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修仙記第二章 親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小九修仙記 >>小九修仙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親事

第二章 親事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池亭人  分類: 仙俠奇緣 | 古典仙俠 | 池亭人 | 小九修仙記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面前朱門古樸大氣,兩側石獅威風凜凜,門楣上龍飛鳳舞兩個大字:王宅。

來開門的小廝看到小九后,面帶微笑,親切的招呼了一聲:“是九小姐呀,之前三奶奶跟前的宋媽媽吩咐了,說是讓您直接到三奶奶那。”

“嗯,我知道了。”小九回笑點頭,徑直而去。

門內院落花園錯落,抄手回廊一重接一重,雖不如京城世家府內精致玲瓏,卻也寫意莊重,底蘊深厚。

小九換了身通身翠綠的長裙裝,裹得身姿玲瓏有致。腰間腰帶手掌寬,墨綠和雪白分兩面,在右腰處打成一個簡潔的蝴蝶結,余下的部分垂至小腿處,行動間隨風而動。

一頭烏黑的秀發上半部分規矩服帖的梳至腦后,由一根同樣雪白的發帶束著,發帶余下的兩根長長的尾巴夾雜在下方披散的秀發中,配著清秀的面容和明亮的眼睛,風流自顯。

路上碰到忙碌的仆婦,偶有認識她的會向她行禮問好。風中也會傳來一些言語。

“那就是王家九小姐嗎?好一個標志的人兒呀!”

“可不是嗎,聽說當年在族學里是文采第一的人物,連大少爺、二少爺都夸她,說沒幾個男兒能趕得了她,可惜了”

王家族學在大周也是響有聲名的,凡王家子女從六歲開始都要在族學學習六年,也就是到十二歲,十二歲后女子則由母親教導待嫁,男子則可以選擇或文或武繼續受教六年。

繼續受教時就不是只有家族子孫了,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其他家族的優秀子弟。

王家嫡房共五房,大少爺和二少爺是大爺的長子和次子,兩人只相差歲余,二十一二的年紀,一人面貌硬朗生性秉直,一人面相柔和猶如皓月,都是文成武就的俊俏佳公子,是王家這一代的表率人物,在族學結業后就跟這大爺夫婦居于京城了。

不光大爺一家,王家的長輩現今是分布大周各地,或為族里經營或在朝廷任職,只有上族學的小輩和三爺夫婦留守祖宅。

“是呀,可惜沒托生在三奶奶的肚皮里,要被嫁到那蠻荒野地去。”

小九兩年前剛帶柳紅回來,就聽說皇上給她賜了一門親事,男方是燕國二皇子。

“哎,我說他大姐,這可不是我們能議論的。”

王家的家生子自然也有為仆之道,家族里面的一些門門道道其實他們是門兒清。

剛到三房院門,就有小丫鬟上前。

“九小姐,快進來,三爺、三奶奶正等著你呢!”

小九點頭微笑,跟著帶路的丫鬟往前行,老遠正房里聲音傳來。四個聲音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應該三爺夫妻和王安兄妹都在。

跨進正廳時,王安正從屋內走出,嘴里說著要和族學里的同窗去逗鳥要晚點回來,看見小九進來,低頭行禮叫了聲九妹妹就風風火火的往外跑了。

而王薇正和三奶奶撒嬌著,說下午不想刺繡想去看二爺家大小姐讓人捎回家的墨菊。

王薇的婚事在燕國二王子求取的消息傳來時,三奶奶快刀斬亂麻定下了兵部侍郎的次子,婚期也在今年。

三奶奶看到小九步履舒緩的進來,和著進門的陽光,恍惚覺得像是天女臨門一樣,發著光、平和又沉穩。而懷里王薇還在嘟囔著,沒由來一股火就往上沖。聲音也就尖利起來:

“說了不準去就不準去,再這樣下去,你沒得還不如小九!”

“我不如她?”王薇怒而起身,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兒似的,一手指向小九,眼睛瞪著三奶奶,扭頭高嚷:“我又不用嫁到那偏僻的蠻夷之地去,說是王子,還不知是不是茹毛飲血的野獸呢?”

說完怒沖沖就出了門。

屋里就剩下面色黑沉的三爺,面色憋紅又尷尬的三奶奶以及面色平靜的小九。

三爺一拂袖,從太師椅上站起,只朝著小九留下一句‘待會兒到書房找他’,就邁步而出了。

后面跟著的三奶奶喊了兩聲:“三爺,三爺”看前面的人是頭也不回地走遠,連聲嘟嚕著‘這都什么事兒呀’。

回頭略微不滿的吩咐小九坐下。面色難堪的坐回原位,又變了幾番臉色,終是平復下來,和顏悅色的和王九說起話來

“叫你來也不為旁的事兒,就是為女兒家最重要的婚事。你的婚期就在三月后了,京都那邊已傳來吩咐,說是喜轎就從祖宅出發,以示不忘王家祖宗恩德

這是皇家大恩,切不可輕忽,你要明白!

其他的自有家里為你準備,只是喜服蓋頭之類的還需要你自己來,你可有準備好?”

小九稍作俯身回復:“母親放心,布匹面料針鑿繡線都是京中上品,大都按宋媽媽的吩咐準備妥當,三月之期足夠完成了!”

