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636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636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636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6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玄幻魔法


唐家鼎不甘心的時候,徐世昌心里同樣是不甘心。

“醇親王就是這么說的?”徐世昌逼問自己的秘書,表情有點兇狠。

“是,醇親王的意思是絕無可能,紫禁城是愛新覺羅的祖先留給愛新覺羅一族的私產,醇親王絕對不會讓溥儀搬出紫禁城。”秘書表情苦澀,但回答的非常肯定。

經過秦致遠開導,徐世昌確實是下定了決心,要把溥儀從紫禁城中趕出去。

趕出去是要趕出去,使用什么方法還有待商榷,在徐世昌想來,如果溥儀愿意主動搬出去那是最好,不管是愛新覺羅一族還是北洋政府面子上都過得去,所以徐世昌派人去找醇親王先探探口風。

“我就說吧,好話說盡根本就沒用,對付這種遺老遺少,就是要果斷強硬,不給他們任何扯皮的機會。”總理秦云鵬還是習慣軍人作風。

“愛新覺羅一族畢竟還是皇室,咱們以前和他們簽下的《清室優待條件》,雖然規定了宣統帝可以暫居宮禁,日后再移居頤和園,卻沒有規定具體時間,這就給醇親王他們留下了足夠的借口,如果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怕是說不過去,畢竟《清室優待條件》里還有有關‘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待以各外國君主之禮’的規定,如果是強行驅逐,那恐怕咱們面子上也過不去。”徐世昌私交好友,總統府特別顧問沈希夷的顧慮多。

“唉,袁大總統英明一世,在對待清室這個問題上確實是錯了。”秦云鵬對袁世凱有怨念。

袁世凱這人吧,的確是精明了一輩子,但臨到老還是不免晚節不保,這也算是個毀譽參半的人物。

“當時的情況特殊,倒也不完全怪袁大總統。”沈希夷能理解袁世凱的苦衷。

說起這個《清室優待條件》,在誕生之時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所以現在雖然看上去有點不合時宜,但說實話只要是明事理的人,對這個《條件》并沒有太多怨念。

畢竟在當時那個環境下,也只有袁世凱才能讓清政府接受這個《條件》,換成別人也不可能做得更好。

當然了,這里面更多的是“人艱不拆”的問題,官官相護嘛,這算是華人世界的傳統。

“現在爭論這個已經沒有意義,關鍵問題是怎么讓溥儀從紫禁城里搬出來。”徐世昌已經開始直呼其名,看來對于溥儀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這個,如果不使用強硬手段,難難難!”秦云鵬用了三個“難”,來形容這件事的難度。

“倒也不是不行。”沈希夷發動思維,履行身為顧問的職責。

“哦,先生有何妙計,快快教我!”徐世昌頓時大喜。

秦云鵬雖然沒說話,眼中的期盼已經表明了態度,如果真的能不用大動干戈就把溥儀請出宮這當然是好事,秦云鵬也不愿意為了這事鬧得沸沸揚揚,那樣北洋政府面子上也沒有多少光彩。

“不是說紫禁城里的宮殿大多都已經年久失修嗎,既然是已經年久失修,那就需要修繕,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紫禁城成為一堆廢墟,如果醇親王不想讓溥儀搬出紫禁城,那好,就讓醇親王出資修繕紫禁城里的那些年久失修的宮殿,如果醇親王要是不想出這個錢,那就咱們出。”沈希夷搖頭晃腦,如果手中有把羽扇,那會更有氣氛。

