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606 晴天霹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606 晴天霹靂

606 晴天霹靂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7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玄幻魔法


192o年的世界,相對于之前的十年是平靜的。

英國人忙著扶植德國人,在歐洲大6尋找新的平衡;蘭芳暫時停止了擴張的步伐,準備開始苦練內功;美國人則是又陷入“門羅主義”的怪圈,他們的總統已經不能工作,副總統和國務卿正在為了誰能成為代總統而努力;法國則是又開始作死,前總統雷蒙普恩加萊終于輸掉了大選,保羅歐仁路易德沙內爾于192o年2月18日成為新一屆法國總統。

好吧,保羅歐仁路易德沙內爾就是個笑話,也不知道法國議會是吃錯了什么藥,才會選擇這樣一個人來當總統。

保羅歐仁路易德沙內爾差不多就是個先天性神經質,同時又是個絕對的理想主義者,他性情急躁,討厭繁文縟節,渴望用積極的社交禮儀來展法國的對外關系。

這絕對是偏離實質的,3o年代初的歐洲大6,所有人都擔心法國會一家獨大稱霸歐洲大6,而身為法國總統的德沙內爾居然希望成為一個“禮儀之邦”,扔掉一貫奉行的“大炮主義”,真不知道德沙內爾的腦子里在想什么。

身為法國的盟友,蘭芳在這些事上沒有理由指手畫腳,不過秦致遠和皮埃爾的通訊越來越密切,在秦致遠的指點下,皮埃爾開始籠絡在世界大戰期間那些鐵血好戰,現在卻被逐步邊緣化的軍中將領。

這些人包括前6軍部長路易赫伯特利奧泰,被稱為屠夫的曼京,一直作為西線指揮官在巴爾干半島作戰的路易斯弗蘭謝德埃斯佩雷,甚至連已經卸任總統的雷蒙普恩加萊,皮埃爾也沒有放棄他。

法國政壇就是一缸大雜燴,每天都有人如彗星般崛起,每天又都有人如流星般消逝,雷蒙普恩加萊這一次競選總統失敗,那并不代表沒有東山再起之時。

要知道,在路易斯雷諾和秦致遠主導的“聯合石油”中,是有雷蒙普恩加萊的股權的,只要財力不出問題,雷蒙普恩加萊肯定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192o年的蘭芳需要蟄伏,以積蓄體力。

192o年的皮埃爾同樣需要蟄伏,皮埃爾要穩住現在有的一切,拉攏所有能夠拉攏的勢力,為了將來可能的機會做準備。

同樣的,192o年的德國,和戰爭剛剛結束時也有所不同。

柏林皇宮,威廉三世召開御前會議。

與會的分別是德國相馬克思馮拜登親王,財政大臣飛利浦謝特曼,德軍總參謀長保羅馮興登堡,6軍元帥奧古斯特馮馬肯森,以及巴伐利亞魯伯希特。

“……最艱苦的一年已經過去了,和去年相比,我們現在擁有一個不錯的局面,雖然我們還有沉重的戰爭賠款要支付,但是英國人和美國人都已經承諾會為我們提供貸款,我們的朋友,那位來自遠東的東方霸主也承諾會為我們斡旋,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雖然現在還沒有看到成效,但不管怎么說,我們總算是看到了曙光,總算不用繼續在黑暗中摸索,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威廉三世開篇點題。

“看上去現在情況還算不錯,但戰爭對于我們的經濟民生破壞太大,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扭轉,我們必須要展民生,用內需拉動經濟,否則的話,僅僅依靠外力,我們的道路還很艱難。”馬克思親王有清醒認識。

“目前我們沒有能力展經濟,戰爭賠款的壓力太大,我們的礦產剛剛生產出來就被人運走,因此無法進行深加工,自然也就沒有附加值,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扭轉,那么我們只能淪為原材料輸出地一樣的殖民地。”財政大臣飛利浦謝特曼有點悲觀。

飛利浦謝特曼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右翼領之一,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時,德國國內爆了工人起義,飛利浦謝特曼參與組建政府,對工人起義進行了殘酷鎮壓,威廉三世上臺后,飛利浦謝特曼成為德國財政大臣,是威廉三世的得力助手。

“想要得到根本性改變,我們先要擁有軍隊,只有恢復一定規模的軍隊,我們才能有足夠的話語權,我們的意見才會真正受人重視,否則的話,我們就算是喊破嗓子也沒人會看我們一眼。”總參謀長興登堡還是保持舊式思維。

