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山水第十四章 其樂融融一家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逍遙山水 >>逍遙山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其樂融融一家人

第十四章 其樂融融一家人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駱駝山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駱駝山下 | 逍遙山水 
·

張賢家靠近村子外緣,所以他沒花幾分鐘就走到了門口,白毛又是汪汪兩聲,似乎是提醒屋里的人自己跟張賢回來了。

山水村地處偏僻,以往過的都是自給自足的日子,不過zyx國道修建后交通有所改善,村民的收入近幾年也慢慢提高了。

相對于大部分村民還在掂量著口袋里的錢夠不夠把自家的泥磚瓦房推倒蓋個鋼筋水泥房時,張賢家卻是早幾年前就蓋起了三層樓房,這在山水村已經算是最高住房了。

這倒不是張賢家多有錢,雖說他老爸老媽都是勤儉持家的典范,在整個村子里也算是最會過日子的人家,但受環境所限,要想在山水村這種山旮旯蓋起三層樓房并不是張賢他們家幾年前的經濟能力能夠承受得起的。

之所以能蓋起這座山水村最高的住房,原因在于張賢他老爸那一輩并沒有分家,雖然張賢他大叔、小叔都早早出了山水村,也在外面安家落戶了,但由于張賢他爺爺奶奶都在山水村養老,并且怎么說都不愿意跟張賢的大叔或者小叔去市里,所以張賢他老爸和大叔、小叔三兄弟商量了一下,幾年前把老房子推倒了又湊錢蓋了新房,張賢那早就結婚了的姑媽知道后也湊了一份子,最后房子就成了三層的樓房。

蓋山水村最高的房子倒不是張賢他們家愛出風頭,而是不蓋那么高根本就住不下,平時家里人并不多,工作的工作,上學的上學,主要是張賢他爺爺奶奶和老爸老媽在家,但一到節假日之類的日子,家里就會熱鬧非凡了。

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大叔一家三口、小叔一家三口、姑媽一家三口都會回來住上或長或短的時間,而且張賢也不是獨生子女,他還有一個親哥哥張能,目前正在桂西省的柳江市工作。

而張賢他們家之所以能有那么多人離開了山水村,脫離了面朝黃土的生活,大部分的功勞要歸于張賢的爺爺張萬榮。老爺子是特殊時期的師專生,畢業之后見周圍幾個村子沒有一個老師,于是他并把畢生精力投入到了鄉村教育上,當了一輩子的山村老師。

相對于祖祖輩輩都呆在山村的人,張賢的爺爺算是有文化的了,對后代的教育自然是抓得比較緊的,所以有了張賢的大叔張代明這個山水村的第一位大學生,張賢的小叔張代裕則是讀了大專,而他老爸張代盛高中畢業時高考還沒恢復,所以就回家承擔了長子長兄的責任,就算是張賢的姑媽張美玉,也是讀到了初中畢業才外出打工的,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的農村,能找到一個讀了小學的婦女都是不容易的。

所以張賢他們家絕對是山水村首屈一指的高學歷人家,歷來被村民拿來作為教育孩子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的榜樣,而張賢這個張家新一代的重點大學的大學生卻悄悄滴進行著回歸山村的計劃,要是被村民們知道了絕對會懷疑張賢這家伙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張賢當然沒傻,只是他有自己的打算和選擇,在他看來,山水村有他最重要的家人,有他最喜歡的生活方式,鋼筋水泥的叢林不適合自己,自然的山水田園才是自己的地盤啊,所以他現在回來開始準備實施自己的陰謀了,啊呸,是實施自己的計劃來著。

白毛一狗當先奔進了門前的大坪子,張賢則是在后面稍稍打量了一下家門口的布置,似乎變化不大,屋子邊的那棵棗樹落光了葉子,水井邊的四季桂依然還有淡淡的花香飄來,倒是大門兩邊種在大缸子里的兩棵鐵樹新開了花。

聽見白毛的叫聲,在柴房收拾東西的徐明秀出來瞧瞧情況,張賢趕緊叫了聲老媽,看見兒子回來的徐明秀自然喜出望外,不過嘴里還是埋怨道:“回來也不先打個電話,趕緊讓你阿公多量點米,不然晚飯都沒你的吃。”

