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362 麥克阿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362 麥克阿瑟

362 麥克阿瑟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4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


奇書,移動版m.qibook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自從去年四月份美國宣布參戰之后,美國一方面向法國直接派出士兵,一方面也在本土修建軍營用于訓練。

在大西洋沿岸,美國人一共修建了十幾個訓練營,每一個都能容納近萬人。

經過一年的訓練,美軍士兵已經有了初步的戰斗力。

因為沒有足夠的軍官,所以美軍部隊擁有超出常規的規模,每個師有大概2.7萬人,差不多是英、法、德等國的兩倍左右。

當然了,雖然人數足夠多,但這些部隊能展現出來多大的戰斗力還有待戰爭的檢驗。

實際上,當福煦致電給潘興的時候,潘興已經向美國總統威爾遜發送了請求參戰的電報。

潘興身在法國,每天看著英國人和法國人打生打死,自己卻待在奧爾良作壁上觀,實在是說不過去。如果說去年潘興還能借口美軍沒有接受足夠的訓練拒絕加入戰爭,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借口。

潘興心里很清楚,英國人和法國人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心里沒準煩成什么樣呢。

收到潘興的電報之后,威爾遜也在評估是否應該立即參戰。

自從威爾遜公開發表了“十四點原則”,英國人和法國人現在對威爾遜的觀感不佳,連帶著對待美國也沒有以前那么熱情,威爾遜需要一個機會緩和同歐洲之間的關系。

從另一個方面講,威爾遜也在評估歐戰態勢,在美國內閣的決議中,美國應該參戰,但應該在戰局陷入僵持的時候加入,或者是應該在協約國處于劣勢的時候加入,這樣美國人才能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在歐洲,才能使參戰的利益最大化。

看上去,這個時間已經到了。

四月五號,潘興給福煦回電話,表示四個美軍師已經整裝待發,隨時可以加入到戰爭中。

這四個師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四個師,而是總兵力超過十萬人的大部隊。

其實就在昨天,魯登道夫終于注意到亞泯的重要性,命令胡蒂爾向亞泯方向進攻。

不過胡蒂爾的部隊卻處于麻煩之中,在四號晚上,當夜幕降臨的時候,胡蒂爾的部隊中很多人已經一整天滴水未進。

德軍士兵終于為這兩天的放肆付出代價,原因就是因為德國人在索姆河舊戰場地區并沒有找到任何給養,德國人的“以戰養戰”策略正式破產。

雖然終于有了一個明確的戰術目標,但胡蒂爾率領的部隊已經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他們不得不停下腳步等待后方的支援物資,同時也等一等移動緩慢的炮兵部隊。

這終于給了高夫一個喘息的機會,到目前為止,高夫的部隊已經潰散大半,只有從14年開始就跟隨高夫的八個師還能聯系到,其余的六個師根本聯系不上。

高夫不知道這六個師目前的位置,同時也不知道他們還剩下多少戰斗力。

而更有可能的是,這六個師已經被德軍殲滅或者是俘獲,如果這種悲劇真的發生,這將是英軍自從索姆河戰役以來最大的悲劇。

高夫不想被釘上恥辱柱,英國人也不能任由這種狀況發生,于是高夫被調回國內,黑格從意大利戰場調回第二集團軍司令普盧默,命令普盧默負責指揮高夫的部隊。

這么一來就好看了,在目前的亞泯地區,集合了英國人、法國人、華人以及美國人,這么多部隊集中在一個小小的亞泯,頓時凸顯了亞泯作為交通中心的重要性。

在亞泯的防守力量持續增強的同時,秦致遠也獲得了支援,前往蘭斯地區的是美軍第42師的一個旅,旅長是即將年滿38歲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可是個傳奇人物,他到目前為止還保持著西點軍校的最高分記錄,這一紀錄直到21世紀仍未被人打破。

在原來的歷史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毀譽參半。

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麥克阿瑟解放了整個東南亞,又扶植了這些國家的**,使他們擺脫英、法兩國的殖民,同時又把日本從戰后的廢墟上重建起來,最后還負責指揮聯合****和中國在朝鮮打了一仗,那一仗也成為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滑鐵盧,剝下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所有的傳奇光環。

現在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并沒有表現出超人一等的實力,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美軍軍官,充其量只是一名善于和新聞界打交道的美軍軍官。

這得益于前兩年擔任陸軍部長貝克的副官,負責和新聞媒體打交道的經歷,那段時間麥克阿瑟的影響很大,麥克阿瑟也為之終生受益,如果不是因為新聞媒體的吹捧,麥克阿瑟估計達不到原本歷史中的高度。

