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U盤第四百七十三章 民國自行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U盤 >>超級U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三章 民國自行車

第四百七十三章 民國自行車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紙火花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紙火花 | 超級U盤 


天氣預報說今天白天到夜間多云間陰,最高氣溫28攝氏度,風向東風小于三級,這樣的天氣要是放在平常,自然算不上什么讓人愉快的好天氣,但是在五月的鷺島這已經是很難得的好天氣了。

常言道久旱盼甘霖久雨喜天晴,隨著時間進入初夏,人們迎來了作為海濱城市的特有煩惱,連續三周時間幾乎天天都在下雨,不是梅雨季節卻也不差多少了。

這樣的日子里,今天這無雨的天氣自然就顯得彌足珍貴,就連偶爾穿過云層照射大地的金色太陽光都顯得更加明媚可喜了。

雖然可喜明媚,但湯佳怡出門時還是在頭上按了一頂寬大的白色紗帽,不為遮陽防曬,只為讓人看見她帽檐上裝飾的花朵碩大鮮艷。她今天穿了一件有著漂亮花邊的米色襯衫以及藍色長裙,穿著黑色小皮鞋的腳下蹬著一輛粉色彎梁坤車正在優雅前行著。

這一幕宛如穿越幾十年時光,像極了民國偶像劇里面的名門淑女。

嗯,那時候的自行車和純堿火柴釘子一樣,都是“洋”字輩,進口貨自然只有各路土豪才買得起。所以會騎自行車的女子往往都是受過西式教育的年輕女性,向往一些新鮮美好的她們同樣也賦予了自行車屬于青春和浪漫的亮色。

時間是一把消磨美好的砂紙,讓紅顏易老讓美麗總歸腐朽,但時間同樣也是世間最好的美容師,因為時間上的距離比空間上的距離更加有力,而“距離產生美”同樣適用于時間距離。

是以,當我們站在新世紀回望幾十年、幾百年前,從書籍報刊圖片上得來的零落印象難以形成一個整體印象,于是各種腦補想象以及有意粉飾自然也就用武之地,于是就有了包括各種“清宮戲”在內的古裝偶像劇,于是就有了“民國范兒”的流行。

其實“民國范兒”和“格格戲”一樣都是偽概念,真實的皇后權威甚大,不會像小說和電視劇里面只能靠著容嬤嬤的鋼針產生威懾力,同樣歷史上民國大師們的生活,也一定沒有后世文青們想象地那般優雅。

雖然因為馬競自身的喜好問題,蜜蜂基本沒有摻和到清宮戲產業的開發當中主要是涉足太晚蛋糕已經被分食光了,但是對于民國范兒的開發利用他們卻是不落人后的。

年代關系使得后者成為了一個更加適合商業開發的題材,畢竟鵪大青果富有四海,除了棗藥丸并不缺什么現代產品。

而到了20世紀初的民國時期,卻是各種洋貨泛濫的,汽車自行車電話留聲機收音機電燈電扇等等現代產品,彼時都已經出現并且已經成為上流家庭的標配了。這樣一來,專門生產具有復古外形的相應產品,然后賣給文藝小清新和民國控們,賺他們的情懷錢顯然是有利可圖的。反正相關的技術都是大路貨,唯一麻煩的只是照貓畫虎打造復古的外形罷了,而開模成本低向來是蜜蜂的一項傳統優勢。

因此,即便蜜蜂直接投拍的民國戲沒有多少,但是他們摻和進的民國戲卻非常多,制片方得到了槽點更少更精致,有時候還有植入廣告福利的道具,而蜜蜂同樣也把他們復刻重制的“民國風產品”推銷了出去,從而在民國產品這塊小眾市場里分到了相當大一塊蛋糕。

而且懷舊什么的,完全是人類通病,這些產品因為濃郁的“歐美血統”,更是順利打開了出口市場,遠銷海外當然只是賣得遠,銷售額其實沒多少。

像是湯佳怡現在騎著的小馬智能自行車,其實也應該算是民國產品,因為它的外形設計并沒有使用時下流行的公路賽車造型,反而是使用了幾十年前的經典款式,看起來非常的復古很有文藝范兒,倒是和變成小清新品牌的“永久C”走的是同樣的路線。

