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玩轉武俠第二百二十七章 和氏之璧(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帶著系統玩轉武俠 >>帶著系統玩轉武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和氏之璧(一)

第二百二十七章 和氏之璧(一)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08日  作者:Dream宇  分類: 武俠 | 武俠幻想 | Dream宇 | 帶著系統玩轉武俠 



宋師道在艙廳設下酒席,簡單而隆重,出席的尚有一對男女。八一小≥說≧網

男的年約四十,卻滿頭白,長著一把銀白色的美須,但半點沒有衰老之象,生得雍容英偉,一派大家氣度,且神態非常謙虛客氣。

女的約二十五六間,頗為妖媚,與男的態度親昵,且神情體態,甚為撩人,給人有點不太正派的感覺,也使寇徐兩人想起春風院的姑娘,不過她的姿色卻遠勝該院的任何紅阿姑了。

經宋師道介紹,原來男的是宋閥的著名高手“銀須”宋魯,以一套自創的“銀龍拐法”名傳江南,是宋師道的族叔,乃宋閥核心人物之一。女的叫柳菁,是宋魯新納的小妾,至于來歷卻沒說出來。

待宋師道介紹完了林宇等人,宋魯笑道,“傅姑娘精華內斂,顯具已將傅大師的‘九玄**’修煉到了極高的境界,真是名師出高徒。”說著,他又有意無意的看了宋師道一眼,顯然,宋魯是故意提點宋師道不要與傅君婥有過多糾纏。

“至于林兄弟,一身氣機內斂,顯然是修煉了上乘內功,更難得是,林兄弟明明佩劍,渾身氣質圓融如意,并無半點劍氣,顯然是將劍道修煉到極高程度,若是智兄見到林兄弟,一定高興地不得了。”

“宋先生過譽了,‘地劍’宋智的名頭,在下早有耳聞,只是無緣一見,今日見到宋先生和師道兄,才知宋閥果真能人輩出,”林宇的性子向來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宋魯對自己贊譽頗高,那他也不介意替對方戴一頂高帽子。

“哈哈,過獎過獎,”

宋魯撫須而笑,心中立刻對林宇幾人有了好感,連忙招呼眾人入席。

宋魯是長輩,自然是坐在上席,而林宇與宋師道分立兩側,而柳箐則是與傅君婥坐在宋師道下手,至于寇二人,自然是坐到了林宇這邊。

兩名恭侯一旁的大漢立時趨前為各人斟酒。

寇仲和徐子陵終是少年心性,見桌上盡是山珍海味,顧不得其他人還未動筷,立馬大塊朵碩起來,顯然是一點禮數都不講。

不過他們年紀尚輕,又是率性而為,自然是無人與他們計較,宋魯更是笑著說道,“看樣子兩位小兄弟已經等不及了,來來,諸位請隨意。”

宋魯顯是精于飲食的人,隨口介紹桌上美食,又說起烹飪之術,他說的頭頭是道,眾人也都聽得津津有味,寇仲與徐子陵更是目瞪口呆,一雙手卻不閑著,對著桌上的菜肴不停地掃蕩著。

傅君婥卻毫無興趣,只吃了兩條青菜,便停下箸來,玉容靜若止水,美得真像天上降世的觀音大士。

宋師道不禁側目,欲言又止,想到她的身份來歷,心中更是黯然,而柳箐則是若有所思的看了宋師道一眼,又朝宋魯使了個眼色,林宇敢斷定,等散席后,宋魯定會拉著宋師道好一頓說道。

宴后,下人收去碗碟后,宋魯親自烹茶款待各人。

“諸位可知和氏璧之事,”宋魯道。

傅君婥畢竟不是中土人士,自然不清楚這個名字,“和氏璧,那是什么?”她這一說話,宋師道低聲一嘆,神色更加黯然,顯然,他是徹底對傅君婥死心了。

寇仲像學生聽教般舉手道:“我聽過,秦昭襄王以十五座城池去換趟惠文王的鎮國之寶和氏璧,趙王派了藺相如護送和氏璧去見秦王,老藺抱著人璧俱亡的笨方法,幸好秦王比他更笨,竟讓他把和氏壁送返趟國,這就叫什么他娘的“完璧歸趙”了。

眾人為之莞爾,柳菁笑得最厲害,指著寇仲道:“那和氏璧后來又怎樣了?”

“后來......后來只有天曉得了吧,”

寇仲撓撓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只聽過白老夫子說過“完璧歸趙”的故事,哪里還知道其他。

柳菁更是笑得花枝亂顫,整個人伏到宋魯身上去,媚態橫生。

林宇見自家徒弟出丑,臉上有些掛不住,開口道,“和氏璧后來到了秦始皇手上,奏始皇命李斯撰寫“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經玉石匠鐫刻璧上,于是和氏璧遂成了和氐璽。”

來大唐雙龍世界前,林宇曾對這些東西做了一番研究,再加上這些史實在后世都算眾所皆知的事情,因此倒也不難解釋。

寇仲和徐子陵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

林宇對他們的表情很是受用,繼續道,“漢高祖劉邦推翻了大秦朝,秦王子嬰就把和氏壁獻與劉邦,劉邦稱之為“傳國璽”,自此和氏壁成了得國失國的象征。后來王莽意圖篡位,派弟王舜往長樂宮向孝元太后索璧,給孝元太后怒摔地上,致摔缺了一角,王莽命人把缺角以賈金鑲補上去,使和氏璧又多添“玉體金角”的雅名。”

“林兄說得不錯,”

宋師道贊嘆道,“看來林兄弟真是學識淵博,對這等事情都能說的那么清楚,想必林兄來歷也不一般吧。”

“哪里,在下不過一介方外之人,偶然得知這等事情,獻丑,獻丑,”林宇自然不會說出自己的來歷,再說,就算他說出來,恐怕也不會有人相信,也只得再三推脫。

“這故事一定是后人杜撰的,若真的這么大力一摔,和氏壁那還不摔成碎粉,”寇仲道。

宋魯動容道:“寇小兄確是智清神明,但此事確是千真萬確,困為此玉并非凡玉,當年楚人卞和在荊山砍柴,見一只美麗的鳳凰棲于一塊青石上,想起“鳳凰不落無寶地”,斷定這青石必是寶物,于是獻給楚厲王,豈知楚廷的玉石匠均指卞和獻的乃是凡石,楚王一怒下斬去他的左足,趕走了他。卞和心中不忿,待武王繼位,再去獻寶,今趟則再拾斬下右足。到武王的兒子文王登位,聞知此事,才把青石抬回宮里,命工匠精心琢磨,剖開石頭,從中得了一塊光潤無瑕、晶瑩光潔的不世奇寶,為了紀念卞和,故稱為之和氏壁。”

(未完待續。)

好書、、、、、、、、、、、


上一章  |  帶著系統玩轉武俠目錄  |  下一章