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遠揚第19章 時也命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明遠揚 >>盛明遠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章 時也命也

第19章 時也命也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野生芒果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野生芒果 | 盛明遠揚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京師,雄偉的皇宮已然亮起燈火,宮門緊閉,守城的侍衛來回巡邏。熱鬧了一整天的京師在夜里陷入沉寂,一陣急速奔跑中的馬蹄聲,在寧靜的夜里‘噠噠’響起,直奔皇宮緊閉著的大門而來。

皇宮門口的侍衛紛紛被驚動,有的拔刀,有的彎弓搭箭嚴陣以待,眼睛注視著主街上遠方的黑暗之處。一匹快馬漸漸從黑暗中跑出,未見其人卻先聞其聲:“八百里急報,快開宮門!”

一塊黑呼呼的鐵牌突然從快馬上的人手中飛出,直接落到宮門口的侍衛腳下。侍衛只是掃了一眼,便立即揮手讓其身后之人退開。宮門剛剛打開一條縫,快馬便疾馳而入,瞬間消失在皇宮里。

御書房燈火通明,內侍和宮女悄無聲息的站立在門口,侍衛或明或暗的把整個御書房圍了個水泄不通。陛下此時正和姚廣孝,朱能兩位大臣在里面商議要事,宮門口的內侍,宮女大氣都不敢出,似乎生怕弄出一點小動靜來,小命不保。

一個小太監手提一盞燈籠快步而來,御書房門口處的內侍中,一個年紀和鄭和差不多的太監快步而出,伸手攔下小太監,低聲問道:“來者何人膽敢擅闖御書房?”

“回稟李公公,威海衛八百里急報,需上呈陛下親閱。”小太監似乎很怕眼前的李公公,撲通一聲便跪倒在地上。

眉頭皺了皺,李公公沉默片刻后,從小太監手中要過急報公文,轉身便向御書房走去。在門口便尖聲稟道:“啟稟陛下,威海衛有八百里急報公文到來。”

書房里的討論聲頓時平靜下來,片刻后,一個渾厚的聲音響起:“拿進來,寡人倒要看看是何事,非戰之地竟也有八百里急報。”

侍立門口兩邊的太監趕緊打開房門,李公公手捧公文和一長條物件,慢步而入。燈光明亮的書房里,朱棣一臉笑意的端坐在案幾之后的龍座之上,牛能和姚廣孝分坐其下手兩邊,李公公把東西呈上之后,便退出書房,‘吱丫’一聲關上了門。

朱棣并未急著打開公文,而是被其桌上的長條之物吸引住了目光,朱能看到此物之時,臉上頓時呈現出一副沉思之色。

拿在手上仔細端詳一番,朱棣的視線轉向姚廣孝,凝聲說道:“姚少師,你觀此器物為何用?”

朱棣此時手中之物正是唐明依照后世所造的三菱刺,這把應該是另外用精鐵所制,又經過一番細心的打磨,在燈光的照射下,反射著滲人的寒光,尤其是在尖頭部位,見之讓人遍體生寒。

姚廣孝雖早已知道此物定是唐明搗鼓出來的,至于何用他倒也不清楚,單從外觀上來看的話應該是一種兵器。心無定數故姚廣孝也不敢妄下斷言:“臣不曾見過此物,不知為何用,但觀其外表應該是一種兵器,不知老臣猜得對否?”

朱棣聞言只是笑了笑并未答復,慢慢打開公文,粗略掃了一眼后,便打開另一本小冊,細讀片刻臉現震驚之色,隨即扔給下首的朱能,哈哈笑道:“唐百戶此子屢屢讓朕感到新奇,只可惜此子的來歷還未調查清楚,不然朕倒是想見一見此子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為何年紀輕輕便能屢次解朕心頭之煩心事。”

“啟稟陛下,三寶這段時間一直在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多久便會有回復。”姚廣孝抱拳回道。

朱棣臉現不痛快之色,悠聲說道:“現在我大明才剛剛步入和平,心頭之患也只剩下南京建文這個逆賊,待來年開春之時便可揮軍南下。到時我大明****國內便可休養生息,若是唐百戶獻上來的農作物真有那般驚人產量,我大明將用不了一年便可掃平環繞四周的敵視國家,永樂盛世也將來臨。”

“姚少師,唐百戶改良后的農作物可都有種下,長勢可好?如若來年開春真能畝產達到7千斤,不,5千斤就好,如若能達到5千斤,朕無論他是何身份,必封爵于他!”朱棣話說到此處,臉現獰掙之色。

姚廣孝在心里暗暗嘆了口氣,朱棣的脾氣他再清楚不過,雖能文善武,文韜武略各方面都可稱上乘。可壞就壞在他的脾氣太暴躁,只要一發起火來,便會大動干戈,其作風跟朱元璋頗有相似之處。

“啟稟陛下,唐百戶的農作物已耕種下,臣也找了幾十個好手日夜照管,其長勢良好無需掛心。至于封唐百戶爵位臣覺得多有不妥,這和陛下努力削番的計劃互相矛盾,還望陛下三思。”

