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U盤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沒吃到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U盤 >>超級U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沒吃到肉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沒吃到肉


更新時間:2017年11月02日  作者:紙火花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紙火花 | 超級U盤 
投推薦票:


外面烏云蔽日細雨綿綿,熊貓館內卻日麗風和宛如春末午后。

綠棕黃黑紅的背景之中,跑動著的黑白分明身體尤為顯眼,看到熊貓姐妹,馬小嬂高興地叫起了它們的名字:“點點!點點!豆豆!豆豆!”

全世界有將近五百只圈養大熊貓,其中來自人工繁殖的個體很多都是親戚,這倆11年出生的青年女熊便是一對表姐妹。鼻子上有零星白點的是表姐點點,耳朵圓、眼圈圓的是表妹豆豆。因為連續兩年“相親”失敗,兩只女熊被熊貓基地外派,在全國各地宣傳熊貓文化順便打工養家,最終在今年落戶鷺島。

“點點、豆豆”其實不是它們原來的名字,而是到這邊后新起的,命名人正是馬小嬂。沒有公開征名、沒有專家評議,全程暗箱操作充滿黑幕,據消息人士透露,其中還有暴力威脅未成年人的惡劣情形。

小姑娘喊得起勁兒,那兩個家伙卻忙著對付面前今天的午餐,卻是沒功夫搭理網絡這邊的粉絲。別說它們聽不到這邊的呼喊,就算聽到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把新名字和自己聯系起來。

叫了幾下沒反應,不等湯佳怡開口安慰,馬小嬂就自己安靜下來。伸出細嫩小食指,想要啟動“動物間諜”近距離觀察兩只大熊貓。

手指點在按鈕上,面前立即出現二次確認彈窗:您購買了機器間諜{熊貓云端動物園}服務,時長:10分鐘,當前價格:300金鵝毛,帳戶余額:36400,請指紋鎖確認支付。

看到熟悉的指紋圖案,馬小嬂果斷扭頭,“媽媽!幫幫忙啊!”

湯佳怡本來正在走神,聽見這話卻是笑著拍拍女兒的小腦袋,低聲抱怨道:“你們幾個可真能花,才幾天功夫就給我花的只剩三千六了!”

她這個內測帳號里本來有10萬金鵝毛,不見的那些卻是被身邊小家伙和她的妹妹弟弟消費掉了。

按照去年出臺的新規,直播平臺都需持有“網絡視聽許可證”,動物園公司單獨為直播業務申請證照太麻煩,索性和持證的天鵝直播合作,將相關業務植入其中,暫時只有內測賬號才能看到相關版面。

和天鵝平臺上的其他內容一樣,2D直播都是免費的,任何人都能通過官網和aPP收看。不過全景直播和“動物間諜”卻是收費項目,要不是網站具有二次確認功能,花掉的可不只六萬金鵝毛。

聽見她的抱怨,小芝芝扭過頭來,看著自家老媽認真糾錯:“媽媽你說錯了,是三萬六千四百,不是三千六百四十。”

雖然沒上過一天幼兒園,但四小吃貨的知識水平卻已經達到小學一二年級的層次,著實為湯佳怡增添了很多“幸福的煩惱”。

懶得跟她解釋100金鵝毛等于10元的充值規則,湯女士伸手點按筆記本指紋區,“看你的直播吧!”

付款成功,屏幕畫面頓時一變,出現居高臨下的俯視畫面——“間諜小豹子”平常躲在洞里待機充電,“間諜小熊貓”的待機位置卻是在一顆十米高的小樹上。

這棵樹只有杯口粗,細長筆直上端分叉撐開,看起來很像幼年大熊貓經常爬高高呆半天的那種樹。然而它的本體卻是一根“旗桿”,外表光滑無處著力,只有機器熊貓能夠借助“旗繩”自如上下。

四爪抓住“旗繩”上的勾環,體長60厘米,圓臉大眼宛如幼年大熊貓的機器間諜從“高樹”上溜了下來,邁著小短腿朝兩只青年大熊貓沖去。

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幼兒異于成人的大眼睛、圓腦袋、短胳膊短腿造型能夠激發成人的照顧本能,促使其做出關愛和照料行為。即便無法做到這一點,“幼態特征”也能傳遞脆弱、依賴、無害的信息,降低成人的戒備和抵觸,減少受攻擊的可能性。編劇讓殺手因為孩子痛改前非、米老鼠不斷逆生長、萌文化席卷全球,都和這一理論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

