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821 保持耐心很重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821 保持耐心很重要

821 保持耐心很重要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21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玄幻魔法


要說“抵觸”,那倒是也不至于,對未知的擔憂還是有一些的。

如果蘭芳和德國不能建立盟友關系,那么在未來,德國也可能是蘭芳的敵人,到時候就會讓類似隆美爾這樣的歸化人無所適從,他們確實愛蘭芳,但也愛德國,“回避”原則并不能回避所有問題。

十二月初,杰克森率領一支剛剛整編完畢的步兵團抵達利亞比港口城市拜耳迪耶,這里將會被作為進入埃及的前進基地。

說是城市,其實也并不大,大概三四平方公里的小城,人口最多有兩萬人,港口設施還算不錯,可以停靠萬噸級的貨輪以及千噸級的驅逐艦,用來作為前進基地還是很合適的。

在利亞比東部,兄弟聯盟的名聲并不怎么好,因為之前關系的不睦,英國人對兄弟聯盟詆毀多多,特別是關于宗教信仰這方面,兄弟聯盟被宣傳成“異教徒”,“魔王派來的邪惡使者”等等,這讓拜耳迪耶的居民對于兄弟聯盟有一定的抵觸,在杰克森率領部隊抵達拜耳迪耶之前,拜耳迪耶的居民畏于兄弟聯盟的聲勢大多遷走,整個城市里留下的人口最多不過三千人,還都是些老弱婦孺。

對于這個現狀,杰克森并不意外,派出一個連隊控制港口之后,馬上和英國人聯系,要求貨輪進港卸貨。

埃爾弗雷德承諾要給兄弟聯盟的部隊換裝,古達米斯位于內陸腹地,轉運物資不易,所以裝備的轉交地點就被定在拜耳迪耶。

等待接收裝備的同時,杰克森沒忘記自己的任務,還是向埃及方向派出了偵察兵。

其實埃及和利亞比之間并沒有明確的分界線,這兩個國家都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在此之前甚至合二為一都是由埃爾弗雷德擔任總督,這一點從二十一世紀非洲地圖上那些橫平豎直的國境線上就能看出來。

一般來說,國境線是以某些參照物確定的,比如說河流,又比如說山脈。唯有北非這邊的國境線,橫平豎直就好像是用尺子量著劃定的一般,可見當初劃定國境線時有多么的隨意,殖民痕跡還是很明顯的。

傍晚派出的偵察兵,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偵察兵們才返回拜耳迪耶。

看著偵察兵們衣角的血跡和鼓鼓囊囊的背包,杰克森并沒有多說什么,十字軍東征時累積的犧牲總是需要一些鮮血才能洗刷的,杰克森很清楚,這些騎士們在很多方面真沒多少“騎士精神”,這也是楊德山屬意杰克森前往埃及的原因。

抵達拜耳迪耶的第二天,米茲達的騎兵團也抵達拜耳迪耶,于是前往埃及方向的偵查兵出動的更加頻繁,到第四天的時候,偵察兵的前鋒線已經抵達加拉和馬魯特。

再往前就是尼羅河三角洲,也就是開羅。

英國人沒讓杰克森等待太長時間,十二月八號,一艘來自曼徹斯特的貨輪進入拜耳迪耶,上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軍火。

“先生,請簽個字,這是我們的貨運清單。”戴著一頂老式海軍帽,叼著煙斗的大胡子船長找到杰克森,送上來自倫敦的饋贈。

清單上列舉的物資很詳細:兩萬五千支步槍,一千五百萬發子彈,十二門七十五毫米速射炮,一千四百發炮彈,令人意外的是還有一輛轎車和二十輛摩托車,這絕對是意外之喜。

雖然決定扶植兄弟聯盟,但英國人還是保留著戒心,步槍的供應是管夠,但提供的火炮只有小口徑,而且也沒有裝甲車和坦克。

這已經不錯了,就連英國人自用的坦克和裝甲車也不足,杰克森沒有奢望得到哪些戰爭利器。

“非常感謝,希望您能給我個機會,讓我請您喝一杯。”杰克森在裝備清單上簽字,遞回去的同時送上一個小口袋:“一點土特產,這鬼地方什么都沒有,也就是某些石頭還算是漂亮。”

石頭?不不不,這是十幾塊各色寶石,和華人在一起時間長了,杰克森對迎來送往這一套并不陌生。最近幾天偵察兵的收獲不少,杰克森作為“少校”肯定收獲更多,埃及再怎么淪為殖民地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樣色彩斑斕的小石頭真是不少。

