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歐洲323 合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遠征歐洲 >>遠征歐洲最新章節列表 >> 323 合作

323 合作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9日  作者:鲇魚頭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鲇魚頭 | 遠征歐洲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這句話雖然不全對,但是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要闡述開來,大概和“相對論”差不多。

這個“相對論”不是愛因斯坦的那個,而是:一個觀念的正確與否,不是絕對的,取決你選擇了什么樣的參照物。

就想馬克西姆所說的那樣,秦致遠的辦法,或許在遠東的民國可以實施,但在法國,實施起來絕無可能。

因為兩個民族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施政方針,一個是要努力增加人口,一個是要努力移民以釋放生存壓力。

所以秦致遠才能順利加入法國國籍,所以這么多華人移民科西嘉才不會引起法國人的不安。

現在可不是21世紀,“民族”這個概念,其實也剛剛出現沒多久。

在此前的數千年里,歐洲其實并沒有清晰的民族界限,最多是有國籍之分。

法國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這個國家總體上是非常寬容的。

估計法國沒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類的諺語,就像法國外籍軍團一樣,這支部隊里有法國的盟友羅馬尼亞人,有挪威人、冰島人、華人、阿爾及利亞人等等,也同樣有法國的敵人德國人和奧匈帝國人。

不管他們之前是些什么人,只要他們愿意為法蘭西效力,法國就會接納他們。

對于殖民地也是一樣,只要法國的殖民地愿意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的一員,法國同樣會接納他們,不管那些殖民地地處亞洲還是非洲。

就像是非洲的塞內加爾,這個國家就曾經成為過法國的海外領地,全體居民都曾經是法國公民。

對于阿爾及利亞,法國的態度也是一樣。

法國希望阿爾及利亞也成為法國的海外領地,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的一員。但阿爾及利亞本土的拜物教勢力非常強大,他們牢牢地控制著阿爾及利亞人的信仰,拒絕和法國融合,最終把法國的想法變成鏡花水月。

現在的問題是,法國人認為,阿爾及利亞人的信仰并不重要,殖民當局只要潛移默化,最終會令阿爾及利亞人對法蘭西的先進文明產生向往之心,進而同化阿爾及利亞人。

但現實卻是,阿爾及利亞人的信仰讓他們抗拒法國人的同化,哪怕看上去法國的文化確實更加誘人,阿爾及利亞人也拒絕這種同化。

這到底是法國人的一廂情愿,還是阿爾及利亞人的固步自封。

秦致遠不得而知。

秦致遠提出的“宗教自由”,就是要剝離拜物教對阿爾及利亞當地人的控制,先把阿爾及利亞人從宗教中解脫出來,然后在和法國人融合到一起。

想法不錯,但和法國目前在阿爾及利亞推行的政策相沖突,最終,馬克西姆也不敢采用秦致遠的提議。

馬克西姆也沒有采取的權力,雖然馬克西姆是總督,但從某方面來說,馬克西姆的權力還沒有秦致遠這個外籍軍團總司令的權力大。可以說,馬克西姆這個總督本身只是一個執行者,如果沒有國會的批準,馬克西姆什么事都做不了。

相對來說,秦致遠就好得多,至少在西迪貝勒阿巴斯,秦致遠完全可以一手遮天。

和阿爾及利亞其他地區不同,西迪貝勒阿巴斯因為是外籍總部,法國政府并沒有派駐民政官員和治安官員,這里的一切都是秦致遠說了算。

對于一座等同于是軍管的城市,該如何治理全憑軍銜最高的那個人的喜好。

還好秦致遠不是變態。

不過這也不一定,恐怕在利拉德眼里,秦致遠就是變態。

利拉德會這么認為,那是因為他對秦致遠的了解還不夠深刻,很快,他就會認識真正的秦致遠。

機場修好之后,秦致遠就沒有了更多的動作,因為有運輸機運送物資,軍團總部的大門每天都處于關閉狀態,和西迪貝勒阿巴斯幾乎就是兩個世界。

這幾天,秦致遠已經了解到,圍在軍團總部外面的婦孺并不僅僅是那些因為生活受到干擾而前來發泄不滿的,更多的是那些正在法國服刑的“亂軍”家屬,她們要求釋放他們的丈夫或者是兒子,還給她們一個完整的家庭。