張賢打個哈哈,睜著眼說瞎話道:“前幾天不是說了就在這兩天回嘛,出火車站的時候正好遇見一輛到萬山縣的班車,就直接坐車到村口了,這村里通了國道就是方便啊。”沒辦法,總不能告訴老媽自己是瞬移回來的吧。

“好了好了,趕緊把東西拿進屋去,先不說了,我還要收拾柴火去。”徐明秀卻是把張賢打發了,雖說幾個月沒見兒子了,但也絲毫不矯情,該干嘛還是干嘛去了。

張賢不以為意,這就是山村里父母孩子代際間的溝通方式,完全不同于城里的家庭,他早已習慣了。

剛將行李箱拿進堂屋,耳邊就響起了奶奶劉阿中那親切的聲音:“阿賢,回來了啊。”張賢的奶奶是壯族人,他外太公給自己孩子取名時比較偷懶,奶奶幾個兄弟姐妹的名字正好是“東南西北中”排下來,奶奶是大姐,所以得了“中”這個名字,雖說這字不太適合做女名,但那時山里的壯族同胞似乎沒有這么多講究。

進屋的張賢看見奶奶坐在搖椅上,手里正把玩著一串佛珠,正是張賢之前做的護身符之一。張賢一邊把行李箱放邊上,一邊回答奶奶:“是啊,今年放假得早,阿奶你的身體怎么樣了?”

張賢的奶奶年輕時干活太多,現在老了落下一身毛病,原因就是當時張賢的爺爺整天忙著山村小學的事情,家里只有奶奶一個勞動力,為了多賺工分維持家里的生計,完全是一個人當成兩個人來用,年輕時沒發現問題,年齡大了身體就熬不住了,小病小痛不算什么,最嚴重的就是風濕病和頸椎病,哪怕是后來張賢的大叔帶她去省會的大醫院看過依然沒能完全治愈,這也讓張賢的爺爺心懷愧疚,所以在家里什么事都依著奶奶的意思,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奶奶在家里說一不二的權威。

劉阿中見孫子一進屋就問自己這話,知道是他關心自己,笑瞇瞇的道:“還是老樣子,死不了的。”

“阿奶說的這是啥話,過會我給你推拿按按,也能舒服些。對了,家里的蜂蜜還有嗎?沒有的話改天我再進山林子里給找些回來,天天喝點對身體有好處。”張賢放好行李箱就立馬開始表示自己的孝心,而這也正是他打算回來原因之一,自己身懷真氣,又有山水洞天在手,時間足夠的話說不定能把奶奶的身體調理回來。

“還是我家阿賢知道心疼人,蜂蜜還剩些,這些都不急,你先去廚房讓你阿公多煮點飯,剛才看白毛那樣子我就知道八成是你要到家了,我跟你阿公說,那老頭子還不信。”奶奶夸獎了張賢一番,又說了跟老媽一樣的吩咐。

張賢應下便快步來到了堂屋后面的廚房,張賢的爺爺正在里面量米準備做晚飯。

“阿公,我回來了,還是我來煮飯吧。”張賢沒有按照老媽和奶奶的說法讓爺爺多加一點米,而是直接拿過爺爺手里的鍋子,親自動手往里面加了好些米,在學校算是半個懶貨的張賢,在家里卻是一個勤快的好孩子,要讓舍友們看見了,驚訝程度肯定不下當初看見他秒殺街頭小混混的場面,張賢也是沒辦法,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啊,煮飯做菜什么的打小就會了。

七十多歲的張萬榮絲毫沒有一點老態龍鐘的樣子,精神得很,看見孫子回來心情自然大好,笑呵呵的說道:“好,好,回來就好。”

回到家的張賢心情自然也很好,剛把飯放在火上煮著,他又接了一個新任務,去買點肉菜回來,順便接弟弟張磊放學回家。

張磊現在五歲多了,在隔壁村的平山小學念學前班,小叔和小嬸都沒時間帶孩子,就把他扔在山水村了,平時主要是張賢的爺爺奶奶在照料。這沒什么好奇怪,像張賢他們家的孩子都是在山水村長大的,姑媽的兒子張旋,現在都還在萬山縣讀高中,因為姑父也姓張,所以雖然是表弟,也與張賢同姓,不過他們高中還沒放假,所以還在住校沒回來。而大叔的女兒張雯雖然在省會邕江市讀初中,但是她的童年也是在山水村度過的。

