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955 警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955 警惕

955 警惕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4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秦致遠長談后的威廉三世終于開了竅,離開蓬萊島王宮之后,威廉三世立即向留守國內的德國首相馬克思親王發電報,讓馬克思親王和美國人立即展開談判。

就和秦致遠設計的一樣,威廉三世的要求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要求美國加大貸款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求法國和比利時從魯爾區撤軍。

世界大戰后法國和比利時占據了德國的魯爾地區,這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如果拿不回魯爾地區,德國的復興就無從談起。

對于德國人的態度轉變,美國人舉雙手贊成,美國國務卿查爾斯·休斯甚至給秦致遠發了電報,感謝秦致遠在德國接受“道威斯計劃”中作出的努力,同時邀請蘭芳也加入“道威斯計劃”。

美國是在參與蘭芳和也門談判的過程中嘗到了甜頭,現在又想故技重施。

不過估計查爾斯·休斯要碰釘子,德國可不是也門,想在德國身上零刀割肉并不容易,德國距離蘭芳太遠,秦致遠對德國本土也沒什么興趣。德國現在就那么點土地,卻生活著近六千萬德國人,這實在是太擠了,秦致遠不想讓華人去當沙丁魚。

不過面對美國人遞過來的橄欖枝,蘭芳也不好拒絕,畢竟蘭芳和美國剛建立起大使級外交關系,兩國的關系正處于蜜月期,這時候加強合作才是正事,所以秦致遠接受了查爾斯·休斯的邀請,同意向德國提供一部分貸款,但不準備參與到和德國的談判中。

這個談判注定會成為一個笑話,美國人肯定無法順利達到目的拿到賠款,所以蘭芳沒必要去趟這潭渾水。

在準備配合“道威斯計劃”向德國提供一部分貸款的同時,蘭芳也有自己的“對德援助計劃”。

蘭芳的對德援助主要是提供物資、技術、設備、以及人力支援。

秦致遠不打算給錢,美國人都要控制德國的金融了,秦致遠給錢等于是給美國人送菜,秦致遠肯定不會干這樣的傻事。

蘭芳準備為德國提供的物資主要是食品和工業原料,大米和罐頭必不可少,秦致遠最起碼要保證德國人餓不死,那樣才有力氣保證德國的國家建設。鋼材和石油也赫然在列,這些東西其實是《凡爾賽合約》中明令對德禁運的東西,德國因為有魯爾區可以解決一部分鋼材問題,不過石油就沒有任何儲備。

蘭芳的石油真是多的用不完,單單是一個大慶油田,就已經足夠滿足蘭芳國內需求,新巴庫油田生產的石油都可以用于外銷,拿出一部分來支援德國沒有絲毫問題。

至于“禁運”,那是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時候才出現的名詞,而且從來都沒有認真執行過,蘭芳對德國運的東西早就突破了《凡爾賽合約》的限制,除了法國人,沒人認為這是個問題。

而法國人在面對蘭芳的時候明顯是有點氣短,誰讓法國人“背信棄義”在先呢!

除了物資,設備的人力資源的問題也很好解決,蘭芳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后,第二個五年計劃對工業提出更高要求,為了保質保量完成計劃,現在蘭芳的工廠已經開始產業的換代更新,工廠里有大批的機器面臨淘汰,這些機器正好可以用來支援德國。

有意思的是,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機器都是蘭芳當初從德國弄來的,現在又還給德國人,也算是物歸原主。

人力資源就更沒問題,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工業面臨困境,很多工程師、技術人員、甚至是熟練工人都面臨失業,蘭芳當時向那些即將失業的德國人伸出橄欖枝,又因為德國政府的引導,很多德國人來到蘭芳,為蘭芳的國家建設出工出力,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很大作用。

德國也是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所以雖然在蘭芳的生活條件更優越,還是有很多德國人沒有加入蘭芳國籍,他們都準備在合適的時候返回德國,為德國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秦致遠并不反對這樣的選擇,忠誠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哪怕忠誠的對象不是蘭芳,這些“忠誠”也值得肯定。

所以秦致遠沒有阻攔那些德國人返回德國的意思,反而因為德國的現狀,秦致遠準備派出一批蘭芳國籍的技術人員前往德國,幫助德國重建工業體系。

最令秦致遠感覺自豪的是“技術支援”。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華人和“愚昧”、“落后”等等這些貶義詞聯系到了一起,好像是五千年文明史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在絕大多數都領先于全世界的華人,開始變得不自信,甚至在提起輝煌歷史的時候,都有些“愧對先人”的感覺。