當然,復古更多是借一張古皮,自然不可能再使用幾十年前的技術和工藝來生產自行車,甚至十幾年前的技術都不行。

表面上有著復古的外觀,但在細節上小馬自行車卻是處處透著高科技的味道,最顯眼的自然是車把中間的小巧儀表盤,這也是這輛車上最不民國的地方,好在通過仔細的設計,車載顯示器和小車燈一樣都被銀光閃閃的電鍍外殼包裹起來,整體風格并不違和。除此之外,這輛車的后輪和車架里面同樣別有玄機,車架里面裝著電線和電池組,內置微型電機的后輪表面上和普通自行車別無二致,但是等到遇到上坡路段,輕輕松松毫不費力的表現自然會讓騎者記住它的好。

當然,因為要顧及到外形設計和重量因素,車架電池組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很大,所以這輛車還是人力為主的自行車而不是純粹的電動自行車。

而這一點,恰恰也是湯佳怡最喜歡這輛車的地方,表面看起來是一輛普通的自行車,除了造型古典一些并沒有什么異常,但是騎上去后的舒適感卻會大大超出別人想象。

后輪電機可以在平坦路段騎行時和剎車減速時回收部分動能,為車架電池組充電,等到遇到爬坡或者大力蹬踏加速時,電機又會輸出動能為騎者提供額外助力。

其實這樣的設計并不是最佳的選擇,畢竟自行車上撥檔改變齒輪比的變速功能要更加流行和成熟,幾乎每輛帶運動功能的自行車都要有或簡單或復雜的變速機構。相比之下小馬自行車的電動助力方案卻要更加復雜和昂貴。

但是,誰讓變速器與這輛復古自行車的氣質不合呢?

毫無疑問,變速器密密匝匝的多層齒輪片帶來的“專業”、“復雜”形象,和這輛車標榜的復古典雅一點兒都不搭。

而且配備電池組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作為顯示器、前后車燈、車尾傳感器等車載設備的電源。有了人力發電,這輛車不需要天天充電照樣可以用上各種高大上的電子功能,而且必要時還可以充當大號充電寶,給手機充電救急。

除了湯佳怡現在騎的這輛無梁坤車,小馬公司其實還有有梁的男式車型,同樣主打優雅復古,沒有特別強調運動風,不過卻額外配備了輪轂顯示器,夜晚騎行的話可謂騷氣滿滿。

不過此刻陪在她身邊的馬競卻沒有騎乘男式自行車,他現在蹬著的卻是一輛車廂前置的三輪車。

至于他的乘客,不是別人而是他的四個子女,芝麻甜餅四個小家伙各自躺在一個小搖籃里面,四個搖籃兩高兩低排成兩排被固定在車廂里,從而讓躺在搖籃里面的小家伙們能夠擁有最好的觀景視野。當然,最主要的是孩子放在前面不怕丟……

一家六口并沒有走遠,只是在蜂園里面繞著圈子,吹風曬太陽。不過以他們現在這樣蝸牛爬一樣的速度,想要繞一圈越來越大的蜂園并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看到前面路燈桿上形狀發生變化的太陽能電池板,湯佳怡又想起了昨天和老公的對話,右手抬起晃了晃,“馬賤賤,這些路燈用的太陽能都不是自產的吧?”