“那就好,那就好!”三奶奶臉上帶著欣慰的表情,“要知道詩書文采這些對于女兒家來說都是空的,你看你讀得再好也不能去和男兒掙功是不?而針鑿女紅才是女兒家的根本,至于那些琴棋書畫呀會舞弄一下就行了,經史之類的更不是女兒家該沾的東西,這也是我對你妹妹嚴格的原因。這既是你一生中的大事,想來你也不會馬虎的,母親就不多事招煩去檢查了!”

說完頓了一下又道:“只是燕地畢竟遙遠,這陪嫁的人選?”

“母親,這也正是女兒想跟母親求取的。正是由于燕地遙遠,女兒想家里只帶柳紅一人走就行,畢竟她一直跟著女兒。要是人多了,沒得生生讓更多的人骨肉分離,也是不美,要是習俗不慣,就又是一樁事兒,所以女兒想求得母親的恩典!”

三奶奶面露狐疑,只帶那個只跟了兩三年的丫頭?

不過這卻正中自己下懷,然這話還是不要從自己口中說出去的好:

“既是你所求,母親也不應該駁了你的心意才是,只是這事你還需跟你父親說說才是。你父親既然有話,你就先過去吧!”

“是,母親。”小九起身行禮告退。

三奶奶看著小九離去的背影,十四五歲的姑娘,婷婷玉立,應和間不卑不亢,行動間不緊不慢,落落大方,雖然面容趕不上薇兒精致,可卻自然一體,就是談及女兒家最重要的婚事兒也是從從容容沒有一點焦躁之氣流露。想著,心里就沒來由一陣煩悶。面色又是幾變。

小九出得正廳沿著廳外小道左轉又行過一彎曲的抄手游廊才到了三爺的書房。

書房外門窗雕花繁復古樸。小九輕叩兩下,里面就傳來三爺低沉的男聲:

“進來!”

推門而入,三爺清俊中略帶疲憊的臉龐映入眼簾,正坐在黑漆方桌一側的紅木椅上。

小九上前行禮:

“見過父親!”

三爺看著眼前的小九面色復雜。

此女得來意外,早年自己心境修養不夠,臉面上放不下來,對這個女兒的出現始終有幾分膈應,就把她丟給個半路到來的四十來歲樣子的仆婦,連家生子都不是。

至今還記得她那個瘋了的生母去世后,那仆婦抱著才半歲的她在他回家的路上攔著他請他想法分家時的震撼,那句‘分出去給當家主母內心一個平靜就是給孩子一條生路,也算全了父女緣分’刺得他夜不能寐。

回到家里看著自己另外一雙兒女母親照看、仆婦環繞生怕照顧得不夠的樣子,卻沒有一個人提起他另一個女兒。

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仆婦們對小九這邊的差事三天忘兩頭,再在試探性的對妻子提起把這個女兒分出去不要時不時來影響他們一家四口時,妻子眼中一閃而逝的喜色。自己這才下定決心費心籌劃把她們分出去。

回想和那仆婦的接觸,不吵不鬧,不緊不慢,不溫不火,幾句話就像照妖鏡似的把他和妻子以及家里的情形照了個原形,和眼前小九的神態是多么相像呀!

“坐吧!”三爺嘆了口氣,指著方桌對側的椅子,然后親手給小九倒了茶。

小九坐了下來,說了聲:“謝父親”就捧著茶杯品嘗起來,神態沒有一點兒扭捏。

三爺看著落落大方的女兒,偶爾還露出享受的神情,心里閃過一絲欣慰。才道:

“小九,讓你嫁到那么遠的地方是父親對不住你,你可怪父親?”

小九眼里閃過一絲意外,淺笑回言:“父親言重了,,異國來求娶,彰顯的是結兩國之友好,求娶我王家女兒,自是我王家女兒德容出眾,無可比擬。此乃功德加身之事,怎能有怪罪一說。能嫁到燕國,為邦交友好做一絲貢獻是女兒的榮幸!”

三爺面色動容:“我們小九長大了,心胸眼界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讓我這做父親的很慚愧呀!

當年你在族學里品學兼優,大家稱贊,父親也面上有光。想著你從小跟著那仆婦,也是有了感情,就依你一直和那仆婦住在那小院。

三年前那仆婦去世,你也大了,有了主見,自己招了一丫鬟繼續住著。

爹一方面憐惜你無人照看過得清冷,一方面又覺得你這樣單過著和薇兒他們相安無事也是一種福分。加上你在族學成績斐然又與老大老二交好,老二更是連世家大族視若珍寶的經書秘典都愿意借給你(書籍乃世族大家傳承之寶,讀書人尤其珍視,等閑不會外借)。父親想著以后憑著他們的交游,若是能給你嘆上一好婆家為親事,我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誰想世事難料,出了燕國使臣向皇上提出求娶王家女兒這一著。父親還沒反應過來時,這樁婚事就陰差陽錯落到你頭上了。

這都是我的不是!如今木已成舟,父親只盼著你心胸豁達,能好生經營,得出善果來!”

“謝父親關心,小九定不負父親所望!也請父親不必哀戚,一飲一啄自有定數。雖是遠嫁,也是女兒的福分。”王九面色莊凝的回答。

遂又淺笑開口,“能夠借閱大哥二哥那么多珍貴書籍,已是他們對小九的恩惠,若是再有所求,倒是小九不識好歹了。請父親轉告他們不必再為小九累心,這婚事小九并無不滿!”

三爺細看王九面色,確無勉強之意,才悵然一嘆!端茶讓小九回去。


上一章  |  小九修仙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