“喔,非常感謝您的慷慨,如果能和您喝一杯,那是我的榮幸。”船長馬上笑逐顏開,跟著杰克森向港口辦公室走去,哪里還有些香艷的節目等著他。

杰克森和船長離開之后,碼頭上的軍官們忍不住打開了那些鐵皮箱。

“哇哦,很不錯的貨色,P14!”有人驚嘆出聲。

“呵呵,我就知道,這幫家伙沒那么大方。”有人嫌棄。

P14步槍,這是英國在世界大戰中大量生產裝備的步槍,美軍部隊也曾經大量裝備這個型號,這是英國人裝備的Mk.III型的簡化版,只有五發彈倉,從結構上講,已經不屬于恩菲爾德系列。

英國人在世界大戰中大量生產了這個型號的步槍,以至于世界大戰結束后很多步槍被封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又拿出來重新裝備部隊,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步槍倒是堅固耐用。

辦公室里,杰克森和船長已經酒至半酣,四名來自埃及的妙齡少女在酒桌上小意奉承,船長的舌頭已經喝得有點大:“埃及人就是一群白眼狼,他們全都是忘恩負義的家伙,如果沒有大英帝國,現在埃及還是一片荒漠,根本就不會有什么蘇伊士運河,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有,現在這些埃及人還想要把運河收歸國有,那簡直是做夢——就算是埃及脫離英聯邦也沒關系,只要保留住蘇伊士運河,埃及人愿意脫離就讓他們脫離吧——”

“人的野心總是會不斷滋生的,脫離英聯邦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或許就要收回運河,到時候倫敦還會不會退讓?”杰克森端著一小杯紅酒細細品味,目光還是清澈。

其實船長說的不對,大概八十年前,是法國人開鑿了蘇伊士運河,后來的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帕夏·塞伊德迫于經濟壓力,把屬于他的股份賣給了英國人,然后英國人就實際控制了蘇伊士運河。

說起來英國人也是摘桃子的那個人,英國并沒有立場指責想要把運河收歸國有的埃及人,畢竟在修建蘇伊士運河的過程中,有大約十二萬埃及人獻出了生命,在修建運河過程中,埃及人起到的作用比英國人大得多。

“肯定不會,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的通航費用要提高一倍,那簡直是世界末日——當然了,倫敦的那些老爺們沒準也會腦袋發昏,誰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呢?向沙漠里的野人投降,那些紳士們可真干得出來。”看來船長對英國人同意和埃及人談判這個決定并不滿意,提起來就是滿肚子牢騷。

“總之這都和我們無關,接下來我要去開羅,幫那些王公貴族們運送屬于他們的金銀財寶,他們已經撈夠了,所以才準備收手,苦了我們這群苦命人,就是個勞碌命。”船長喝得有點大,已經昏昏欲睡。

“去開羅——能不能捎我一程?”杰克森恰到好處的提要求。

“你想去開羅,當然可以我的朋友,你最好準備一下,咱們明天就出發。”船長終于不勝酒力,說完這句話一頭栽倒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晚上,杰克森召集手下軍官開會,在會上,杰克森剛表達了要前往開羅的意思,就招致軍官們的一致反對。

“開羅現在形式復雜,據說暴亂分子活動猖獗,如果去的人少了起不到什么作用,安全上也無法得到保障;如果去的人多了又會讓我們成為目標,說不定會讓英國人重燃希望,所以我不建議去開羅,最好是等英國人和埃及人談出結果后咱們再去。”參謀長阿波羅·索爾茲伯里不贊成杰克森去冒險。

阿波羅是猶太人,這是位忠誠的猶太教信徒。猶太教也是以耶路撒冷為圣城,所以在返回耶路撒冷這件事上,阿波羅和杰克森有同樣的訴求。

“不不不,我不是去當救世主,我只是想去做一名旁觀者,英國人想放棄開羅,但想要繼續控制蘇伊士運河,埃及人想要脫離英聯邦,同時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局面,如果利用得當,我們能很快打開局面。”杰克森有自己的打算。

從拜耳迪耶往東大概六百公里就是開羅,開羅往東大概一百公里是蘇伊士運河,然后再往東三百公里就是讓杰克森朝思暮想的耶路撒冷,從杰克森出生到現在,距離耶路撒冷從來沒有這么近過。

“距離目標越近,越是應該保持耐心,這是應該堅持的美德。”阿波羅表現的還是謹慎。

“我的耐心已經保持的夠久了,現在我簡直迫不及待,如果英國人和埃及人不盡快談出結果,那么我會幫他們一把,不管是幫誰。”杰克森殺伐果斷,并不介意攔在面前的到底是英國人還是埃及人,又或者是巴勒斯坦人,反正都是要摧毀的。

(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