修房子嗎,肯定要大興土木,那么紫禁城就會變成一個大工地,到時候溥儀如果再住在紫禁城里,那恐怕就不太合適。

目前的紫禁城里,雖然已經不允許雇傭閹人,但畢竟還是有不少太監在宮里生活,想要修房子靠那幫太監肯定不行,必須是專業的工匠才有那個手藝。

嗯嗯,這年頭的修繕,并不是簡單翻新就行,那都是要雕梁畫柱的,而且畫得不好看了還不行,必須是巧手工匠才可以。

這樣一來,就不免有很多工匠會進入紫禁城,工匠可是下九流,這些粗人如果要沖撞了宣統帝那可就大大不好,所以還是暫時搬出去比較合適。

只要溥儀能從紫禁城里搬出去,那還能不能搬回來就要兩說了,說不得這一修繕,連續修繕個幾十年都不稀罕。

“好,此計大妙,如果那溥儀真的從紫禁城搬出去,先生當居首功。”徐世昌不吝表揚。

“呵呵,當不得首功,分內之事而已。”沈希夷謙虛,眼里的得意掩飾的很好。

謀士嘛,就是端這碗飯的,沒事躲后面出個主意,幫東主解決個問題什么的,這就是謀士存在的價值。

“那就明天,明天找個得力干將去處理這事,不管溥儀怎么說,必須把溥儀趕出紫禁城。”只要有個借口,哪怕不是那么完美,徐世昌也一分鐘都不想忍。

“好辦,讓馮煥章去,他可是早就看那幫滿人不順眼了,為了那幫無所事事滿京城亂晃的遺老遺少,馮煥章沒少找我告狀。”秦云鵬還真能找出人來,而且還是位名人。

馮煥章,原名馮基善,直隸青縣人,張勛復辟時,曾率部入京擊敗張勛,導致宣統皇帝的復辟匆匆收場。

馮煥章是基督徒,有“基督將軍”的稱謂,所以馮煥章對于皇權非常反感,曾經數次找秦云鵬要求把溥儀從紫禁城中趕走。

“馮煥章,嗯嗯,這個人不錯,就讓他去,如果大功告成,加官進爵不在話下。”徐世昌有點興奮過頭。

就算是馮煥章順利完成任務,徐世昌倒是有權利給馮煥章加官,想要進爵就不可能。

中華民國成立后,正式廢除了《清室優待條例》范圍內之外的一切世爵制度。

此后,在“宣統復辟”和袁世凱復辟期間,都曾經大肆封爵,但都沒什么人承認,這之后除了少數民族地區和宗教有封爵外,爵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當然了,華人對于“加官進爵”的希望一直都沒有減少過,特別是可以承襲的爵位制度,更是令人向往不已。

目前的京城,并不乏恢復爵位制度的呼聲,但一直無法在國會中取得多數人同意。

好吧,民國的國會也是個奇葩,他們不僅僅是無法通過關于爵位的提案,他們幾乎是什么提案都無法通過。

華人對于權力的向往真的是無極限的,當初皇帝被廢除的時候,所有人都感覺這一次終于是人民當家做主,于是總統、總理、內閣、國會什么的一窩蜂的全部上馬,結果就是各自為政互不相讓,最終都淪為扯皮的名利場。

聽上去或許是有點悲哀,但在華人社會,真的不適合玩西式民主,很多華人雖然嘴巴上反對獨裁,但內心深處還是崇拜權威,崇拜那種獨裁式的權利,所以如果在華人世界搞民主,那只會導致民主演變成民粹,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嗯嗯,這也是已經被現實所證實的。

“派馮煥章過去,完成任務固然可能性很大,但依馮煥章的性子,估計也會不自覺的粗暴,到時候還是免不了咱們的額面子上受損。”沈希夷還是有疑慮。

“那也是顧不得,總不能因噎廢食,就算是擔個罵名又如何,只要能把溥儀趕出紫禁城,把紫禁城收歸國有,變成咱們全體國民的博物館,就算是擔了這個罵名也是值得的。再說了,除了那些個遺老遺少,又有幾個人還記得溥儀?恐怕有一個旗人罵我,就會有十個民人贊我。”徐世昌倒是打得好算盤。

清政府時期,用“旗人”稱呼滿人,然后用“民人”稱呼除了滿人之外的其他所有民族,這也算是請政府版本的“種族歧視”。

徐世昌說的差不多就是事實,現在的京城已經不是民國剛成立那會,現在的遺老遺少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社會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弱,如果徐世昌真使用武力把溥儀趕出紫禁城,那徐世昌還真會贏得一片叫好聲。

“把宣統帝從紫禁城里弄出來放在哪也是個問題,如果放的地方太遠,那難免會鞭長莫及,給有些有心人創造機會,但如果放得太近,估計又會和京城里的遺老遺少沆瀣一氣,還是免不了麻煩。”沈希夷想得比較多,同時也比較現實。

在曾經的歷史上,正是馮煥章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然后溥儀就去了天津靜園,隨后逃往東北,成為了滿洲國的皇帝。

在這個時空里,日本人已經自顧不暇,估計沒工夫來給民國找別扭,但要防備其他的某些有心人,比如說:英國人,美國人,甚至是民國內的某些當權派,這些人都有可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未免還是貽害無窮。

“簡單,就放到醇王府里,如果出了什么問題,那就正好一鍋端了。”秦云鵬還是心狠手辣,干脆祭出“連坐”制度。

清帝國的那些遺老遺少,就是以溥儀和他爹醇王爺為首,如果有機會,秦云鵬不介意一網打盡。

嗯嗯,說起醇王爺,那個醇王府也不小哦!

(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