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632 真年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632 真年輕

632 真年輕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4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紫禁城始建于于明成祖永樂四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Щщш..lā

總的來說,紫禁城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曾經紫禁城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其余的分別是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以及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

秦致遠曾經參觀過的紫禁城是個巨大的博物館,因為游客眾多,紫禁城也不缺乏經費,修繕自然是盡善盡美。

但當時間回溯到1920年,紫禁城從外表看上去依舊雄偉壯觀,如果遠看的話倒也充滿了皇室威嚴,但如果走近了看,紫禁城就是個龐大的的破院子,其破敗程度和已經覆滅的清帝國差不多。

按照溥儀和袁世凱簽訂的規定,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待以各外國君主之禮;并且清帝歲用400萬兩由民國政府撥發;同時侍衛人等照常留用;宮內各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閹人;原禁衛軍歸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這個規定看上去確實不錯,保障了小皇帝的一部分權力,同時也有所約束,因此當時的隆裕太后認可了這個協議,然后宣統帝正式退位。

確實是白紙黑字,但簽訂之后會不會嚴格遵照規定執行,這就由不得小皇帝了。

反正據秦致遠所知,那每年400萬元好像是從來沒有給夠過。

愛新覺羅一族畢竟還是有私產的,小皇帝的衣食住行也沒打多少折扣,不過放大到整個紫禁城,要修繕維護就力不從心。

紫禁城可是木質建筑,這些建筑看著是好看,維護也需要一大筆費用,而且是每年都要維護,這個費用讓現在的溥儀掏肯定是掏不起的。

于是紫禁城的破敗可想而知。

從進了**開始,中間的“御道”還算是干凈,但道路兩旁已經是雜草叢生,甚至比花園里的花花草草看上去還要茂盛,如果再看看建筑物,那更是破敗,都是些木質建筑,原本是金粉玉葺色彩鮮艷,現在顏色脫落斑駁不堪不說,有些稍遠點的宮殿居然有小范圍的坍塌,甚至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屋頂上都有了荒草,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面對此情此景,徐世昌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含含糊糊言語閃爍。

有什么好說的呢,眼前的紫禁城就跟徐世昌治下的民國差不多,到處是窟窿,到處是混亂。

“真是可惜,如果把這里弄成一個博物館,吸引普通人進來參觀,收取一定的費用,然后再用那些錢進行修繕,說不定是個良性循環哦。”秦致遠忍不住出謀劃策。

不管怎么看,紫禁城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秦致遠也不忍心看著紫禁城就這么破敗下去。

“唉,陛下有所不知,這又談何容易,現在前清廢帝還在紫禁城里住著,剛才的情況您也看到了,我們的人想要隨意進出這里都沒去權利,想要把這里變成博物館,恐怕非一朝一夕之功。”徐世昌也有自己的苦衷。

“呵呵,不過是前清廢帝而已,你們還能讓他一直住在這里?他可才15歲,如果讓他這么折騰法,估計要不了幾年,這些個宮殿就會化為一堆廢墟。”秦致遠倒是不擔心,就算是秦致遠現在不添油加醋,過不了幾年,溥儀也會被馮玉祥趕走。

也不一定,馮玉祥驅逐溥儀發生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當時的交戰雙方是直系的曹錕和奉系的張雨亭,戰爭的起因是北洋政府的內亂,也是長久以來矛盾累計的結果。

如果秦致遠沒有記錯的話,現在應該是正在打第一次直奉戰爭。

想到這里,秦致遠猛然驚覺,因為自己的出現,民國的進程也已經發生了改變,現在曹錕和張雨亭沒有打起來,那么也就不一定會發生第二次直奉戰爭,這么說起來,溥儀會不會和歷史上一樣被趕出紫禁城還要兩說。

想到這里,秦致遠心頭忽然間就泛起了責任感,有些事情,終究是需要人去推動的。

“這,估計也用不了那么久。”徐世昌的話里很明顯有遲疑。

徐世昌今年已經是65歲的人,雖然現在看上去春秋鼎盛,但畢竟是年事已高,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一病不起。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徐世昌身體一直都硬朗,估計徐世昌也耗不過還是個毛頭小子的溥儀,或許未來溥儀會從紫禁城里被趕走,但是誰都不能保證徐世昌一定能看得到。