姚廣孝最近已感覺到越來越難以讓朱棣聽勸,而且暴躁的脾氣似乎有上升的趨勢,就好比這次商議收復南京之事,本來已經暗中勸降了李景隆,大可不必勞師動眾親自帶兵下南京。可身為馬上打天下的皇帝,朱棣還是一口回絕了姚廣孝這個最和平的方法。

結果就是建文帝一得到消息,便不知所蹤,朱棣為此還專門派了李興組建起東廠,專門查其行蹤和元朝一些余孽。而李興也借此鏟除了不少和自己敵對的官員,受其牽連者無不是被滿門抄斬。

在一些邊遠地區,更是有傳言建文帝暗中組織邪派力量,勾結一些地方官員密謀它日卷土重來。為此朱棣大發雷霆,命其東廠徹查此事,為此一些地方上的小官員受其牽連者無數,反倒是助長了一些邪派的壯大。

朱棣大手一揮,朗聲說道:“朕一向是賞罰分明,唐百戶屢次解我心頭之憂,封他一個爵位有何不可!可若此子讓朕空歡喜一場,定決不輕饒。”

“陛下!”

此時,一直在觀看朱棣扔給他小冊的朱能,突然插口說道:“這把兵器稱之為‘三菱刺’乃是精兵所用之物,并不適合普及全軍。不過這里面所說的鍛體之術,依為臣看來卻有可為之處。不知此鍛兵之術從何而來,出自何高人之手。”

朱棣聞言微笑不語,看向一邊默不作聲的姚廣孝,其意已經很明顯要他來解釋。提及唐明姚廣孝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此人并不是什么高人,年僅十五歲,自稱有個方外高人師父,現任威海衛百戶。此子雖聰明有余,可心性還是過于浮躁,依臣之見還需多加磨練,卻不可讓其一步登天。”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還是希望朱棣多加考慮,別封爵位于唐明。

“莫不是此人,就是前些日子改良我軍中干糧之人,前些日子為臣已將烙餅的做法送到邊疆守軍,各地反應回來的消息都是贊不絕口。特別是一些寒冷地帶的疆域,軍士們更是稱其為圣物,人人欣喜若狂。”朱能不惜夸獎之詞,交口稱贊道。

“老朱何須言出于此,唐百戶雖改軍糧有功,可也在他身世未明的時候提拔為威海衛百戶,這已足夠抵其功勞。再者說,貧僧曾見過此子,觀其學問并無出彩之處,實在登不上大雅之堂。”姚廣孝并不贊同朱能夸獎唐明的言語,隨反駁言道。

朱能哼哼兩聲,言道:“照老姚你這說法,像是此子一無是處,要是這樣何不把他調來我軍中,讓其在我手下做事,不知老姚你可否贊成。”

朱能一直以來就痛恨著姚廣孝把那些有學問的人據為己有,就像軍中后勤的參贊,書記官這些人,那一次不是在付出慘痛的代價,才能在他這個黑衣宰相手里要到人。剛才那套鍛兵之術,朱能已經看過,雖當元帥多年,可也從未見過如此新奇鍛兵之法。

可不可用他現在無從得知,但以他老辣的經驗來推算,此方法定有八成是可行的。此刻朱能已經對唐明大感興趣,因此借機要人。

朱棣似乎很享受現在的局面,所謂帝王之術也不過如此,在朝中,無論是大小官員,從姚廣孝到朱能,這兩個最高的官,朱棣都必須讓其站在對立面。絕不會讓其一家獨大,每次商議大事的時候,兩人也必須在場,而朱棣就必須讓兩人持相反意見,這樣到最后決定權才會在他的手中。

姚廣孝正想反駁朱能之時,門口再次響起李興的聲音:“啟稟陛下,三寶有事面見,是否讓其進門?”

“萱!”朱棣面帶微笑,想都不想便一口答應。

“奴才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鄭和一進門納頭便拜,尖聲唱諾。

“三寶,何事三更半夜要來面見于我?”朱棣令其平身后,便開口問道。

“啟稟皇上,奴才已查清唐百戶其出身,特連夜趕來稟告。”鄭和偷偷的望了眼姚廣孝,見其面色不好,已料知必是又和朱能掐起來。

“哦,快說!”朱棣臉上一喜,連聲催促。

鄭和施禮回道:“啟稟皇上,據查,唐百戶應系蘇州唐世昌之子,乃是一商賈之家,唐世昌晚年得小子唐明。當時正好遇上戰事,因此丟失。其還有一個兄長唐天豪,現定居蘇州,經營有一家酒館,家道還算殷實。其一家上下三代并無不良之事。”

“哈哈哈!”

朱能哈哈大笑著道:“老姚,今天說什么我都要把唐明這小子要過來,你要是有什么條件盡管開,只要我朱能辦得到的,定不會皺一下眉頭。”

舉報:/


上一章  |  盛明遠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