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看,我們相約八點看
鲇魚頭 更新時間:2016071719:30:30
從六月份開始蘭芳的“西班牙大流感”疫情也開始嚴重。.這里遠離歐洲,青霉素要靠船運才能運過來,每次的數量也不太多,因為科西嘉生產的青霉素主要還是要供應歐洲和美國。麥克阿瑟提交到報告起了作用,美國政府向法國政府無限量的求購青霉素,并且請秦致遠派出人力,在美國設置青霉素工廠就地生產。秦致遠馬上同意了美國人的要求,因為不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更重要的是美國人拿出了足夠的誠意,美國人除了一大筆錢,一個讓秦致遠無法拒絕的數字。英國人也一樣,對于青霉素的需求是世界性的,沒有那個國家可以例外,因為秦致遠已經讓艾倫在各國都申請了專利壁壘,所以現在全世界不管是哪個國家,只要是向大規模生產青霉素,必須要得到科西嘉總廠的授權。其實科西嘉島所收取的專利費用,法國政府都是要抽頭的。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如果不依靠法國,秦致遠也無法收取專利費用。如果青霉素工廠誕生在民國,就算是某些國家撕破臉皮公然侵犯專利權,民國能有實力幫助秦致遠維護利益嗎?結果可想而知。在全世界大規模建廠的同時,民國政府也向秦致遠提出要求,這個不是建廠,而是要求成品。民國國內已經打成一鍋粥,想要建立一座工廠安穩投產并不容易。秦致遠對于自己的族人當然不吝嗇,馬上在有限的庫存中擠出一部分送往民國。結果很令人意外,這批青霉素運抵民國之后,很快有相當大一部分流入日本,這讓秦致遠和操作這件事的陸徵祥極為不滿,對民國政府更加失望。其實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蘭芳的疫情還算是輕的,在人口較多的英屬馬來亞美屬菲律賓澳大利亞管理的幾內亞,病情已經泛濫到無法控制。上述這些地區,在蘭芳戰亂時接納了很多蘭芳地區的移民,數量甚至龐大到已經和本地人達到一比一的程度。人口如此密集,一旦有疫情爆發,根本就無法控制。在情況最嚴重的美屬菲律賓,以及加里曼丹島上的英屬馬來亞地區,每天燒掉的因為流感致死的尸體都超過萬具。在加里曼丹島上的英屬馬來亞地區,已經有整村整村的人全部死絕,那些村子現在已成禁地,沒有人敢去料理后事,也沒有人敢去搜索是否還有活人。現在可是夏天,如果那些尸體不及時處理,幾乎肯定會爆發瘟疫。于是整個東南亞殖民地區,白人正在瘋狂逃離,最佳選擇是逃往疫情較輕的加拿大,哪里地廣人稀,相對于東南亞,幾乎可以說是蠻荒之地。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到加里曼丹島上的蘭芳控制地區,秦致遠和英國政府商議后,以援建青霉素工廠為條件,獲得了前往加里曼丹島上英屬馬來亞地區清理的權利,這等于是攫取了哪些地區的控制權,等疫情過后,哪些地方還是否屬于英國并不好說。澳大利亞所屬的巴布亞及新幾內亞也一樣,巴布亞及新幾內亞,包括幾內亞島的一部分,以及附屬的所羅門群島。這些地方現在都是澳大利亞屬地,其中有一部分是一戰爆發后,澳大利亞出兵占領的德國殖民地。因為治理的尚短,特別是在德屬殖民地一側,澳大利亞人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統治,甚至還在實行軍管。“西班牙大流感”對于澳大利亞同樣有影響,澳大利亞雖然總體上地廣人稀,但人口都集中在東部沿海一帶,那里的人口密度還是很高的,堪比英國本土。有人的地方就有疫情,澳大利亞本土現在也有“西班牙大流感”在蔓延,對于一個只有不到500萬人的國家來說,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于是澳大利亞也在收縮,他們幾乎放棄了幾內亞島,把全部的澳大利亞人撤回本土嚴防死守。在幾內亞島上,并不是只有澳大利亞人管理的地區,還有一半屬于蘭芳。澳大利亞人能跑,蘭芳不能。于是還是同樣的理由,為了不使疫情蔓延到蘭芳的領土上,黃博涵和澳大利亞工黨領袖,現任的澳大利亞總理比利·休斯商談,用1500萬美元的代價直接買下幾內亞島上的澳大利亞領地以及附屬的所羅門群島。沒費什么勁,比利·休斯同意了黃博涵的建議。