“我這里有個案子,昨天晚上,我派向漢口的人在平漢站拿獲了幾個人,據說是醇王爺府上的管事,這幾位是前往津門的,隨身帶著好幾口大箱子,經過檢查,那些箱子里裝的全部都是文人字畫、古董文物,初步統計了下,里面居然有吳道玄的真跡仕女圖,又有元代的青花瓷瓶,這可都是國寶級的文物。”秦致遠不失時機的爆料。

“這,居然有這等事?”徐世昌驚詫莫名。

徐世昌可是“文治總統”,對于這些古董的價值非常清楚,而且對于文人字畫有著超出常人的嗜好,當聽到“吳道玄”這幾個字的時候,徐世昌頓時又驚又怒。

“吳道玄”就是吳道子,哪怕是到21世紀,當時也沒有發現吳道子的真跡,可見存世之稀少。

呃,21世紀的市面上有不少號稱是吳道子真跡的藝術品,大概十幾萬一副的樣子,用腳后跟想都知道,如果十幾萬買到一副吳道子的真跡,那么倒手就能賺到千百倍的利潤。

“有,而且據說還不是個案,那幫人經常往返于京城和津門,每次都會攜帶幾個大箱子,然后返程的時候箱子就消失不見,這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秦致遠不介意趁機上眼藥。

“該死的,怎么會這樣?怎么能這樣?”徐世昌喃喃自語,眼中的痛苦令人惻隱之心頓起。

先不管那些東西是哪里來的,這么大規模的轉移財物,肯定是不正常的,而徐世昌幾乎可以確認,那其中必定有很多就來自紫禁城。

紫禁城里有多少文物,北洋政府根本就不清楚。

溥儀退位之后,北洋政府曾經要求前清政府的內務部提供紫禁城中的文物清單,但這個要求和那每年400萬元的記過差不多,一直都沒有認真執行。

所以到現在,紫禁城中有多少文物是個謎,估計溥儀自己也不清楚。

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現在紫禁城的主人,溥儀對這些文物有處分權,比如溥儀的家人來看望溥儀時,溥儀隨手賞賜“點”……

都是完全可能的,在曾經的歷史中,溥儀就是用這種方法從紫禁城中往外偷了不少東西。

嗯嗯,這種行為,確實是偷,所以徐世昌才會失態。

“這也是正常吧,當權力處于無監督狀態,失控幾乎是一定的,要是我我也這么做啊……”秦致遠幽幽嘆道。

“哼,他們肯定會付出代價。”徐世昌的眼神轉冷,看向太和殿的目光能把太和殿結成冰。

秦致遠和徐世昌說話的時候,已經來到了太和殿中。

哦,這里現在不叫太和殿,而是叫“皇極殿”,殿中本來懸掛的有乾隆御筆的“建極綏猷”匾額,但在袁世凱登基時被換下,現在已經不知所蹤。

所以站在現在的皇極殿中抬起頭來,就只能看到空空如也的橫梁,配合著秦致遠和徐世昌剛才聊的內容,真是感覺分外凄涼。

“你就是蘭芳國王?”一個有點尖利的稚嫩聲音突然響起。

秦致遠循著聲音望去,是一個有點消瘦的少年人。這少年人穿著傳統的滿族服飾,身后跟著兩個有點畏縮的仆役,估計這少年正處于變聲期,所以聲音聽上去有點怪,這少年的面貌倒是沒什么出奇之處,也就是中人之資,不過表情倒是有點倨傲,站立的身形有點微微后仰,這是個很自負的身體姿態。

中二少年,秦致遠心中剛泛過這個名詞,緊跟著就明悟,這就是“我大清”的末代皇帝溥儀。

果然,隨著這少年出現,包括秦致遠身邊的大總統徐世昌在內的所有在場民國人士都有個微微鞠躬的姿勢,雖然嘴里沒有三呼萬歲,但這這更確定了秦致遠的判斷。

徐世昌就算是手中沒有實權,終究也是民國總統,能讓徐世昌鞠躬的,除了溥儀估計也沒誰了。

“對,我就是蘭芳國王秦致遠,你是哪位?”秦致遠沒有尊敬也沒有刻意貶損,就是用正常交往的普通心態回答溥儀。

溥儀很明顯沒有多少“皇帝”的架子,沒有在意秦致遠的不恭敬,而是自顧自的感嘆:“你好年輕!”

真是的,讓個十四五歲的小破孩這么說,秦致遠有那么一瞬間感覺還真是荒繆。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