在原來的歷史上,麥克阿瑟不管是在菲律賓還是在日本,都是以先知和救世主的身份出現。

但在1918年的四月份,當麥克阿瑟面對秦致遠的時候,麥克阿瑟表現的異常恭敬。

“將軍閣下,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率領第84旅向您報告。”麥克阿瑟敬禮的姿勢非常標準,果然不愧是最高分記錄的保持者。

麥克阿瑟現在是準將軍銜,前幾天剛剛晉升的,原因是作戰勇敢。

這有點奇怪,美軍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真正參戰,幾乎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戰斗出現,真不知道麥克阿瑟這個作戰勇敢是從何說起。

“道格,歡迎你的加入。”秦致遠回禮,和美軍那種把手伸到腦門前敬禮的方式不同,秦致遠使用標準的pla軍禮,指尖停留在鬢角的那種。

秦致遠對麥克阿瑟還是很好奇的,因此當見到麥克阿瑟之后,秦致遠仔細的打量了一番。

和普遍意義上的身材消瘦不同,出現在秦致遠面前的麥克阿瑟身材高大健壯,麥克阿瑟的面部棱角分明,給人印象深刻。同時因為麥克阿瑟帽子戴的有點低的緣故,如果麥克阿瑟要正視別人,就要把下巴略略抬起,這給人一種略顯驕傲的感覺,不過還沒到傲慢那個層次,這讓秦致遠感覺不錯,決定以后在華人部隊中也推行這種戴帽子的方式。

確認上下級關系之后,麥克阿瑟隨秦致遠進入指揮部。

指揮部內,一干將領正圍在一個沙盤上討論近期的防御調整計劃,爭論相當激烈。

秦致遠手中原本也是兵強馬壯,但被調走四個師之后,秦致遠的預備隊已經不敷使用,麥克阿瑟的這個旅雖然只是旅級編制,但人數卻不少,整整有一萬多人。

現在的美軍部隊還沒有后世那么浮夸,部隊就是部隊,不分作戰人員和后勤人員,這一萬多人幾乎都是作戰人員,差不多已經是一個師。

如果按照秦致遠的設想,美軍第84旅會加入預備隊行列,以后再隨著戰爭進程決定84旅的支援方向。

但麥克阿瑟很明顯不想待在后方,麥克阿瑟在聽完秦致遠的命令之后,強烈要求被部署到第一線,即使將直接面對德軍的進攻沒有任何緩沖也在所不惜。

如此好戰,這給秦致遠留下的印象是:這是一個功利心很強的人。

“好戰”并不等于善戰,對于“好戰”者來說,從尸山血海中殺出來,踩著士兵的頭顱登上人生巔峰理所應當,“一將功成萬骨枯”,說的就是這種人。

秦致遠當然并不反感麥克阿瑟的主動請戰,對于秦致遠來說,麥克阿瑟這樣的將領越多越好,反正死的不是華人,秦致遠沒必要為美國人的生命負責。

于是在抵達蘭斯的當天,麥克阿瑟的第84旅被派往阿米方丹,那里的地形對防守不利,并沒有敘普河可以依靠。

對于第84旅的戰斗力,秦致遠持懷疑態度,因此把第84旅部署到阿米方丹之后,秦致遠又命令秦浩歌旅進駐科爾貝尼,保護第84旅的后方。

如果第84旅防守的陣地被德國人突破,秦浩歌師要及時頂上去,為此秦致遠又給秦浩歌加強了一個營的坦克部隊,進一步增強秦浩歌手中的裝甲力量。

其實第84旅也有坦克部隊,大概有50多輛,麥克阿瑟明顯接受了喬治·巴頓的提醒,并沒有把這些坦克打散,而是編成了一支裝甲部隊,直接受麥克阿瑟指揮。

當這一切全部部署完畢之后,時間已經到了四月十號。

此時亞泯地區已經有了足夠的部隊,福煦把重新集結的第十集團軍派往亞泯,至此,法軍已經派出三個集團軍支援英軍。

魯登道夫失去了攻占亞泯,占據戰場主動地機會。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說,魯登道夫也完成了一部分戰略目的,他在阿拉斯地區發動的進攻,不僅逼出了英國人的預備隊,同時也把一部分法軍吸引在阿拉斯。

現在看上去整個西線處于北強南弱的狀態,北半部分實力強大,德軍占據主動,英法聯軍加上華人部隊和美軍部隊的支援,雖然還處于后退狀態,但在距離一線較遠的地方,已經成功建立了一條堅固的防線。

而整個南半部分雖然現在沒發生太大規模的戰斗,但戰爭的陰云正在聚集,整條戰線都處于躁動不安的亢奮狀態。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魯登道夫的下一個動作。

(未完待續。)

奇書書迷同時還在看: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