蘭芳從一無所有開始,到現在在某些方面的技術力量已經居于世界前列,不管是汽車還是飛機,又或者是生物和化學,蘭芳都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現在更是可以對德國提供技術援助,這真令秦致遠感覺振奮。

如果說“嚴謹”是德國人的特點,那么“精密”就是德國工業產品的代名詞,德國人就是有一種特質,哪怕是毫不起眼的一個螺母,德國人也能把它做的精致無比,在這方面蘭芳其實也不如德國人。

蘭芳的工業品其實在某些方面是很有些“蘇聯”風格的,當年“蘇聯”的工業很有些走極端的意思,簡單的就是非常簡單,復雜的就是非常復雜,“傻大粗黑”和“結實耐操”是當初蘇聯工業品的特點,現在也是蘭芳工業產品的一部分特點。

之所以說是一部分,是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是“傻大粗黑”和“結實耐操”,只有一部分蘭芳工業品有這些特點,比如那些對生活品質要求不高的人使用的臉盆和茶杯這些耐用品,“結實耐用”是最重要的品質,畢竟目前的客觀世界還不算發達,物資也不夠豐富,最起碼沒有像二十一世紀那么豐富,“有”和“沒有”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好”或者“不好”是以后要解決的問題。

當然了,這個世界沒有“蘇聯”這個國家,所以這就成了蘭芳風格。

不管是任何階段,人總是有階層的,在蘭芳也有對生活品質要求高的人,所以針對這部分人的需求,蘭芳的另一部分工業品具有的品質就是“精工細作”和“品質優良”。

比如汽車和飛機這些科技含量比較高的產品,因為有較高的附加值,蘭芳工業人也花費了更多的心思,僅僅是一個汽車的顏色,就耗費了蘭芳科研人員的無數心血。

這些心血都是值得的,就目前的全世界來說,因為蘭芳用于出口的產品大多都屬于第二類,所以蘭芳產品的特點就是“精工細作”和“品質優良”,這也是秦致遠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

有付出就有收獲,秦致遠和無數蘭芳科研人員的辛勤努力,造就了目前蘭芳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的暢銷,前段時間的“椰城博覽會”就是最好的注解。

在“椰城博覽會”上,總成交額突破了一百三十億蘭芳元,其中百分之七十的訂單來自歐美,這簡直令蘭芳工業人欣喜若狂,即使是所有的工廠都加班加點,要完成這些訂單也要到明年四月份。

而在秦致遠的計劃中,明年的“椰城博覽會”就將在四月份進行,這等于是舊的訂單剛剛生產完,新訂單就將接踵而至,況且還有老客戶的追加訂單,所以現在幾乎所有的蘭芳工廠都在擴大規模,以具備更強的生產能力,準備迎接從全球范圍飛來的訂單潮。

在威廉三世的要求中,蘭芳要向德國提供一系列技術支持,包括汽車業、生物科技、化工行業等等,這些方面基本上和軍事都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又息息相關,這也是《凡爾賽合約》沒有涉及到的行業,德國現在可以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生產。

秦致遠接受了威廉三世的一部分要求,對于汽車和青霉素,秦致遠可以幫助德國建立工廠,并且授權德國生產,收取最低的專利費用。但對于專利轉讓,秦致遠持保留態度。

秦致遠手中掌握的這些專利都是些成本少、利潤大的專利,這其中的利潤讓很多國家都羨慕嫉妒恨。

秦致遠很享受這種羨慕嫉妒恨,秦致遠也不準備當圣人,不管是哪個國家,哪怕是民國,只要想設廠生產就要向蘭芳支付專利費用,到目前為止,除了是和法國共享青霉素的專利之外,秦致遠從來沒有轉讓過任何專利,如果現在秦致遠把有關汽車、青霉素、尼龍的專利轉讓給德國人,那肯定會讓很多國家重新評議蘭芳和德國之間的關系。

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縱然如此,也已經足夠讓威廉三世滿意,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威廉三世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大半。

九月初的一天,秦致遠得到高鴻仕的匯報,威廉三世去找了愛因斯坦。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