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965 送到嘴邊也不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965 送到嘴邊也不吃

965 送到嘴邊也不吃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20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歷史軍事


在月亮灣面對的是英國人,到了吉布提就換成埃塞俄比亞人。

蘭芳和法國換回吉布提之后,吉布提和紅海對岸的小亞丁就成了西部省的一部分,秦致遠抵達吉布提的時候,陳康健按照規定在吉布提迎接秦致遠。

陳康健接手吉布提的時候,整個吉布提人口不過只有五千多人,這還是因為法國人修建了吉布提到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之間的鐵路后,人口已經增加了不少的情況下,由此可知,以前的吉布提到底有多荒涼。

整個吉布提的面積只有2.3萬平方公里,面積雖然不大,但境內地形復雜,境內大部分為火山巖物質的高原山地,沿海多為平原和高原,內地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包括沿海地區在內,吉布提大部分地區都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內地則差不多類似于熱帶草原氣候,全境終年酷熱少雨,內陸地帶幾乎毫無降雨。

也難怪法國人會毫不留戀的舍棄這里,也就是蘭芳,處于英國人的威脅下才拿著個地方當寶。

現在的吉布提當然和以前不一樣,蘭芳接手吉布提之后,從蘭芳本土遷移過來兩萬多蘭芳人,隨后又遷來近兩萬“秦軍團”成員,現在的吉布提等于是個大工地,陳康健發誓要把這里建成一個軍事基地,成為蘭芳扼守紅海的釘子。

吉布提本身也具備建成軍事基地的條件,寬56千米,長80千米,最深點1082米的塔朱拉灣呈楔形在亞丁灣深入吉布提內地,把吉布提分成南、北兩個不同的部分。塔朱拉灣以北多為山脈,地形復雜,以南大多是高原平均海拔五百至八百米。

陳康健的建設就是圍繞著塔朱拉灣進行。

這里就和月亮灣不一樣,環境什么的不用太在意,怎么方便怎么來。

“我們目前正在開山采石,然后通過鐵路把石頭運到塔朱拉灣,我準備在塔朱拉灣修建一條長度在十公里左右的防波提,這樣一來防波提內就可以直接停靠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也方便往來商船的使用。”陳康健可真是大手筆,在總督府內就著沙盤侃侃而談。

“十公里——你考慮過成本沒?”秦致遠有點牙疼,軍事基地建設也是軍費的一部分,這都是要秦致遠出錢的。

其實秦致遠手中的資金并不緊張,甚至可以稱得上寬裕,老雷諾的國債生意做的不錯,秦致遠已經準備再次追加。

“不需要多少成本啊——”陳康健一臉迷茫,對成本沒什么概念:“開山采石用的是炸藥,咱們倉庫里多得是,再不用就要過期了,石頭更是遍地都是,反正也沒人找我收費,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環保不環保的也沒人問,把山炸平把石頭扔進塔朱拉灣,正好在開出的山地上修建基地,很不錯的規劃啊——”

聽上去真不錯,估計是有人在背后給陳康健支招,否則就陳康健這腦袋瓜,估計想不出這主意。

“人呢?人工不要錢?”秦致遠想得多,人工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

“嘿嘿,人工真不要多少,咱們這里不是有通往亞的斯亞貝巴的鐵路嘛,我從埃塞俄比亞雇了點人,那邊人工便宜的很,只要管飽就行,黑哥們雖然有點懶,干起活來也還湊活。”陳康健已經有了萬全之策。

“雇的?”秦致遠不相信。

埃塞俄比亞是個很堅韌的國家,一戰之前,整個非洲也只有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是獨立國家,剩下的都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

利比里亞之所有能獨立是有美國人撐腰,美國人在南北戰爭后需要一片土地用來安置那些獨立的黑人,所以就有了利比里亞,埃塞俄比亞能獨立完全是因為埃塞俄比亞人的堅強。

早在16世紀,葡萄牙人和奧斯曼帝國就入侵了埃塞俄比亞,不過因為埃塞俄比亞人的反抗,葡萄牙人和奧斯曼帝國都沒有得逞,到了上世紀中期,英國人和蘇丹人又先后入侵埃塞俄比亞,然后又相繼失敗,到了上世紀末,意大利人又不信邪,宣布埃塞俄比亞為意大利人的“保護地”,只可惜這個“保護地”只存在了大約五六年,然后意大利人被迫承認埃塞俄比亞的獨立。