澳大利亞人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他們一直在歐洲維持30萬人規模的軍隊,這對于還沒有發展采礦業的澳大利亞政府來說,是個極為沉重的負擔。有人愿意出錢買下一個包袱,比利·休斯很樂意拋出去。20世紀初的民族領土概念,遠遠沒有21世紀那么強烈,歐洲人對此也并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領地內的工業消費能力,因為所有的殖民地都不是歐洲人的固有領土,在很多人眼里,那些土地,包括土地上的人民,都是可以出售的商品。當然了,澳大利亞人走的時候,沒有忘記把那些沒有感染“西班牙大流感”的人帶走,這些人都是勞動力,澳大利亞人不可能放棄。哪怕是到了21世紀,澳大利亞對于土地的開發,仍處于一個初級階段。當民國哪怕是田間地頭都已經被勤勞的農民利用上了的時候,澳大利亞還有足夠多的荒地沒有開墾,這并不是因為澳大利亞人懶,而是因為他們缺乏人力資源。并不是澳大利亞是這樣,在加拿大,在西伯利亞,都是同樣的情況。在澳大利亞人撤走之后,蘭芳隨機組織人手進入的澳屬領地,逐步清理那些因為疫情造成的“無人區”的同時,初步建立起村鎮級別的統治機構。世界大戰結束之后,有人對東南亞地區做過一個統計,因為“西班牙大流感”,造成東南亞地區近半的人口減少,估計有500至800萬人死于這場災難。這個數字比原本歷史上的數字要高得多,一方面是因為發生在蘭芳的戰爭使蘭芳周邊地區國家的人口密度大大增加,因此當疫情爆發時顯得格外猛烈。另一方面英國人和美國人當災難來臨時的自私行為,導致當地處于無政府狀態管理混亂也是原因之一。蘭芳在這場災難中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心,哪怕是那些因為疫情嚴重而造成的無人區,蘭芳的部隊也會主動去清理,不辭勞苦,不畏病毒。這些工作并沒有白做,在加里曼丹島上的英屬馬來亞地區,很多當地人為了自保,組成了類似“自救會”一樣的組織開展自救,當蘭芳的部隊抵達這些地區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當地人都對蘭芳感激涕零,很多人立即表示愿意加入蘭芳,哪怕是疫情過后英國人再回來,他們也不會再承認英國人的統治。其實在整個東南亞地區,英屬馬來亞的華人是除了暹羅之外最多的,整個英屬馬來亞地區,目前有大約120萬人,其中馬來半島上的集中在獅城,其余的大多都在加里曼丹島。相對于西方人以及原住民,華人的衛生水平現在是最高的,疫情當然也最輕。就算是在原本的歷史中,華人在這場全球性大災難中的損失也不大。在這場災難中,亞洲死亡人數占據總人數的七成以上,其中印度人又占據了這個數字的八成。到六月底的時候,蘭芳的國土增加了澳屬幾內亞以及附屬的所羅門群島,實際占領的土地包括加里曼丹島上的英屬馬來亞地區,以及美屬菲律賓的巴拉望島和棉蘭老島的一部分。這片廣袤的區域,包括大部分傳統意義上的東南亞地區,以及大洋洲的一部分,成為名符其實的東南亞第一大國。當然了,在這片土地上,現在生活著數量占絕對主體的華人,以及爪哇人馬來人巽他人馬都拉人甚至是法國人,他們現在都有一個名字:蘭芳人。秦致遠沒有人為地劃分種族,而是強制性的把所有人都歸為統一的蘭芳人,不管是華人還是爪哇人法國人或者是別的什么人,只要生活在蘭芳的土地上,必須認可自己是蘭芳人,否則一律違法。沒錯,蘭芳已經制定出自己的憲法,這標志著蘭芳正式進入法治時代。根據《憲法》規定,蘭芳國內以漢語為官方用語,蘭芳境內所有的官方文件出版物帶有文字信息的標識牌等等,只要是用到文字的地方,都要使用漢語書寫。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開始普及漢語,不會漢語的國民要進入語言學校加強學習,蘭芳境內的所有設施以及機構,可以拒絕為不使用漢語的人提供服務。這一招最狠,從現在開始,在蘭芳境內如果不會漢語,那么連日常生活也無法保證。秦致遠要的就是同化,而且是和法國人在阿爾及利亞推行的同化有所不同,這是強制性推行的無條件同化。(未完待續。)本書來自/book/html/34/34105/index.html
站哪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