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遠揚第13章 黑衣宰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明遠揚 >>盛明遠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章 黑衣宰相

第13章 黑衣宰相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野生芒果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野生芒果 | 盛明遠揚 


波瀾壯闊的海面上,七膄海船排成一個三角形的船隊在緩緩前行,為首的是一膄寶船,李霸和唐明站立在船首眺望著遠方(13章)。昨天兩人在大帳之中一翻長談之后,解開了彼此的誤會。唐明也真正了解到現如今大明的軍隊狀況。

在唐明看來,明朝的永樂盛世應該是強大而又胸懷天下的,可從李霸的口中卻得知并非如此。現在是永樂初期,國內百業待興,算算時間再有一個多月應該就是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李景隆打開金川門迎降,而建文帝不知所蹤,取得‘靖難’之役徹底勝利的時候。

此時戰亂剛停,外敵卻又虎視眈眈,山東,北平,河南三地經過內戰這段時間的洗禮,已經民不聊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李霸的威海衛能夠有目前這樣的成績應該還算不錯的了。至少能自給自足不拖朱棣的后腿。

李霸見唐明從上船后就一直陷入沉思中,雖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可也沒有打擾他的意思,吩咐身邊的守衛照看好,便轉身回了船內。

這次出海如果真能像唐明所說的那樣,拉回大批的馬牛,除去威海衛自身的需要外,把剩余的獻給督師,讓其轉交給朱棣,這無疑將是大功一件。國家此時最缺的就是用作農耕的牛和打仗的馬。有了這兩樣東西,李霸自知加官進爵已不是難事。

唐明揚帆出海,鄭和卻早已抵達登州府,接到朱棣的密旨之后連府衙都沒來得及進去,而是在碼頭會合船隊,馬不停蹄的向天津衛進發。

寶船上,鄭和的書房里,一個身穿袈裟的和善端坐在其主位上,寛臉大耳,白眉無須,手持一串佛珠緩緩的撥動著,低垂著眼簾似睡似醒。此人正是輔佐朱棣登上皇位的黑衣宰相,得道高僧姚廣孝。

鄭和在其面前已經沒了往日身為海軍督師的威風,恭立在其身邊靜等,片刻之后,姚廣孝停止手中撥動佛珠的動作,雙眼微微睜開,口喧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弟子三寶拜見師父!”靜等著的鄭和聽到姚廣孝這聲佛號,隨即跪下唱諾。

姚廣孝抬眼望著鄭和打量一番后,這才點頭說道:“三寶,你的船隊試航得怎么樣?陛下已準備下個月發兵收復南京,到時我大明江山將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再有一年半載你就將要出海遠交我大明之鄰國,讓其不要對我大明有敵意。此事關系我大明之生死,卻不可大意疏忽!”

鄭和恭立在其身旁,拱手回道:“三寶自知此事關系重大,從不敢馬虎對待,陛下和恩師厚愛才把次等大事交與三寶。三寶也幸不辱命,船隊已有一百來膄,出海試航三次也無大事故發生,只要訓練完成航海的水手還有人才,再造三十膄寶船即可真正出海!”

“嗯,如此甚好!”姚廣孝滿意的點點頭,圓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朝廷內部已經基本統一,只要朱棣出兵收復了南京,國家將完成統一的局面,到時就可以全心應付來自外部的壓力。而鄭和出海外交鄰國,正是給剛剛平息內亂的大明一個喘息的機會。

姚廣孝身為朱棣的第一謀臣,從靖難之中輔佐朱棣登上皇位,其功不可沒。可現在天下以平,他的官位已至最高,畢生追求的心愿也幾乎完成,官場上的爭斗已令其心生厭煩,早已有退隱之心。

鄭和得到姚廣孝的夸獎臉上也是一喜,從在朱棣身邊當差時,鄭和便被姚廣孝看好,收其為弟子,一路提拔到現在的地位可謂再生父母。鄭和雖心里對于自己被外派出來組建海軍,其雖辛苦和不甘,可此刻被姚廣孝一夸獎,心里的負面情緒隨即煙消云散。

“師父,三寶在回程的時候,在一座無人的海島上救了一個小子,此子為我海軍改良了一種干糧。此物便于儲存,而且營養豐富制作又簡單,三寶覺得要是能在我大明的軍隊中普及開來,定會有不小的奇效。”

言畢,鄭和奉上一個食盒,從中端出一盤唐明所做的烙餅,放在姚廣孝身邊的桌子上。

姚廣孝掃了眼桌上的烙餅,并未有任何情緒的波動,這烙餅在北方一帶就有,可要跟三寶所說的那樣便于存儲,營養豐富,他并不信。隨疑惑的看向鄭和,讓其解答。

姚廣孝的表現似乎早已在鄭和的意料之中,即不慌不忙的拿起一個遞到姚廣孝面前,緩聲道:“請師父先行品嘗一個。”

雖不明三寶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姚廣孝也不推脫,接過輕咬了一口,外酥內嫩香氣撲鼻,一口接著一口,姚廣孝在不知不覺中竟然把整個烙餅給吃完。

鄭和見此心里樂開了花,端上一杯茶水,等師父喝完之后,這才開口說道:“此物雖制作與北方的烙餅基本相同,可那小子卻在其中間加上一些輔料,讓其變得香氣撲鼻,吃之不膩!”

