軍基本沒彈藥了,體能也因為饑餓和傷病而很成問題,而且士氣極其低落,戰斗力已經十不存一。)。

以致于從平壤城外敗退下來的日軍死亡與失蹤總數竟然超過了2500人,比歷史上多了十幾倍,如果沒有高善繼當時的挺身而出,這樣的結果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

而隨著對高善繼的情況深入了解,李暉驚訝地發現此人其實是個文官,就算甲午戰爭爆發后投筆從戎,也只是個小小的營務處幫辦(相當于文書),連品級都沒有(之前好歹是個候補知縣,而且甲午前的中國還是文貴武賤,這落差可不算小,從這一點也看得出此人的確是一心報國、并沒有將個人得失放在心上。),嚴格來說那兩營上千人的部隊其實并不歸他統轄。

這頓時讓李暉對高善繼更加刮目相看,“在這種情況下,居然能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讓上千官兵心甘情愿地聽從指揮,甚至與之同死?這人實在是太厲害了,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有虞允文、王守仁等寥寥數人而已,而且他們至少都有勝利的希望,官位也都比高善繼這個營務處幫辦要高得多啊!這樣的一位英雄豪杰,歷史上居然憋屈地死在海里,可真是中國的大不幸!”

由此,李暉不禁想起了穿越前很多人爭辯的一個老問題——“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高善繼的例子或許正是一個極佳的注解,“如果沒有合適的大環境,英雄沒用武之地,肯定是冒不出來的;而若是有了合適的大環境,是否一定會有英雄冒出來呢?恐怕就算是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有這種潛質的也不會太多,而他們要想成長為影響一個時代的英雄偉人,也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間往往需要經歷無數的艱難困難,甚至可能出現根本過不去的坎,最終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夠堅持到最后獲得成功。就拿高善繼的例子來說,如果他如歷史上一樣跟著高升號葬身海底,又有誰能知道他竟有這樣了不起的才能和器量呢?”

“能夠最終成就偉業的真正英雄是那么地難得,就算是改朝換代的亂世,也未必就一定能有一個出現,秦末、隋末、元末有這樣的真英雄出現,華夏因而重新強盛起來,這就是英雄造出的時勢!而唐末、明末、清末雖然也是天下大亂,卻可能因為有潛質的全都死在成長的半路上,始終沒有真正的英雄橫空出世,于是華夏的人民不得不忍受長期的戰亂、甚至遭受異族奴役,這就是沒有英雄,所以造不出時勢”,李暉深思之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而他對高善繼這個歷史上半道夭折的英雄苗子也更感興趣了

舉報:/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