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遠揚第33章 暗流涌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明遠揚 >>盛明遠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章 暗流涌動

第33章 暗流涌動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野生芒果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野生芒果 | 盛明遠揚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嚴知府一臉鐵青,皇上的大軍不日便到南京,這個時候各處必然布滿了錦衣衛,在這個節骨眼上,黃總管卻找上自己,用腳趾頭都能想到準沒好事。風云小說閱讀網可自己的把柄全捏在他的手上,想要拒絕于他無異于自殺,依照陛下的脾氣,事關建文帝一但被牽連,抄家滅族都算輕的。

“唉!”

想到家中的老母親和而立之年的獨子,嚴知府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黃總管有事就盡管說吧,本官自然不是知恩不報的宵小之輩。不過嚴某還是希望黃總管能體諒,本官幫你這最后一次,以后你我各不相欠。”

“哈哈哈,嚴知府果然是明白人,其實這次的事一點都不麻煩,只需你給我們一些府兵的衣服和兵器。讓我那些從南京退出來的手下在你這里暫避一下風頭,外面現在到處都是那些錦衣衛,所以嚴知府還請多加小心才是。”黃詹臉上的笑意甚濃,語氣也放緩了許多。

嚴知府思索了片刻,擰著眉頭悶聲問道:“你的人什么時候到蘇州?”

“早已等候在城外,只要嚴知府安排好了隨時都可以準備進城。”黃詹其實也是別無他法才會冒險找上嚴知府。

整個南京明里暗里幾乎被錦衣衛圍了個水泄不通,南京城里本來還有兩百多個手下,這次能逃出來的只剩不到一百人。一路逃到蘇州又折損了十幾個,那些錦衣衛一直死咬著他們不放。

黃詹知道不能再這樣盲目奔逃,這樣幾十人的隊伍無論做何喬裝始終目標還是太明顯。剛好蘇州有嚴知府這層關系在,他自然就找上門來。

朱棣這次突然發兵南京,確實讓他措手不及,多年經營起來的關系網,估計這次掃蕩之后,定然元氣大傷。大街小巷上游蕩著的錦衣衛讓他們寸步難移,不得不放棄暗中策反的計劃。

略微沉思片刻,嚴知府一咬牙似乎下了什么決定,對著黃詹點點頭便轉身往書房外走去,自行去做安排。

高純度的蒸餾酒果然不同凡響,酒氣一上涌便是翻江倒海,唐天豪和朱勇更是吐得翻天覆地。李霸雖沒有吐可也醉得不醒人事,唯有唐明還算清醒,只不過卻是更加痛苦,因為想睡根本就睡不著,腦袋卻暈乎乎的一陣陣發疼。

痛苦的他唯有泡上一壺濃濃的香茶,帶著一樣喝得醉暈暈的小白,在屋外的小院子里發呆。仰望著夜空中的滿頭繁星,唐明一時間對于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迷茫,大哥唐天豪醉酒的時候吐露出來的真言尤在他的腦海里盤旋。

“弟弟,本來大哥是不希望你陷入官場這個大漩渦之中,稍有不慎便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像大哥一樣,做點小生意養家糊口,每天過著逍遙日子多好。但既然你已經陷入其中,大哥自不好說你什么,只希望你以后多加小心,莫要貪功好進,有困難了定要跟大哥說,莫要悶在心里自己扛,大哥雖沒什么本事,但江湖上還是有幾個生死之交,關鍵時刻還是能幫上一點小忙的。”

這個親人雖認得有些糊里糊涂,但唐明明白唐天豪真的接納他這個弟弟,大哥的關愛雖沒有轟轟烈烈,可話里話外無不透露著絲絲關愛之情。

這一刻他真的有一種沖動,沖動的想要不顧一切辭去身上的官位,一心一意的融入到這個溫馨的家庭之中。可惜命運之中總會有一些無奈,離弦之箭就沒有能回得了頭的,有些事一但開了頭就沒有了選擇的余地。

輕輕的撫摸著小白一身柔順的長毛,唐明喃喃自語著:“獒犬,神獸,難道老天讓我穿越而來就真的要我干一番大事業嗎?小白啊!你真的有靈逸說的那么神奇,哮天犬,那我不成了二郎神?”

“唉……。”

一聲長長的嘆息,唐明為自己突然冒出來的想法感到有些自嘲。算算時間,朱棣帶領的大軍也應該到了南京城外,自己的到來似乎在無形之中改變了一些歷史原本的軌跡,而且這個改變還在不斷的擴大。

南京城外五里之地,密密麻麻的搭起了一個個帳篷,夜色雖晚可軍營之中卻還是燈火通明。朱棣身著衣甲端坐主賬之中,下首是他的兩大戰將之一張玉,對面而立的是南京城守將李景隆和谷王朱穂。

李景隆和朱穗兩人一看到朱棣的大軍到來,便連夜出城來見,倆人都是只身前來未帶任何侍衛。為了表示誠意可謂也是下了血本,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謂是孤注一擲。

“兩位卿家今日之誠意,朕甚是滿意,可為何建文卻下落不明,兩位卿家是否有何需要說明之事?”朱棣語氣雖輕,卻暗藏殺氣。

被問兩人聞言互視一眼,似乎早已料到朱棣會有此一問,李景隆率先跪下回道:“啟稟陛下,此乃方孝孺老賊所為之事,方孝孺見大勢已去,竟放火燒了建文的寢宮,在其親信拼死保護下逃之夭夭,里應外合卻又事發突然,臣等大意之下才釀成此禍,臣等罪該萬死。”

“方孝孺,此人何在?”朱棣略一沉思,獰聲問道。

方孝孺可以說是朱棣最痛恨的人之一,他起兵奪位的時候高喊著的口號就是‘鏟除朝廷的左班文臣’。而朝廷的文臣為首的第一人不就是方孝孺嗎?朱棣高喊這個口號也是出于無奈。

當時靖難的時候,他的實力跟建文的相比懸殊很大,找這個借口是為了把握政治上的主動。同時又討好了朝廷的武官,為他在戰事上得到不少朝廷武官的心,使其斗志在很大的程度上被瓦解。

李景隆乃是前朝功臣之后,算起來還是朱棣的表叔,但跟朱棣打過幾仗從沒贏過,此刻自然不敢放肆,唯有老老實實地答道:“啟稟皇上,方孝孺在事發后被臣等關押在大牢之內,重兵把守靜等皇上發落。”

心里雖對方孝孺痛恨有加,可對方畢竟是一代大儒,在士林與民間有著很大的名氣,自然無法隨意處置。再加上姚廣孝曾有提及于他,希望自己能放其一條生路,或者低調處理此事。

再說以后還需此人為自己穩坐皇位而正名,朱棣也就沒有急著處理此事,只要人在自己的手中便可,想如何處置還不是要看自己的心情如何。


上一章  |  盛明遠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