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已經上天的張賢并不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好人的標簽,少了一個人以及行李的三·角翼速度快了一個檔次,被張賢操縱著沿著外圍林子繼續高速飛行著,在山林里上空劃過一陣“隆隆”的聲響。全文字閱讀
不過張賢并沒有急于回去,而是操縱著飛行器拐了一個彎,往深處的“山林子”方向飛了去,同時他摁了一下操縱臺上的一個遙控建,駕駛艙機腹位置打開了一個隔板,一個航拍攝像機在遙控支架上的控制下緩緩探了出來,操控臺的屏幕上同步顯示了攝像機鏡頭下的畫面,張賢遙控進行了一下變焦和調整攝像頭角度,把畫面調到了一個合適的清晰程度,最后摁下了持續拍攝的功能鍵。
雖然已經用過好幾次了,但是每次操作張賢都有一種“高檔貨就是高檔貨,高科技就是高科技”的趕腳,即使是比較粗糙沒有科幻大片那種美感,但在這偏遠山旮旯里已經算得上高科技了,相信就是那些專門從事航拍的人估計都很少能達到這樣的程度或具備這樣的條件。
白水澗這邊的林子靠近縣城開放景區的進山口,也是當初旅管專業的那幫作死的童鞋進山的地方,與山水村那邊的林子相距較遠,并不在村民們的常規活動范圍內,張賢也是來過幾次而已,趁著這次飛過來,自然是要拍一下這邊的景色,一方面自己熟悉一下另一方面也是很好的素材,他已經打算在山水居的網絡平臺賬號上弄一個“航拍系列”了。
另外就是每飛一段距離,張賢就會往下面扔一個“瞬移坐標”,反正這些不用像作為“護身符”那樣弄成掛件的樣式,包裹著一層山水洞天的泥土丟下去就行,在山石林木之間根本就不顯眼也不用擔心會被人發現,作為一個把征服茫茫山林作為偉大目標之一的“老獵手”,這已經張賢是每到一片林子的習慣性動作,唯一限制的就是數量了,雖然一個“瞬移坐標”需要的僅僅是一滴血。張賢給自己抽一管就能制作出很多來,但怎么說都要節制些,畢竟就算他體質妖孽,要是每天都來上一大管的話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影響。
不得不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沒花多久飛行器就出了外圍林子的界限,進入了“山林子”的范圍,換成徒步的方式這都得好幾天的路程,而張賢也沒有滿足,繼續往“老林子”飛去。等到了“老林子”的上空兜了幾圈才心滿意足,要知道這樣的地方放在以前都是只有利用山水洞天帶來的外掛能力才能到達的地方,能光明正大的來一次不容易,就算是之前他已經把無動力模式的三·角翼拿出來了,但是要想快速地到達這個方位依然要靠山水洞天在天上打圈圈的能力才能保證基本的速度和行進方向,所以除了張賢外,就算是“老林子”的外圍地帶依舊還是沒有幾個人來過。
當然,動力模式下的三·角翼自然優勢巨大,但并不是說沒有缺點,比如現在。張賢就找不到一個可以降落的地方,除非是有特別的地勢地形,要不然“老林子”里可沒有那么寬敞的地方給三角翼滑行降落,不過他也沒有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降落的打算,來這邊不過是來兜兜風看看風景拍拍照片攝像什么的,兜完風后瀟灑地轉了個圈張賢就往下一個目的地去了。
沒錯,張賢這次進山不只是送葛明到山族那里而已,事實上白水澗并不順路,只是有了動力模式的三·角翼也花費不了多少時間,所以也就當幫幫忙了。繞了一個大圈后,張賢要去的地方其實是要去分界石那邊,也就是張守山那兒,這幾天他已經跑了兩三趟了。
既然要趕路了自然是不能再亂飛亂逛之。認準方向開足馬力,估摸著范圍差不多的時候張賢就開始把高度慢慢下調了,沒過多久他就看見了橫亙在“外圍林子”和“山林子”之間那長長的“分界石”,這么巨型的“石塊”在深綠色的山林里還是比較顯眼的,控制操縱桿調整了一下角度,三·角翼就滑翔著俯沖而下。
“分界石”只有七八米高。十幾米接近二十米寬,但長度卻有幾百米,加上可以稱得上平坦的截面,正是一個天然的跑道,三·角翼在這降落甚至比在白水澗山族寨子前的草坪還要順坦些。
解下身上的東西下了飛行器,意念一動,張賢的手里又多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東西,正是跟之前送給葛明用的同款型號的大容量蓄電池,其實本來他就是來給張守山送這個玩意的,只不過當時看葛明也有需要,所以就隨手給了,反正山水洞天的虛空里還堆著成山的物資,這蓄電池都備了好幾個,以前進山不好帶這么大這么重的東西,現在有機會了張賢就翻出來了。
來到“分界石”的邊上,張賢一腳踏上了那座巨型木屋的房頂,然后從開著的天窗鉆了進去,腳下一邊踏著木制的階梯往下走,嘴里一邊喊道:“守山伯,我來了,水車弄好了沒?”
木屋里張守山還是老樣子,坐在一個馬扎上敲了敲自制的煙桿抖抖煙灰,說道:“小崽子急吼吼的喊什么,水車早就弄好了。”
張賢笑道:“那就好,咱今天就把這發電機裝起來。”
沒錯,張賢來這邊就是為了給這個進山的據點裝發電機的,他從山水洞天的“虛空倉庫”翻了一個迷你型的水力發電機出來,用三·角翼把部件運到了這里組裝,之前已經跟張守山說讓他在前面的水道上弄一個水車了,今天把蓄電池接上就大功告成。
按照這套發電系統來說,蓄電池已經算是終端,所以是裝在屋子里的,接上之前埋好的電線后,輸出端就能連接各種電器或者插座了,張賢特意挑的是可以邊充邊用的型號,當然,大功率的是不行的,但是日常照明、小功率電器什么的還是沒問題的,而水車那邊連接的就是組裝好的發電機,水車可以給發電機提供動力,雖然動力不大,但是勝在持久可持續發展,等蓄電池充滿電后把水車和發電機組的連接斷開就行。
搗鼓了一陣,張賢把一盞之前帶來的照明燈弄亮了,不由得意地跟張守山說道:“哈,守山伯你看,這高科技吧?”
張守山倒是挺淡定,說道:“不就跟以前的手搖電魚機一個理兒么。”
好吧,雖然張守山久居山林,但也是早就接觸過現代的東西的,不過遠沒有他表現得出來那么淡定就是了,起碼這里能用上電最受惠的人就是他了,畢竟進山的村民就是路過這里而已,有這玩意在確實生活方便了不少,起碼不用為手電、錄音機的電量傷腦筋了,也不用費去尋找和制作燈油了,畢竟科技改變生活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