人類統治地球之前,喵星人、汪星人乃至熊星人也在進化實踐中被動地應用了這一理論——太丑缺愛,容易godie,長得丑的幼崽夭折率更高,其所攜帶的基因自是不容易傳遞下來。考慮到這一點,這邊的“動物間諜”大多采用“好奇寶寶”造型,也的確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看到一只小大熊貓朝著自己慢慢沖來,點點豆豆兩熊一點兒也不意外。共處一室接近兩個月,它們早就適應了小鄰居的存在,感情處得很不錯。點點快熊一步,撈起小熊抱在懷里,豆豆反應慢了點,只能沖著竹子發**力。

它們的食物,自然是竹子,卻是花了園方許多心思和金錢。

為了食物豐容,動物園和周邊山區農場合作,提前栽種幾十種高山竹類,每天根據當前時令、營養推薦、熊貓口味變換供應菜單,保證它們不會輕易吃膩。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不厭其煩地將鮮竹分成十幾束固定在沉重底座上,分散放于活動場各處,以期模擬野外食物分布并適當延長熊貓進食時間,免得吃吃睡睡發胖自閉危害身心健康。

除了這些常規手段,他們偶爾還會在底座下的小洞里放些小驚喜,算是給熊貓加餐。

通常情況下,洞里放的都是蘋果、胡蘿卜、獼猴桃、香蕉、熊貓窩頭之類的水果和點心,偶爾也會出現別的東西,就像今天這樣。

熟練地抓住一把竹枝,豆豆右臂用力一扯,揪出一撮竹枝,送到嘴邊慢悠悠嚼著。

熊貓視力很差,所以它和表姐都沒有注意,剛剛拔下來的竹枝下面帶著一塊蓋子。它原來呆著的地方現在變成一個小坑,里面卻是趴伏著一只身披藍灰短毛的胖嘟嘟小獸,卻是一只竹鼠。確切說,應該是銀星竹鼠,身上稀疏分布的閃亮白毛便是它的名片。

竹鼠不是鼠,它們屬于嚙齒目竹鼠科,和嚙齒目鼠科、倉鼠科之間的距離就像是拇指猴和大猩猩一樣遠。不過它們的外形特征卻和倉鼠科的鼢鼠很像,都喜歡呆在陰暗潮濕的地下,主食也是植物根莖,尤其是竹子的地下莖,竹鼠之名也是由此而來。

因為長期地下活動,竹鼠的身體出現特化進化,頭圓腿短儼然鼠牌掘進機、眼睛小如黑豆、耳朵隱于毛下,通常只在夜晚出來活動。驟然見到亮光,這只竹鼠顯得躁動不安,發出“呼呼哇哇”的叫聲。

聲音驚動旁邊忙著啃竹子的熊貓姐妹,頓時露出吃驚表情,扭頭看向那只“小怪物”。

竹鼠的體型比家鼠、倉鼠大很多,成年中華竹鼠能夠長到40厘米,體重3千克。銀星竹鼠要小一些,這只卻也有30厘米長,體重1.3千克。

熊貓作為食肉目熊科成員,有著發達的牙齒和強壯的四肢,消化系統也有分解吸收動物蛋白和脂肪的能力,顯然是能夠吃肉的。野生熊貓餓了會攻擊羊群,甚至吞吃腐肉,遇到同在竹林活動的竹鼠更是不會放過。

不過做到這些也不容易,大熊貓的視力太差,聽力也一般,欺負家養羊羔倒還罷了,想要吃到野生竹鼠并不容易,野生熊貓抓竹鼠主要靠的是守洞待鼠,再一巴掌拍死——拼耐性和掌力,能贏過滾滾的著實不多。

圈養大熊貓身上缺乏野性與攻擊欲,更沒有從小磨練的捕獵技藝,卻不擅長對付竹鼠。那些參與野化放歸項目的熊貓,很多都在笑笑竹鼠身上吃過小虧。

點點豆豆姐妹也是如此,驟然看到活的竹鼠,它們的第一反應卻是驚嚇。懷里抱著機器小熊的點點倒還罷了,距離較遠看不真切,尚且能夠維持坐姿不倒,就在跟前的豆豆卻是震驚得使出種族天賦骨碌碌向后翻滾,遠遠拉開距離。

兩百斤的胖子被三斤“大老鼠”嚇得后滾躲避,這丟熊的一幕都被點點懷里的小間諜看了個真切,屏幕后的湯佳怡母女被勾動笑點,齊齊開懷大笑。

不止她倆,旁邊的潘亦聰同樣在哈哈笑著,身邊郭洛鈞被笑聲吸引,扭頭看向她的手機屏幕,上面同樣有兩只驚愕的熊貓。因為是高架攝影機視角,視野還要好一些。

注意到某人好奇看過來的眼神,她連忙轉動筆記本,“精彩回放”,分享這精彩一刻。

不出所料,這好笑的一幕同樣逗笑了郭洛鈞。看到畫面恢復直播模式,他笑著問道:“原來熊貓膽子這么小啊?還有那是什么動物?應該不是老鼠吧?”