“當然是外購的,外購的那么便宜不買都是傻子!”馬競悶聲說道。

提起太陽能他就滿肚子郁悶和委屈,雖然他堅信模仿自己皮膚而開發出的馬氏太陽能絕對是成本與效率最優的選擇,但他卻被市場和現實啪啪打了兩巴掌。

相對人類600萬年進化史和萬余年文明史來說,還能再放光明50億年的太陽,完全可以說是天長地久了,所以有識之士一直認為太陽能是無窮無盡的能源,只有真正掌握太陽能技術,才能讓人類文明走向未來。

不過可惜的是,太陽輻射到地球的能量太陽能雖然數量龐大無窮無盡,相當于每秒燃燒500萬噸煤,但由于其本身是分散到半個地球的,單位面積上接收的能量強度并不高,從而嚴重限制了人們直接利用太陽能的效率。

實際上地球上現在利用的各種能源,除了核能和地熱能和潮汐能的一部分,余下的本質上都是太陽能的二次甚至三次轉化。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礦物能源是幾百萬年前古生物尸體轉化而來,所以又叫做化石能源,這些能量完全是億萬年來無數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財富。風能水能來自大氣環流與海洋蒸發,而這二者的驅動力同樣也是太陽能。

這些能源其實可以看作是濃縮的太陽能,雖然這個濃縮過程同樣需要支付海量的時間成本和空間成本,化石能源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生成,風能水能需要特殊的地形和經緯度條件才能形成,但因為“付賬買單”的不是某個人類團體,自然可以忽略一二,所以化石燃料和水能的利用才會變得普遍起來,在一些條件合適常年刮風的地方,風力發電也是有利可圖的。

反倒是直接利用太陽能的技術,進展一直很緩慢。

雖然有一部分時髦的電子計算器和電子表上裝配了太陽能電池板,使其變成太陽能計算器和太陽能表,但其實給這兩種低功耗電子設備安裝一小塊太陽能電池完全是無用的雞肋設計。

太陽能電池說是“電池”,但其本身是不能存儲能量的,只能將照射其上的特定顏色和亮度的光能轉換成電能,外界光線昏暗的話就要抓瞎,所以類似設備上通常都有“備用”的干電池艙,平常用干電池供電,光線明亮時轉換到太陽能供電。額外多出的太陽能模塊實際起到的作用,只是晚幾個月換一次電池罷了,對于這些低功耗設備電池續航根本不是需求痛點。

因為太陽能的能量密度很低,想要利用它就得想辦法將其聚集起來,一般都是修建聚光陣列,將一定范圍內的陽光聚焦到一小片區域,然后在焦點上放置能量轉換設備將光能轉換成其他能量。可以是聚光集熱,利用焦點處的熱量加熱低沸點液體,制造高壓蒸汽,從而推動蒸汽機轉動帶動發電機發出交流電,也可以在焦點處放置光伏模塊,直接利用光電效應把光能轉換成直流電,然后逆變成交流電,輸送給用戶。

這兩種轉換思路有時候也會聯合使用,同時利用太陽光的光和熱,有時候也會省掉聚光陣列,直接在場地上鋪設大面積太陽能電池板陣列。

不過因為成本問題,以前在地面建立光伏發電系統是很不劃算的,只有衛星和空間站那種每一克重量都很珍貴、不適合常規能源的地方才會使用它們。所以很長時間里面只有人造衛星和空間站才會標配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以至于一只只滿是方格子的“大翅膀”成為了這二者的經典形象。

光伏發電的核心部件需要用到硅半導體,雖然說硅元素是地殼里含量第二豐富的元素,是泥土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是想要用泥巴制造高大上的硅半導體卻是非常不易的。通常制造高純度的硅,需要用到高純度石英砂,然后經過反復提純才能得到多晶硅以及純度更高的單晶硅,最高純度單晶硅切割成片以后,就是用于制造CPU等芯片的硅晶圓。

最近幾年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各國大力補貼的原因之外,芯片產業的飛速發展也是一大助力,畢竟多晶硅單晶硅同樣也是芯片工業的重要原料。

不過對馬競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了,他的馬氏太陽能并不需要用到硅材料,這樣固然避開了硅提純的高污染高能耗,卻也同樣無法享受到硅提純技術進步帶來的收益。

本來生產成本是他幾倍的多晶硅電池板,這幾年的價格完全是打著滾兒地往下掉,導致他的成本優勢蕩然無存。再加上量產問題沒有解決,結果現在連蜜蜂太陽能自家產品都開始大量使用外購元件了。

湯佳怡看到的那種外形突變的路燈桿,就是這樣的產品。c


上一章  |  超級U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