這樣的一個國家,很難相信他們的國民接受雇用的要求居然只是“管飽就行”。

“真的,就是雇的!”陳康健口風嚴實,就差沒有指天畫地的發誓。

“行,只要你不找我要錢就行。”秦致遠也不追究,雇的就雇的吧。

怎么說呢,這年頭的非洲黑人確實是沒什么地位,秦致遠還記得二十一世紀網絡上流傳著很多圖片,都是關于非洲黑人慘狀的,很多非洲的小孩和女人被西方殖民者砍掉手臂或者是腳,又或者是手和腳都被砍掉,那些都是黑人奴工的家屬,只要那些奴工沒有完成任務,他們的家人就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殘酷懲罰。

秦致遠當然不允許發生這種事,所以秦致遠向陳康健特別強調:“我不管你從哪弄來的人,怎么弄來的,弄來了之后就要按照對待工人的標準對待他們,不能故意虐待他們,起碼要讓人吃得飽,還要讓人能掙點錢,否則的話你就給我小心點,就算是我不找你麻煩,子欣那里也說不過去。”

秦致遠還是有底線,肯定不會像西方殖民者那樣虐待黑人。

“沒問題,陛下請放心,最多三年時間,我就還您一個設施完善的軍港,政體條件絕對不亞于金蘭灣。”陳康健信誓旦旦,底氣還是足。

傍晚的時候,秦致遠才得到高鴻仕的報告:“武定公是從也門弄來的人手,也有一部分是從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弄來的人手,這兩個地方都是有獵奴隊的,英國人和意大利人組織的,基本上一個人只要一百元左右就能買到。”

一百塊,這就是此時一條人命的價格。

“這鬼地方天是真熱,咱們以后要是把這里弄成軍事基地,駐扎在這里的戰士們可是要受罪了——”秦致遠沒把心思放在獵奴隊上,炎熱的天氣讓秦致遠無法集中精力思考。

吉布提是熱帶沙漠氣候,每年的四月份到十月份是夏季,平均溫度三十七度,最高溫度可以到四十五度以上,晝夜溫差還是有點大,到晚上的時候,氣溫又會急劇下降,夜晚的溫度有時候會低至零度。

“要是好地方,法國人也不會給咱們。”高鴻仕現在對法國人沒什么好感,自從“直升機事件”之后,高鴻仕對法國政府就有點看法:“也不是都這樣,再往南一點就是埃塞俄比亞,那邊的地理環境還是不錯的。”

其實非洲并不全是普遍意義上的大沙漠,也就是在北非才荒涼點,到了中部非洲植被就旺盛得多,特別是喀麥隆、剛果、加蓬那一片,那是標準的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環境比吉布提強得多。

“埃塞俄比亞——還是算了吧。”秦致遠明白高鴻仕的意思,不過并沒有太多想法。

其實英國、意大利無法占領埃塞俄比亞,并不代表蘭芳也無法占領埃塞俄比亞。

英國和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是為了奴役埃塞俄比亞人民,弄點種植園、礦場什么的為資本主義更好的服務,所以英國人和意大利人進攻埃塞俄比亞都是有所保留的。蘭芳可不是這樣,蘭芳一向是只要地不要人,背靠著民國,蘭芳有足夠的人手,需要的只是生存空間,所以如果秦致遠想的話,想要征服埃塞俄比亞還是有可能的。

當然了,想要進攻埃塞俄比亞也要面對不少困難,埃塞俄比亞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分都屬于埃塞俄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占全境的三分之二,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

可以說英國人和意大利人就是擺在這個平均海拔上,如果蘭芳想要進攻埃塞俄比亞,那么蘭芳軍人就要首先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否則想要進攻埃塞俄比亞也只能是以失敗告終。

高原反應對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頭疼頭暈、氣短胸悶什么的都算輕的,嚴重的會呼吸困難、精神恍惚,一旦進行劇烈活動,癥狀還會進一步加重,所以埃塞俄比亞之所以能獨立,與其要歸功于埃塞俄比亞人的強烈反抗,不如歸功于俄塞俄比亞的地形,“非洲屋脊”可不是白給的。

“可以找老楊試試,從蘇丹過去,難度要小得多吧。”高鴻仕還是不甘心,這等于是送到嘴邊的肉,不吃下去實在是難受。

“英國人和奧斯曼人都是從蘇丹發起的進攻,從哪個方向進攻埃塞俄比亞都一樣,高原反應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秦致遠不同意,主要還是得不償失。

埃塞俄比亞是和蘇丹接壤的,而蘇丹現在是埃及的一部分,那都是楊德山的地盤。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