不過接張磊放學這種事平時一般都是白毛做的,兇猛的野山狗什么的,早被張賢訓成十項全能了,接一個小孩子放學完全沒問題,家人習慣后也很是放心。

叫上興奮勁過了躲在某個角落偷懶打盹的白毛,張賢騎上家里的小電碼出門了,這小電碼還是去年他悄悄買的,跟家里說是縣里某個商場搞活動被自己抽中頭獎的獎品,家人也沒懷疑什么,反正村里人很少有沒事往縣里跑的,最多是集日時到鎮上趕個鬧市,所以張賢不怕露餡。

悠哉悠哉出了村子,白毛在前面開道,要不是后面有張賢跟著,它早就撒開腿丫子跑遠了,這小電碼完全跟不上它的速度。

平山村是周圍幾個村子的中心,所以位置比較好,當年張賢的爺爺張萬榮一手籌建起來的小學就坐落在這里。而這里也有一個小集市,有些村民擺了幾個肉攤果攤之類的在這,張賢到時正好遇見一個村民拿著一只剛捉到的野山兔在賣,他二話不說立馬買下了。

接下來跟著白毛來到平山小學的門口,一些家長已經在等著了,這小學也是張賢當年的母校,不過那時可沒有學前教育這一說,他是七歲時就直接上一年級了,哪怕是現在,平山小學也只是有學前班而沒有幼兒園什么的,農村的教育資源畢竟比不了城市。

看見張賢帶著一只大狗來,家長們并沒有什么奇怪,事實上白毛在這里比張賢這個主人受待見多了,跟白毛打招呼的人遠遠多過跟張賢打招呼的,畢竟張賢幾個月才回家一次,而白毛幾乎天天來這接張磊放學,認識白毛的人遠比認識張賢的人多,這真相讓張賢的心里很是受傷。

沒過幾分鐘,學前班的小屁孩們就一窩蜂沖出了校門,各自找著自家的大人,張磊一出來就看見了威風凜凜的白毛,跑過來時才發現張賢也來了,高興的打招呼道:“小哥你回來了呀,有沒有給我帶什么好吃的回來?”

張賢無語,這小家伙就惦記著吃的,指著掛在小電碼車頭的山兔道:“看見沒,野山兔,今晚給你做紅燒兔肉吃。”

張磊根本不知道這只是張賢剛剛買的,哪里是專門帶回來的東西,不過有的吃就好,他高興的拍拍跟自己差不多高的白毛,說道:“白毛,走,回家去。”

白毛很配合的趴下身子,讓張磊騎了上來,張磊抓住白毛脖子上的項圈,大叫一聲:“沖吧,白毛獅王!”

校門口的小屁孩都很羨慕的看著張磊,不過白毛的速度很快,轉眼間就跑出了人群,于是小屁孩們只能看著張磊背著奧特曼圖案的小書包騎著高頭大狗而去,心中想著自己也有只這么威風的大狗多好……

張賢卻很無奈,只好開著小電碼跟上,順便叮囑白毛跑慢點。

當他回到家時,米飯早已經煮好,家里的人趁著張賢出去時就把飯火關了。將買回來的野山兔處理干凈,張賢親自動手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紅燒兔肉,又到菜園子摘了幾個新鮮的蔬菜,炒上幾個小菜之類的。

等到飯菜都做好,在外面干活的老爸張代盛也開著摩托回到了家,他是到青石鎮邊上的青龍河撐竹筏去了。青石鎮因盛產青石而出名,山水村就隸屬于青石鎮管轄,而邊上的青龍河的名字卻是因為傳說河里住著青龍而來的,像這種類似的名字在這個地區不少,比如還有叫遇仙河的,傳說是某個老祖先在這條河邊遇到了仙人,所以有了遇仙河這個名字……

張賢的老爸跑到青龍河撐竹筏并不是為了打魚什么的,而是因為青龍河有竹筏漂流這一旅游項目,像他這樣的村民農閑時會去客串一把竹筏工,漂流一趟能有三十塊錢,旺季時一天也能賺個百來塊,當然,現在已經大冬天了,到河里漂流的游客比較稀少,張賢的老爸也只是在家里沒事干時才去跑跑。

把一放學回來就跑去村子里瘋玩的張磊叫回家,張賢回來后的第一個晚餐便開始了,菜肴鮮美,邊吃邊聊,一家人其樂融融,正是他想要的感覺,這也越發堅定了他實行計劃的決心。


上一章  |  逍遙山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