潘亦聰最近惡補了很多動物知識,笑著科普道:“那是銀星竹鼠,人工飼養的。”

“熊貓不是吃竹子的嘛,給熊窩里塞竹鼠做什么?”

“熊貓其實是主吃竹子的雜食動物,要是有水果和小獸,大熊貓同樣不會拒絕。”

話音落下,屏幕上又有了新變化。兩只熊貓慫的要死,同樣人工飼養出身的竹鼠也沒有野生同類的野性與活力,面對兩只龐然巨獸并沒有膽怯逃遁,更沒有炸毛反擊,而是癡癡趴伏在淺洞里,看起來和兔子一樣溫順。

自己慫對面更慫,旁邊的機器小熊還在淡定看著,點點和豆豆都從剛才的驚慌中恢復過來,主動爬到竹鼠跟前,低頭伸爪試圖研究一下。

郭洛鈞這家伙也是湊趣,語速飛快地配上經典旁白:“瞧!我們發現了什么這里有一只落單的竹鼠,我們可以嘗試捕捉它。竹鼠富含蛋白質和脂肪,一只就可以提供好幾天的能量。竹鼠可不好抓,我們要慢慢從兩邊靠近,呀!竹鼠怎么跑啦?”

兩只熊顯然都沒練過掌法,出手綿軟無力,只是給竹鼠翻了個身,并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滾到地面上的竹鼠終于想起了逃生這件事,四只強裝的小短腿齊齊發力,迅速從兩人眼前消失。

眼見玩具消失,兩只熊倒是來了興致,扭動肥胖的身體想要追擊。可惜它們的眼神實在太差,很快就丟失目標,索性走到最近的竹叢邊坐下,美滋滋地啃起了竹子。

看到這一幕,潘亦聰只覺挺有趣,當即分享按鈕,把精彩片段分享到個人圍脖。發現樂趣發現美,也是身為內測用戶的職責呢。

沒有看到預想中的熊貓吃肉,郭洛鈞卻很是有些無語,總感覺心里空落落的,忍不住問道:“這就完了?它們也太菜了吧?”

潘助理笑著反問:“換成你,能夠赤手空拳抓到一只老鼠么?”

郭隊長瞪大雙眼:“那怎么可能?老鼠那么小,又跑那么快?還有我為什么要去抓老鼠?”

“熊貓也是這么想的。竹鼠泡的并不慢,還會打洞鉆地,抓不到很正常。”

“那為什么不弄死丟進去,動物園養虎豹獅子,大部分時候也是喂肉塊。”

潘亦聰顯然和他杠上了,尖牙利嘴回敬兩個問題:“丟進去不吃,不就浪費了?你知道竹鼠肉有多貴么?”

“額,”郭洛鈞頓時語塞,他是知道今天才知道世界上有竹鼠這種動物,自然不清楚價格底細。

竹鼠是新興的肉毛兩用養殖動物,養殖規模逐年擴大,僅靜江一地去年就出欄百萬只,創造了數億營收。百萬竹鼠看著很多,卻無法和出欄量數以億計的雞鴨鵝豬牛羊相比,明顯還處在“幼生期”。

說到底,竹鼠種源都來自外面捕捉的野生動物,還未徹底馴化為抗逆高產的家養動物,一胎數仔、八個月出欄看起來不錯,卻遠不能和約克豬、白羽雞、櫻桃鴨等專業肉用種比速度。再加上疾病抗性、獸醫理論有所滯后,很多養殖戶看了加入進來,卻經常因為疫病傷損而遭遇虧損。而且竹鼠名字里畢竟有個鼠字,阻礙了竹鼠肉向普通消費者推廣,市場需求不振自然無法擴大規模。

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竹鼠肉的成本和售價都比較高,供應也不是很穩定。

郭洛鈞撇撇嘴,“又能貴到哪里去?這里就兩只熊貓,一年也吃不了一千只竹鼠,又能花多少錢?”

“的確不多,大概只有十萬出頭的樣子。但問題是,吃肉的熊貓還是熊貓么?”


上一章  |  超級U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