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軍工霸世中日甲午戰爭時國力對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甲午之軍工霸世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中日甲午戰爭時國力對比

中日甲午戰爭時國力對比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那年那兔  分類: 軍事 | 戰爭幻想 | 那年那兔 | 甲午之軍工霸世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人口:中國沒有準確數據,但應該不少于4.5億,日本是4100多萬,中國為日本的10倍以上。

國土面積:日本37萬多平方公里,中國當時有1千多萬平方公里,中國是日本的30余倍。

經濟上。

鐵路:甲午戰爭時,中國鐵路不到400公里。日本1890年為2733公里,1896年為四千零三十一公里。日本僅1894年修建的鐵路就達423公里。

輪船航運:1893年,日本有商輪680只,噸位共110205噸,日本能夠在甲午戰爭中多次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沒有這樣的物質基礎是肯定無法完成的,而且這些商船上的水手實際上也是日本海軍的后備役,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價值甚至超過江田島;1894年,中國輪船招商局輪船26只,共22900噸,因為清政府的限制政策,民營輪船只有零星幾只,北洋水師之所以是一次性海軍,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棉紡業:1894年中國機器紗廠4家,紗錠13萬多枚;日本1893年有40家紗廠,紗錠38萬多枚。1891年,日本棉紗產量超過進口量,并開始出口,在中國市場上與英國和印度的棉紗競爭。

生絲:明治政府推廣機器繅絲,產品精美,出口日益增加,是中國絲的競爭對手。雖然日本絲產量仍遠低于中國(日18911895年平均年產量3006噸,中為5403噸),但出口創匯能力已經后來居上,日本政府有錢大量添置新艦,生絲居功至偉(甲午時期出國賣春的日本女人還不算太多)。

煤:1894年日本煤產量為426.1萬噸。中國開平煤礦1896年煤產量為近四十九萬噸,基隆煤礦年產量最高為5.4萬噸。上海等地大量進口日本煤。但中國無煤總產量的統計,應較日本少得多。日本煤質極差,因此日本海軍在戰前囤積了大量的中國優質燃煤備用,而北洋水師一直都只有劣質煤炭可用,開平煤礦看上去是李鴻章控制的,但卻是完全追逐利益的企業,北洋出不起高價,該礦就一塊煤都不賣給北洋。

鋼鐵:張之洞籌建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已在湖北建立,不過1894年剛投產,未產生重大影響。日本當時還沒有如此規模的鋼鐵廠(八幡制鐵所1901年投產),這方面中國領先一點,但也只是不爛而已,而且日本因為沒有可靠的鐵礦石來源,鋼鐵工業的意義并沒有后來那么大。

兵力:清朝當時有69萬正規軍,但其中勉強能用,不至于聽到炮聲就崩潰的“精銳”不過10萬人左右,而就算是這樣的所謂“精銳”,從甲午戰爭中的表現來看,戰力也就相當于一般日軍的1/21/3,而日軍光是常備軍就超過12萬人,動員后更可達到22萬以上。

軍事工業:甲午戰前,中**火的產量應該要超過日本一大截,但是質量極為低劣,大部分產品都是不堪使用的樣子貨,而且全是仿制,缺乏創新能力;與之相比,日本當時已經在試制苦味酸炸藥,不久又研制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伊集院引信,技術力量遠勝中國,發展后勁自然也大得多。而且中國那么多家軍工企業是各搞各的、分散了本就有限的技術力量,這一點也不能與日本相比。而且日本政府思路遠比李鴻章清晰,他們進口的目的性很強,不像李鴻章見了便宜貨才買,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大量進口的速射炮與大裝藥量鋼殼爆破彈(根據筆者考證,日本當時還沒能力自產。),在甲午海戰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李鴻章猶猶豫豫,火燒眉毛的時候都下不了決心高價購艦,結果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我們再比較造船。1890年前,兩國造艦實力還在一個水平線上,福州船政甚至還略強一點,平遠號在大東溝時的表相超越了在此期間日本所造的任何一艘軍艦;但此后由于沒有持續的投入,中國的造艦技術不進反退,而日本卻能夠自造三景艦這樣的4000噸級巡洋艦,差距由此迅速拉開。

財政收入:據日本官方公布的數字,日本1893年預算收入為8804.5萬日元,決算為11376.9萬日元。中國1893年為8867萬庫平兩。(16)若以一兩白銀約等于1.5日元計算,中國財政收入超過日本決算數1000余萬兩。但是清的封建財政體系落后,1893年財政收入8867萬兩,而借助近代財政系統,國力遠弱于中國的日本,財政收入也達到8804.5萬日元,折合

5868.7兩白銀,利用近代金融手段,決算更是達到了11376.9萬日元,僅比清開支少1286萬兩。同時清財政相當部分消耗在八旗、綠營等已經沒有任何實戰能力的部隊上,每年就達2000萬兩以上,同時由于疆域遼闊,部隊分散駐防,所以軍費開支雖然達到4、5000萬兩,遠超日本約23000萬兩(1892年開支),實際用于機動作戰部隊的軍費(類似北洋水師根本就軍費不足),遠不如日本。

最后是科學教育。

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小學教育入學率已經超過60,而且在1873年就已經有接近30了,并非短時間催生的結果,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已經積累了數量至少不下百萬的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人士,而滿清的洋務運動中除了國內有限的幾個新式學堂,就只有數量更少的出國人員,撐死了也就培育出幾千人,或許在精英上差距還不算太大,但沒有良好的基礎,精英再能耐也沒用武之地,何況中國的那點新學精英還被淹沒在舊文人的汪洋大海中,想要做點事情無不舉步維艱,跟日本同行的處境根本沒法相比。

而且即使僅論新式精英的素質,中國其實也遠不能與當時的日本相比,之所以能在火炮國產化等部分領域領先于日本,只是因為中國將有限的人才集中用到有限的幾個領域,而日本則是全面鋪開,分散了力量而已。但從長遠來看,日本的路子發展后勁要大得多,尤其是當時的中國只注重模仿實用技術,基礎科學上仍是一片空白,而日本早在1880年代就已經有了能在世界科學史上留名的大科學家,這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

PS:所謂日本政府將馬關賠款大半用于教育是謠傳,其實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不過日本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本來就已經很高了,就算不再增加,也一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其實個人認為,日本早在甲午時期就已經有了快速工業化的基礎,只是當時日本高層雖然人杰輩出,卻偏偏沒有一個懂工業化的,發展的過程中走了太多彎路,當然這是中國的幸運......

這里放二維碼

關于""的說明

""是屬于小說《》的一個章節,


上一章  |  甲午之軍工霸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