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457 戰爭與和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457 戰爭與和平

457 戰爭與和平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1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作者:下載:

無論如何,秦致遠都說不上善人,如果是善人,恐怕也無法創下諾大的基業。

但無論如何,秦致遠也不會做哪些有可能會廣招詬病的事,那會影響秦致遠以及蘭芳的形象。

這兩者之間并不沖突。

用句俗話說,這就是標準的“又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這句話如果放在個人身上,那么毫無疑問會令人不齒,但如果放在國家上面,卻是再合適不過。

也不僅是蘭芳,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這樣,只要上升到國家層面上,對和錯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

秦致遠給李宗方和秦華人的支持不打算模糊,而是要給與實實在在的支持。

就在英國人和美國人表達自己的抗議之后,金泰和的部隊正在分批次撤出英屬馬來亞以及鄭和島。當然了撤歸撤,金泰和也會留下很多東西,比如相當數量的槍支彈藥,以及訓練有素的軍官團隊。

金泰和留下的槍支大多都是操作簡單的手槍步槍,連操作復雜點的機槍都沒有,這也是沒辦法,李宗方和秦華人的手下就是那個素質,就算是給他們飛機坦克他們也用不好,還是給簡單點的武器,才能以最快的度形成一定的戰斗力。

按照協議規定,蘭芳的軍隊要在九月份以前撤出英屬馬來亞和鄭和島,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可以對那些當地的原住民進行基礎性訓練。

當然了,對于蘭芳的支持,英國人和美國人也不是毫無表示。

為了表達對蘭芳的感激之情,英國人向蘭芳提供五千萬英鎊的無息貸款,而美國人則是提供一億美元的援助,以及三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沒辦法,美國人是現在全世界最財大氣粗的國家,美國人窮的只剩下錢。

這些無息貸款和低息貸款并不是現金,而是需要蘭芳在英國和美國訂購等值的物資用來沖抵貸款,這也算是英國人和美國人在變相為他們的產品找銷路。

秦致遠當然是無可無不可,蘭芳是新生國家,工業基礎還沒有建立,很多東西都需要進口,從英國買或者是從美國買都一樣,沒有什么差別。

就在蘭芳和英國、美國達成一系列采購協議之后,這又引了法國人的不滿。

法國人不滿的理由很充足,作為盟友,蘭芳需要物資應該以法國為優先采購對象,又何必舍近求遠去找英國人和美國人呢?

于是法國也給了蘭芳一份無息貸款,數額為五億法郎,同樣是以物資代替。

對于這樣的貸款,秦致遠來者不拒,給多少要多少。

蘭芳畢竟不是英、法、美的殖民地,這些貸款雖然都有附加條件,但和凡爾賽條約中規定的針對德國人的條件有天壤之別,蘭芳確實需要付出一定代價,不過和主權無關,而是和償付方式有關系。

英國人和美國人分別同蘭芳簽訂了協議,協議規定,蘭芳在償還這些貸款時,必須以原材料沖抵,其中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等熱帶作物是主要物資。

英國人和美國人也不傻,蘭芳既然不要現金,那么他們也不要現金。

在世界大戰期間,各國已經先后宣布本國貨幣和黃金脫鉤,所以現在現金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紙”,天知道過上幾十年,這些貨幣會貶值成什么樣子。

而原材料卻不會貶值,從長期看,原材料的價值不僅不會貶值,反而會不斷升值。

而這些貸款的償還期限,都是以“十年”為計時單位,可謂曠日持久。

到時候一進一出……

好吧,誰都不是傻子,現在秦致遠總算能明白很多國家為什么那么喜歡經濟援助了。

嗯嗯,到了21世紀,最喜歡對外提供經濟援助的是pla。

所以千萬別一提到“經濟援助”就是鼠目寸光,那些被援助國家指不定怎么咬牙切齒呢。

秦致遠現在也有點咬牙切齒,雖然這些貸款看上去都對蘭芳有點不利,但誰讓蘭芳現在正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缺乏資金呢,這也算是國家崛起應該交的學費。

好在這個學費從長遠上看物有所值。

目前的蘭芳,正在建設的不僅僅是鋼鐵廠和造船廠,同時也有更多的電廠、水泥廠、機械廠、化肥廠等等,同時蘭芳還在大規模修建鐵路以及修建港口碼頭,這些都是基礎設施,投資大,見效慢,卻又不可或缺,所以蘭芳需要的資金是沒有上限的,只靠秦致遠自己的小金庫,遲早有掏空的一天。