這怎么可能,犯了錯的人,肯定要受到懲罰,不可能鬧一鬧就把人放了,那樣的話,法律的威嚴將蕩然無存。

這就很麻煩了,那些婦孺要求得到一個法國政府絕對不可能答應的結果,而雙方都不肯妥協,看似這個局面是個死結。

不管是不是死結,都需要秦致遠處理。

秦致遠處理的方式也很簡單,等,等一個合適的群體出現。

前文說過,阿爾及利亞境內的人口成份很復雜,秦致遠想做的,就是讓這個成份更加復雜一些。

關起門來的外籍軍團和當地人不打交道,對于外籍軍團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又因為少了那些婦孺的吵鬧,反而變得清靜不少。

但對于西迪貝勒阿巴斯的居民來說,沒有外籍軍團干涉的生活似乎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妙。

首先,沒有了外籍軍團的采購,農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西迪貝勒阿巴斯周圍都是葡萄園和果園,這些農場主們有長期訂單,對于生活的影響一時半會還看不出來,但對于那些依靠和外籍軍團的軍人們打交道為生的人來說,外籍軍團的封閉,就是他們的末日。

于是,西迪貝勒阿巴斯的治安變得混亂。

要知道,西迪貝勒阿巴斯并沒有治安官,這里的治安完全要靠外籍軍團的巡邏維持。

當巡邏的士兵消失之后,某些不法分子就有了施展空間,于是幾乎是突然間,那些生活沒有著落的人就開始騷動不安,盜竊案件頻頻發生,打架斗毆也開始變得司空見慣。

一個令秦致遠感覺尷尬的事實是,騷亂更多的出現在那些不信奉拜物教的群體中,信奉拜物教的阿爾及利亞人因為有教規的存在,他們確實是更加自律,更加奉公守法。

直到此時,秦致遠才猛然間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秦致遠把發生在21世紀的某些事帶入到了這個時空內,在看待拜物教時,先入為主的戴上了有色眼鏡。

既然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那就要及時改正。

于是外籍軍團的大門重新打開,門口的街壘雖然沒有撤掉,但機槍后已經沒有士兵操作,這幾天一直在求見秦致遠的利拉德·艾薩拉也終于再次進入外籍軍團總部,得到和秦致遠再次見面的機會。

“艾薩拉,你好。”明白過來了的秦致遠選擇尊重對方習慣。

“將軍閣下,向您致敬。”利拉德·艾薩拉主動伸手。

這樣多好,一團和氣。

“坐。”秦致遠示意艾薩拉到會客區就坐。

秦致遠的辦公室寬敞明亮,會客區也布置得很有北非風情,手工編織的藤藝沙發造型獨特,茶幾則干脆就是一個個大型根雕,除了最上面的平臺之外,其余部分全部都是復雜繁瑣的各種動、植物圖案,堪稱藝術品。

米夏照例送上手磨咖啡,秦致遠習以為常,艾薩拉起身接過來的同時沒忘記致謝。

“將軍閣下,首先我要為之前對您的不恭敬道歉。非常抱歉,是我太失禮了。”艾薩拉首先反省自己。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也有責任,因為我的粗心,這才引發了所有的一切。”秦致遠投桃報李。

“那并不怪您,您初來乍到不了解是正常的,我不該求全責備。”艾薩拉看樣子是準備攬下所有的責任。

真神奇,上一次見面還完全沒有共同語言的兩個人,居然會如此和諧,時間的力量真偉大。

這其實很正常,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像是冬天里的刺猬,他們需要互相依偎在一起取暖,同時又害怕被對方身上的尖刺刺傷,總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找到既能抱團取暖,又不至于被對方刺傷的安全距離。

“好了,那都是過去的事,我們應該放眼未來。”秦致遠另有深意。

“是的,我們應該放眼未來。”艾薩拉同意秦致遠的看法,和“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秦致遠不同,艾薩拉把西迪貝勒阿巴斯當成自己的家,他會為了給族人爭取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和秦致遠爭辯,絕不希望西迪貝勒阿巴斯陷入混亂。

“我仔細的想了下,如果要求在所有的公開場合都禁酒,明顯對其他民族并不公平,所以,我不再堅持這個要求,但請您限制酒水的進一步泛濫。同時,也請您恢復巡邏制度,維護西迪貝勒阿巴斯的治安,畢竟現在的狀況,是我們都不愿意看到的。”艾薩拉退了半步。

“可以,我想你一定會明白,我也是個反對酗酒的人,前斷時間那些不修邊幅的家伙,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秦致遠滿口答應,只要是合理要求,秦致遠都會支持。

“那簡直太好了,將軍閣下,以后您會知道,哈吉斯絕對不是您的敵人。”艾薩拉感激涕零。

哈吉斯,這是阿爾及利亞人對那些親法的本地人,以及加入殖民軍的原住民的統稱。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遠征歐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