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600 緊迫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600 緊迫感

600 緊迫感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5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年輕人就像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年輕人代表著朝氣蓬勃的未來,年輕代表著無限可能,等等等等,你可以把無數的褒獎用在年輕人身上,因為,年輕,不可看輕。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哀嘆歲月的流逝,不知不覺得感覺就老了。

其實都是無病**,歲月確實是在慢慢走過,但那些走過的日子,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成為我們記憶中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分割,如果有時間哀嘆過去歲月的流逝,不如把握好現在,不讓自己在將來為現在的歲月而哀嘆。

重生之后的秦致遠明白自己肩頭的重任,明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所以秦致遠的時間總是看起來不夠用,他總是恨不得把一天分成兩天用,并且對身邊的人也是如此要求。

所以蘭芳上上下下看上去就像是上足了發條的機器人,都在不分晝夜的工作,都在抓緊時間為蘭芳的建設增磚添瓦。

相對于21世紀來說,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是很淳樸的,他們的心思里沒有太多雜念,甚至沒有太多為自己考慮的空間。

就在一年前,大部分蘭芳人還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們的未來沒有任何保障,也沒有任何希望,因此當看到光明前景的時候,可以想象民眾爆發出來的熱情,這簡直可以融化一切。

夜幕降臨時,陸徵祥攜夫人培德女士來到秦致遠的王宮。

陸徵祥和他的比利時夫人培德女士已經成婚21年,令人遺憾的是,陸徵祥和培德女士一直都沒有子女。

陸徵祥返回蘭芳后,培德女士也和陸徵祥一起來到蘭芳,從此深居簡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簡直比華人女性還要恪守傳統。

其實蘭芳的醫療就目前來說還算是很不錯的,朱莉生下秦德時的主治醫生海倫在全世界范圍都算是小有名氣的,但在陸徵祥和培德女士的生育問題上,海倫也束手無策。

沒辦法,科技水平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縱然是陸徵祥和培德女士沒有孩子,陸徵祥和培德仍然琴瑟和鳴,和美融洽,實在是令人羨慕。

當然了,婚姻這種事,冷暖自知,至少在除夕這樣的日子里,陸徵祥和培德呆在椰城也難免孤單,因此秦致遠就主動向陸徵祥發出邀請,邀請陸徵祥來王宮過年。

看上去陸徵祥很樂意。

既然陸徵祥到場,談話的內容就有點偏離家庭,開始涉及時政:“咱們蘭芳目前的總人口已經超過3500萬,其中高麗人占據了大多數,差不多有2000萬人那么多,剩下的包括近1100萬華人,以及150萬安南人,近180萬法裔和德裔及俄羅斯裔,再有就是近10萬日裔和大約70萬蘭芳本地土著。對于高麗人現在的主要方式是分流,把他們分散開,其中北疆區安置了近500萬,龜背島上安置了近100萬,剩下的都在各大港口務工,或者是還在等待分配。”

蘭芳年前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結果令人欣喜,因為和去年初相比,人口有了大幅度增加。

但同時也有隱患,主要是因為高麗人的人口所占比例太大,目前看來雖然不是問題,但從長久看,這未必是好事。

“不要說高麗人、安南人、或者是日本人,又或者是什么法裔、德裔、俄羅斯裔、這些概念都要淡化,我們只有一個民族,那就是蘭芳人,哪怕是紅眉毛綠眼睛或者是黑頭發黑眼睛,我們也是同一民族,這一點一定要形成共識,不能讓有心人在這一點上做文章。回頭要知會高鴻仕,國家安全局的工作要做到位,對于那些表面上承認是蘭芳人,但心中對于故國念念不忘的,必須要給予懲罰,必要的時候可以流放西伯利亞,把他們交給金九去處理。”秦致遠對于民族意識從來就沒有放松過。

所謂的民族傳承,不怪乎文化、語言、以及傳統,蘭芳目前強制推行漢文化教育,所有的官方出版物、文字標示一律要使用漢語,不允許出現其他任何語言,同時百姓的日常交流也是強制性的使用漢語,即使是那些從歐洲以及日本引進的高素質人才,也要首先過了語言關,才能進入蘭芳社會。