就在金泰和尋求“革命輸出”的時候,黑得蘭港的“自治運動”也愈演愈烈。

“天使杰克”公然喊出“要用武力保衛黑德蘭”的口號之后,聚集在黑德蘭港的安南人數量劇增,現在單單是安南人都已經過了五萬人,同時還是有三萬多印度人,這個數字已經差不多達到了西澳大利亞州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而且有多是年輕力壯的棒小伙子,所以現在的局面已經令西澳大利亞州無法控制,這已經上升到澳大利亞的國家層面。

在世界大戰中,澳新軍團在歐洲一直都保持33萬人的軍隊總人數,這其實已經遠遠出了澳大利亞5oo萬總人口的承受能力。

世界大戰給澳大利亞帶來極大創傷,在整個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軍隊陣亡者為59342人,受傷者達152171人,傷亡合計是出人數的64.98。

世界大戰結束后,澳新軍團返回原籍,大部分士兵退伍,很多人自內心對戰爭感到厭倦,因此如果讓澳大利亞現在再組織一支同等規模的軍隊前往黑得蘭港鎮壓“叛亂”近乎不可能,所以墨爾本政府不得不選擇坐下來談判,尋求和平解決黑得蘭港的途徑。

七月底,墨爾本特別代表約翰希金斯造訪黑得蘭港,終于帶來了“天使杰克”希望的和平曙光。

這位約翰希金斯并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臺球高手,而是墨爾本政府的冶金特別顧問,算是澳大利亞冶金業的老前輩,在澳大利亞冶金業有著崇高聲望。

當約翰希金斯抵達黑得蘭港的時候,黑得蘭港已經初具規模,這里和澳大利亞的其他港口一樣,雖然設施簡單,但是該有的都有,同時充滿生機。

黑得蘭港其實也擁有不錯的水文條件,約翰希金斯乘坐的輪船能直接開進港口,停迫在剛剛建成不久的泊位上。

港口里有不少工人正在施工,頭上包著頭巾的是印度人,身穿短褂汗衫的是安南人,也有身穿制服的西方白人,這些白人大都袖帶臂章,手持武器,看上去是維護治安的工作人員。

這讓約翰希金斯感覺輕松不少,至少看上去,黑得蘭港還在白人的控制中,這是個利好消息。

現在的黑得蘭港隨著設施的逐漸完備,衛生條件也得到有效改善,至少公共廁所的數量足夠,總算是不會出現隨時隨地都有逗比大小便的無禮之舉,這讓約翰希金斯感覺有點驚訝。

說實話,現在的印度,號稱是“女王王冠上最亮的那顆寶石”,約翰希金斯當然也去過印度,知道印度人是什么德行,可以說他們的不講衛生人盡皆知。

但就在目前的黑得蘭港,沒有臭氣熏條,沒有遍地“地雷”,這讓約翰希金斯對“天使杰克”治理城市的能力感到好奇。

就憑這一點,約翰希金斯認為,“天使杰克”的工作比大英帝國駐印度總督要出色得多。

下了船,上馬車,在一群身穿牛仔服,手持武器的“騎士”護送下,約翰希金斯終于來到“天使杰克”的住所。

初次見面,“天使杰克”給約翰希金斯留下深刻印象。

和傳聞中行為粗魯、不修邊幅的農場主不同,“天使杰克”臉上的胡須修建的干干凈凈,沒有時人常見的八字胡,也沒有亂糟糟的頭,笑起來溫文爾雅,令人好感倍增。

當約翰希金斯來到“天使杰克”的門前時,“天使杰克”正在門口迎接,他上身穿著棉布格子襯衫,襯衫的袖口整齊的挽起到手肘處,牛仔褲燙熨的挺括有型,三接頭皮鞋油光锃亮。

“杰克,真令人難以置信,你和傳聞中有很多不同。”約翰希金斯的寒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人云亦云者太多了,我們生活在謊言中,有時候我們自己都無法分辨。”杰克的話蘊含著哲理,給人感覺高深莫測。

“是啊,如果你想知道某件事實際上是什么樣的,那么你最好親自去看看,僅僅是道聽途說,難免會有失偏駁。”約翰希金斯臉上有感慨。

看看吧,如果是漢語,簡單的一句“絕知此事要躬行”就完事。

所以漢語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方便的語言。

“請進吧,我迫切地想知道,你給我帶來了什么好消息。”杰克的表情沒有熱情,也沒有冷淡,有點只是深深地疲憊。

疲憊!

約翰希金斯頓時感覺和平的希望大增。

上的所有全本均由網友收集整理,純屬個人愛好并供廣大網友交流學習之用,作品版權均為原版權人所有.

提供,是非盈利性的站.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