按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只允許擁有十萬人之內的6軍,不準有空軍和海軍,不能生產包括自動武器在內的重型武器,這是全世界對于德國的懲罰。

當然了,因為德**方沒有參與凡爾賽和約的制定,所以興登堡本人對于這個和約是不大看上眼的,因此也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沒錯,德國確實是在世界大戰中戰敗了,但幾乎所有的德**人都不認為問題是處在自己身上,他們是因為后方政治家的妥協和出賣,德國才會在世界大戰張一敗涂地。

“我們現在不能這么想,在還沒有積攢出來一定實力之前,所有可能針對英、法、美的挑釁行為都應該中止,在有能力重新挑戰秩序之前,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如果我們的決策再次出錯,那么我可以肯定,我們將不再擁有這樣的幾乎。”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相對于興登堡更清醒。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五位大鐵十字勛章獲得者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最杰出的將領,魯登道夫戰死之后,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封為興登堡的助手。

但很明顯這兩個人之間不像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那樣和睦。

“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必須要找到合適的盟友,看看我們曾經的盟友吧,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意大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這簡直不能成為是盟友,應該稱為夢游!正是因為他們的拙劣表現,所以才有的德意志的失敗。不管未來我們打算怎么做,我們都不能再弄一幫豬隊友,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盟友站在我們身邊,我們才能毫無顧忌的做點什么。”巴伐利亞魯伯希特有自己的建議。

世界大戰期間,巴伐利亞魯伯希特和秦致遠率領的外籍軍團有過對陣。

說實話,如果不是戰爭結束的有點早,巴伐利亞魯伯希特跑的有足夠快,在第二次蘭斯戰役中,巴伐利亞魯伯希特有可能步入威廉三世的后塵,成為外籍軍團的階下囚。

“蘭芳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里生機勃勃,有著光明的前途,關鍵是那位遠東霸主,他幾乎從來沒犯錯,看看過去一年的蘭芳,那簡直是個奇跡,他們在短短一年內完成了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原始積累,這實在是不可思議,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和蘭芳結為盟友,關系最好的那種。”馬克思親王去過蘭芳,對蘭芳有著深刻印象。

秦致遠登基的時候,馬克思親王隨同威廉三世一起前往蘭芳。

當時因為馬克思親王和威廉三世分工明確,馬克思親王沒有機會和秦致遠深交,不過在和黃博涵打交道的過程中,馬克思親王深切感受到蘭芳的潛力,在馬克思親王看來,蘭芳是這個世界上最具前途的國家之一。

“蘭芳確實是不錯,但他們距離我們太遠了,能夠為我們提供多少幫助,這還是個未知數,而且蘭芳和法國的關系是一個巨大障礙,如果法國不改變態度,蘭芳和我們的關系能進步到何種程度還不可知。”飛利浦謝特曼對蘭芳又疑慮。

“我反對和蘭芳加深關系,一直以來都反對,在上一次戰爭中,華人給我們造成的傷害太大了,甚至過了美國人和法國人,如果沒有華人的出現,我們將會贏得那場戰爭的勝利。而如果我們現在選擇和蘭芳結盟,那就是對那些戰死沙場的軍人的背叛行為,這種行為無法獲得諒解。”興登堡在這個問題上還是固執。

興登堡是舊式軍人,他對于傳統的保持非常堅決,因此經常會表不合時宜的言論,在很多時候,興登堡的言論聽上去就像是18世紀的墓碑銘文,充滿著黯淡的精神力量、陳舊的思想以及狹隘的觀察力。

若非現在的興登堡在德國的軍隊體系中還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威廉三世早就讓興登堡退休回家抱孩子去了。

縱然如此,威廉三世對于興登堡的耐心仍舊是越來越少。

就在興登堡說完這段話后,威廉三世和馬克思親王以及巴伐利亞魯伯希特交換了幾個含義晦澀眼神。

很遺憾,沉浸在對過往回憶中的興登堡并沒有注意到。

飛利浦謝特曼倒是注意到了,但什么都沒說,自顧自翻看面前的文件。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也注意到了,不過奧古斯特馮馬肯森的眼睛里更多的是興奮,以及一絲不太明顯的悲哀。

好吧,曾經的帝國巨頭終究都會老去,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迫不及待。

新書、、、、、、、、、、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