沒錯,相對于華人和高麗人,蘭芳人引進的日裔人口的確是高素質人才。

日本這個國家,雖然國內上上下下都被軍國主義思想荼毒,暴虐思想嚴重,但明治維新之后,日本的國民教育還是做的很不錯的,這一點必須要給予承認。

比如說目前在金蘭灣已經成立的海軍炮廠,因為大量日裔工程師技師的入籍,金蘭灣海軍炮廠已經可以**建造410毫米口徑巨炮。

這是個什么概念?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能鑄造這個級別火炮的國家不超過四個,其中蘭芳、法國、美國都是在蘭芳和日本戰后,從日本獲得了相應技術才得以掌握。

其實就算是有了技術,如果沒有日裔工程人員的加入,全靠蘭芳自己的技師摸索,科技部估計,蘭芳如果想要掌握這項技術最少也要到十年以后。

為什么是十年,這里有一個時間限制,那就是蘭芳的童子軍們成年的時間。

蘭芳的童子軍成立于三年前,最初的時候,在科西嘉時期的成員僅限于生活在法國的德裔孩子,后來這一規模逐漸擴大,從秦致遠開始從民國大量移民之后,華人孩子的比例劇增,目前的蘭芳童子軍,總人數已經超過60萬,其中大約50萬都是華人。

如果按照秦致遠所想,這60萬人還是大大不夠,秦致遠理想中的童子軍應該覆蓋整個蘭芳的所有孩子。

也就是說,只要是在蘭芳出生的孩子,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應該加入童子軍,從孩童時期就開始接受充足的愛國主義教育,繼而才是文化教育,軍事教育等等。

好吧,這個理想暫時還無法實現,如果真要這么搞,那么現在蘭芳的童子軍人數很可能會突破300萬人,這將是一個足以壓垮蘭芳教育體系的數字。

其實三年的教育,并不能教給這些童子軍們太多東西,甚至很多孩子的基礎都還沒有打好,他們還需要接受更多教育,才能承擔更多期待。

不過在所有的群體中,天才永遠是存在的,比如吉拉爾丁、海曼、比爾他們,他們加入童子軍的時候都已經是十幾歲,原本就有一定基礎,所以只需要有針對性的加以強化,提升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自從年前在航空動力研究所的那次測試后,已經有近千名十五六歲的童子軍接收了基本測試,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被認定擁有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進入蘭芳的各個研究所或者是工廠,從實習生或者是助手開始不同的工作。

這當然是非法使用童工,不過當這種行為成為國家行為的時候,是否是非法使用童工已經不重要了。

“吉拉爾丁她們的表現怎么樣?”想到童子軍,秦致遠忍不住要關心。

“非常錯!出乎意料的好,尤其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天!陛下,那是您想象不到的那種天馬行空,或許他們的能力還不足以解決問題,但他們的思維方式,給我們現有的研究員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您可能不知道,僅僅是兩個月,已經有超過50名新晉研究員誕生,而在過去的一年間,我們花費了近千萬蘭芳圓,也才引進了不到100名研究員,這真是一個大驚喜。”波特萊姆大發感慨,樂得能看到后槽牙。

所謂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但往往很多時候,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就是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要重要。

“嗯,要提高科研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福利水平,衣食無憂僅僅只是基礎,要讓他們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社會地位,以及令人羨慕的各種福利,同時要在科研機構中引入競爭機制,每一個方面至少要有兩個基礎研究所互相競爭,這樣才能保證活力,優勝劣汰不能掛在嘴邊上,有能力了就要給予資金扶植,沒有成果,沒有方向就要及時反思,如果不思進取就要裁撤,制度要靈活使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主觀動能。”秦致遠的要求高。

在蘭芳,秦致遠絕對不允許出現“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那種事,蘭芳不存在經濟掛帥,目前看來國際壓力也不算大,只要有足夠強力的產品出現,秦致遠有把握把那些產品變成現金,然后反哺研究所,那樣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陛下,有些研究是基礎性的……有可能十年二十年都沒有成果,科研需要更多的耐心。”波特萊姆給出自己的意見。

“這一點你放心,基礎性研究從來是不設時限的,基本的規律畢竟還是要遵循的,但無論如何,咱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蘭芳目前看上去確實是不錯,但還是有危機的,我們應該有緊迫感。”秦致遠想得遠。

沒錯,身為一個穿越者,緊迫感是時刻都要存在的。

未完待續。愛尚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