停頓片刻,鄭和再次說道:“以往行軍的時候,干糧多是大餅不易保存,而且許多軍士吃了會脹肚子,多有患病之人,未戰而先折損兵力實為不妥。而此餅吃了不會脹肚子,不會威脅到軍士的健康,最重要的是此餅能夠存放一個月而不壞!”

“此物真有你說的那么好?真能存放一個月不壞?”姚廣孝臉上一緊,連聲問道。

“三寶已有試驗過,確實沒有什么弊端,而且存放一個月的時間還是在海船上,如果在陸地上的話,三寶相信還能存放更久。”鄭和語氣之堅定,足以開石斷金。

姚廣孝沉思了片刻,疑聲問道:“此子是何許人士,獻上此物可有什么要求?其底細你可曾查清楚?”

“回稟師父,此子乃是隨其家師出海尋找好友,不料遇到海難,才流落在荒島。其師可能已經死于海難,故現在還無法查清其底細。獻上此物也只是此子不習慣軍中的食物,才制作出來滿足自己的口腹。現弟子已將其安置在軍中,暫且給了他一個書記官的職務,后又因我多次試探,發覺此子乃是一個學識淵博之才,故現已收他為義子,讓其整頓威海衛。”

見師父提起此事,鄭和不敢有任何的隱瞞,一一為其道出了事實。

“天下竟還有如此天才,由此看來其家師也定是高人,絕非默默無聞之輩,你可曾探知其師之名號,道來聽聽或許我也認識。”姚廣孝雙眼一亮,隨急追問。聽三寶這樣一說,他發覺此子的家師有可能是昔日的好友。

鄭和臉露苦笑,隨再次拱手說道:“此子是自幼被其家師養大,并未曾知曉其名號,不過弟子已讓其畫有一張畫像,待弟子拿來讓師父一觀。”

片刻之后,鄭和在其書架上拿來一副畫卷,慢慢展開。畫上之人是一個道家的形象,鶴顏童首一派仙風道骨,其詐一看之下和道家‘逍遙子’有幾分相像。

姚廣孝觀看一翻之后,低頭沉思,片刻之后才搖頭說道:“此人一派仙風道骨,想必是隱世高人,可惜我并不認識。此子若真是此人的高徒,定差不到那里去,等回京之后你徹查一下此子的真實來歷,如果沒問題的話我倒想見他一見。”

鄭和跟姚廣孝的談話遠在海外的唐明當然無法知曉,此刻他和李霸的船隊已經快要到達朝鮮的海域,一路之上順風順水并無意外發生。

寶船上的船首,唐明和李霸端坐在兩張躺椅上,小白趴在其中間,悠閑的吃著美食喝著小酒。

一口干掉碗里剩下的酒,唐明皺著眉頭,不滿的說道:“這二十幾度的酒喝起來就跟白水一樣,真是無趣之及。”

李霸不敢跟唐明一樣豪飲,輕綴一口哈出一口酒氣,反駁道:“這樣的烈酒你還嫌棄其像水一樣,真不知道你小子的酒量為何這么大。還有我們已經喝了半壇是不是別喝了,要是讓督師發現我們偷喝了他的酒,估計我們會被拉去砍頭。”

唐明直接翻了個白眼,慢吞吞的再倒了一碗酒,放到小白的面前,見其喝得歡快這才說道:“就這算什么烈酒,等我有空了釀幾壇真正的烈酒讓你嘗嘗。”

“唉,軍中飲酒始終不好,再說國內戰亂剛停,糧食并不充足。與其拿來釀酒還不如拿來救人,你可能不知道,現在朝廷急缺糧食,難民更是多不勝數,有些地方因為多年的戰亂已經出現易人而食的慘狀,活活餓死之人更是多如牛毛。我大明王朝也因為糧食的緊缺人口在急劇減少,這些問題都是陛下現在最為擔憂之事。”

李霸不知為何越說越激動,憨厚的臉上滿是痛苦的神色,一雙牛眼上似乎蒙上了一層水霧,手中的瓷碗更是被捏得‘吱吱’作響,隨時都有破碎的可能。

唐明見此愣住了,易人而食,活活餓死這些詞眼在后世也就在歷史書上看過而已,那里知道有一天自己會接觸到這樣的場面。可眼前李霸的神情并非作假,一個勇猛的武將,能在戰場上把生命當成浮云,視死如歸,此時卻淚水迷糊了雙眼。

一個一直都是彪悍形象的漢子,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真情讓唐明深深的被觸動到。抬頭望著遼闊的海面,他內心一陣澎湃。或許是受到了李霸的感染,唐明的眼里也漸漸蒙上了一層水霧。

“既然老天讓我穿越而來,那么也許我應該有能力有責任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糧食!也許我能讓天下的人無需再餓肚子也說不定。”唐明突然對著天空喃喃自語起來。

新書、、、、、、、、、、


上一章  |  盛明遠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