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山水第一百零七章 清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逍遙山水 >>逍遙山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七章 清明

第一百零七章 清明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駱駝山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駱駝山下 | 逍遙山水 


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當山林又經歷了幾場春雨的洗禮,當燕子開始忙于銜泥筑巢而上下翻飛,當各色的野花悄然爬上了山頭,村民們迎來了山水村又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全文字閱讀

張賢借著去鎮上買魚苗的借口,開始分批次地把洞天里的魚群重新放到了山水河里,總算在清明之前搞定了這件事,沒有露出馬腳被發現異常。

這些年來,時髦的城里人喜歡在清明節出游踏青,所以這也是山水村的一個游客到來的小高峰,不過因為村民們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就不得不放過了這個增加外快的時段。

對于華夏大地普通的傳統老百姓來說,大部分人都是不信佛不信神的,而是敬天敬地敬祖宗,到了現代,市場經濟的浪潮帶來了價值觀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多人的信仰改成了money,越來越開放的山水村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沖擊,不過依然保留了很多沿襲下來的風俗習慣。

清明祭祖上墳對山水村的村民來說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習俗,這是除春節、中秋之外,村里的人最齊的時候,當然,清明不是為了團聚,而是為了祭祖,外出打工的村民,如果不是距離很遠的話,在清明這天基本都是能回就回。

其實清明節距離春節過后也沒有多久,最近幾年清明節有了小長假,在外的人回家的時間就會顯得相對充裕一些,張賢家也再次在清明節這天聚齊了人,大叔小叔他們都抽空回來了。

像祭祖上墳這種儀式形的重要活動,通常都需要做些準備工作的,老早開始,張賢就幫著家里做些洗粽子葉、包粽子之類的事情了。

沒錯,清明節也是山水村會包粽子的節日之一,粽子一方面是祭祖時的供品,另一方面也是節日自備的吃食,張賢不止一次的猜想,肯定是先輩們自己想吃東西又找不到由頭,所以找了個清明祭祖需要用粽子的規矩來掩蓋一下。

聽說粽子也是卷入了甜咸之爭的吃食之一,以張賢的評判來說,不管是咸是甜,反正都沒山水村的好吃,所謂水是故鄉甜嘛,一方水土孕育出來的飲食文化終究是只有當地人才能體會其中的妙處的。

山水村的粽子都是用自家種的糯米,配以花生、板栗、豆子、山棗、臘肉,外加專門的粽葉包裝,最后精心蒸制而成,可謂純手工制作,綠色健康,美味無雙。

粽子做好后,村民們喜歡跟左鄰右舍分享交換一下自家的粽子,這個習慣讓林子器最為受益,作為一個外來的村支書,他可沒有什么祭祖的活動,更不會做粽子,不過卻收到了不少村民送來的粽子,至少可以讓他少吃幾天自己做的黑暗料理,前提是粽子他吃不膩的話。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話能流傳說明清明時節下雨的概率比較大,以張賢的人生經驗來看,十次清明祭祖起碼有七次是遇到下雨的,不過今年的運氣似乎不錯,老天爺比較給面子,來了一個暖風旭日的好天氣。

爺爺奶奶在家的供桌上擺上一應東西,酒杯、飯團、豬肉、半只雞以及粽子,香火架上點燃香燭紙錢,一陣絮絮叨叨的祈福話語過后,家祭就完成了,這之后便要出門上墳去。

相對于簡單的家祭,上墳掃墓就要隆重多了,而且也不僅僅是張賢他們一家去,而是跟幾個叔公他們一起組隊,爺爺這一輩可是有好幾個親兄弟的,上墳祭拜祖先這種事當然是整個大家族一起的集體活動,因為大家的祖先都一樣嘛。

老一輩的打頭,中間一輩的挑著東西,像張賢這種小一輩的就跟在隊伍的后頭聊天扯淡打醬油,一行人就這樣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首先來到的是一個叫“祖墳堆”的地方,這是一些嫡系近親先輩們的埋葬之地,比如張賢的太爺爺、太太爺爺、太太太爺爺什么的祖先都是埋在這兒的。山水村一直沿襲的土葬傳統使得這里變成了一堆堆的墳墓聚集之地,晚上打這里經過那氛圍不用特效也能拍恐怖電影。不過現在是大白天,還是清明祭祖的時節,大家一點陰森的感覺都沒有,到了地頭就開始行動。先是給祖先們的“門前屋后”打掃一下衛生,清理一下雜草什么的,再弄些新鮮的泥土壘到墳頭,算是為祖先們“添磚加瓦修葺宅邸”,完事后墓碑上貼上三張紅紙,所以山水村也把上墳掃墓叫做“掛紙”,接著擺上一溜祭品,長者們念叨兩句,眾人拿著點燃的香跟著彎腰拜三下,而后就開始輪番插香燒紙錢,小輩們在這個時候都會格外賣力,在祖先們的墳頭一把把地插著香或燒紙錢,渾然不管這些東西在數量上的講究,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能忘了讓祖宗們保佑發發大財、考上大學、找到女朋友之類的。

插完香燒完紙錢,眾人開始分頭在“祖墳堆”擺上一串串的長鞭炮,直到把整個“祖墳堆”圍上了一圈為止,最后煙頭一點,鞭炮齊鳴,硝煙彌漫,不一會兒鞭炮與濕空氣產生的煙霧就彌漫開來了。

鞭炮響完,回聲還在向遠方傳去,這種聲響效果也是沒有哪家的山狗跟來的原因,實在是太吵。溜達一圈看看有沒有什么引發山火的隱患留下,然后這一輪的祭拜就算徹底完成了,而這個時候爺爺輩們的老人家就能打道回府了,因為接下去要祭拜的祖先不僅關系遠些,而且地點也更遠,有父母輩的帶隊就行。

這些血緣關系稍遠的祖先埋葬之地較為分散,從東嶺到西嶺,基本都是在村子的外圍地帶,不過這邊的風景倒是更好些,不時就能看見紅遍一個山頭的桃花林或是仿佛白雪皚皚的李子花,還能遇見一些游客在這種地方拍照留念什么的,會在山水村逗留的基本都是那些帶有“驢友屬性”的游客,村民們忙著祭祖上墳自然就沒人帶他們進林子了,所以這些人只好在村子外圍尋找一些風景,這個時候正是好時節,在山水村隨便往哪瞟都能自成一景。

祭祖的隊伍到了這種地方明顯懈怠了下來,一些嬸嬸姑姑們開始漫山遍野地找著野蔥野菜野春筍之類的玩意,等走過幾個嶺頭,一餐新鮮的野味也就有了,孩子們也是翻蟋蟀抓四腳蛇什么的忙了開來,像小磊和小雯就挺熱衷于干這種事情,一路上撒嬌賣萌地纏著幾個哥哥幫忙,作為哥哥的張賢他們也只好成為了殘害小生命的幫兇……

這便是山水村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清明節習俗了,歷經時間變幻,依然在現代的山村中保留著,張賢不知道這種傳統還能傳承多久,不過管他呢,反正這會兒還是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時代,想那么多干嘛,不如想想呆會回去做什么野菜好吃來得實在……


上一章  |  逍遙山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